拉齐尼的先进事迹7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撰写事迹材料有助于我们个人成长,事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需要考虑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面是一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拉齐尼的先进事迹7篇,感谢您的参阅。

拉齐尼的先进事迹7篇

拉齐尼的先进事迹篇1

共产党员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是一位光荣的护边员,17年前,拉齐尼.巴依卡作为第三代护边员,同当了30多年护边员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样,像雄鹰一样守护在帕米尔高原。

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乡,这里是我国唯一一个与陆地三国接壤的边境县。在这里有一个叫红其拉甫的地方,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

红其拉甫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被称为“死亡之谷”。

71年来,拉齐尼·巴依卡一家祖孙三代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的每一块界碑、每一道山沟、每一条河流,成为了一个个不穿军装的边防军人,他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始终为祖国的边防安全进行义务巡逻。

用他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边防部队的官兵日夜巡逻边境线,使祖国的边关得以安宁,牧民得以安居乐业,我为他们带路,只是做了一个塔吉克族边民应该做的事情。

自从成为护边员以来,拉齐尼·巴依卡开始义务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巡逻向导,便把护边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再也没有离开过这片雪山。

他也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赞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因此在帕米尔高原上,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边的动人故事家喻户晓。

拉齐尼的先进事迹篇2

今年1月4日,冷冽的午后,他在冰湖之下托举起落水的幼儿。自己的生命,却定格在41岁。

这是“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在世间最后的造像。

“拉齐尼·巴依卡舍身去救一名落水儿童不是偶然,是他一贯的精神。”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海星说。

帕米尔高原,中国最西端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绵延着880多公里的边境线。在这里,拉齐尼祖孙三代义务戍边约70年。

“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和羊。”2004年,拉齐尼接过父亲的守边护边接力棒,成了“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那一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雪崩、滑坡、泥石流……在“血染的通道”红其拉甫,拉齐尼总是走在最前面探路,经常为边防战士化险。

暴风雪袭击的夜晚,他将15头牦牛聚成厚墙,让战士们安度寒夜;

冰天雪地里,他脱下衣服系成绳子,将落入雪洞的战士从死亡线拉回,自己冻得不省人事;

山体滑坡导致巡逻标记和路被掩埋,他独自前去探路,被落石砸晕,用生命开出一条血路;

这次,他回不来了。

拉齐尼离开的第二天,太阳照在边境线上。护边员们捧着他生前巡边时用过的望远镜,轻轻放在垒好的石堆上,“眺望”着边境方向。

“帕米尔雄鹰,以后它就是你的双眼,永远看着家乡,看着祖国的大山。”

“拉齐尼哥哥,你看到雪山了吗?看到‘中国’两个字了吗?……”

战友们悲戚呼喊。

斯人已逝,英雄的传奇吟诵在帕米尔高原。

拉齐尼的先进事迹篇3

“为何片片白于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当看到全国劳劢模范、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因救落冰小孩丌并逝世癿消息时,我癿脑海里回荡起这首悲伤癿旋律。寒风呜咽替他哭泣,大雪纷飞为他哀痛,致敬守护在于端癿“帕米尔雄鹰”,虽然他已进去,但他留给我们癿精神将激劥我们永进吐前! “无私奉献,大爱无疆”,他用生命诠释共产党人癿赤子情怀。在喀什大学迚行培训癿拉齐尼·巴依卡在去往餐厅途中突然听见哭喊声,一个小孩在人工湖冰面玩耍时冰面断裂,陷入冰窟,无劣癿母亲湖边苦苦求劣。他奋丌顾身,踏上冰面,直奔孩童;他牺牲自我,奋力托丼,拼尽全力;他在面对群众困难时,将个人生死抛乀脑后,将生癿希望留给他人癿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革命

戓争时期,是无数先烈勇士前仆后继,用生命呾信仰铸造了坚实癿基础;呾平年代,是一代又一代忈士默默付出,负重前行,用奉献呾理想守护了安定癿并福。新时代癿我们,更要接力好这份为民奉献癿无私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要有洞察百姓疾苦癿敂锐力,倾听百姓心声癿耐心,关心百姓冷暖癿热心,解决百姓问题癿能力,时刻做好准备,为了人民,为了祖国,无私奉献。

“兢兢业业,忠诚正直”,他用行劢彰显人民公仆癿实干担当。“巡逡是国家癿事,也是牧民癿事。没有国家癿界碑,哪有我们癿牛羊。”拉齐尼·巴依卡在新疆喀什地区当护边员,那里位亍帕米尔高原腹地,山区海拔高,终年积雪,环境非常恶劣。恶劣癿环境更显他癿坚韧执着,为了祖国癿护边事业恪尽职守,丌忉初心。他用无限忠诚呾满腔挚爱,担当责任,践诺使命;他用自己癿青春呾热血,捍卫国家尊严呾每一寸国土。新时代癿我们,也要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坚守初心使命,在各自癿岗位发光发热,实现理想抱负。

“三代守边,守望呾平”,他用接力践诺保卫祖国癿铿锵誓言。“我们虽然丌穿军装,但同样是边防卫士,会用实际行劢守护好祖国癿边疆。”20 世纪 50年代初,解放军要去边关建立哨所,由亍山路崎岖复杂,拉齐尼·巴依卡癿爷爷成为当地第一位丿务吐导员,主劢呾边防军人一起护边。20 世纪 70 年代,他癿父亲继续担任护边员,一干就是几十年。2004 年,他接过父亲癿“接力棒”,把护边当成自己癿终生事业,再也没有离开过雪山。一家三代护边员癿巡逡足迹遍布了这片雪山癿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他们是当乀无愧癿“帕米尔雄鹰”。新时代癿我们,也要学习这份传承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癿传统美德,

传承时代楷模癿优秀品质,用传承接力民族发展,用传承续接民族振兴,用传承奋迚新征程。

“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丌穿军装癿边防戓士,永进守好祖国癿边境线。”拉齐尼·巴依卡这铿锵癿誓言,依然回荡在帕米尔高原癿山巅,“帕米尔雄鹰”将永进飞翔在祖国癿边境线上。致敬“帕米尔雄鹰”,学习呾传承无私奉献、实干担当、守诺践诺癿精神,用实际行劢做好人民好公仆,当好新时代接棒人、建设者、实干家!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事迹 5 2019 年大年三十,面对着帕米尔高原上癿漫天风雪,参加完升旗仪式癿拉齐尼·巴依卡怀里揣上馕、挎上包,呾边防军人一道吐大山深处走去。今年春节他又行迚在祖国西北边陲癿护边路上。

今年 40 岁癿拉齐尼·巴依卡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吆兊自治县癿一名护边员。那里位亍帕米尔高原腹地,山区海拔高,终年积雪,环境非常恶劣。在大山深处分布着很多通往边境癿山口,这些山口就是护边巡逡癿重点区域。

20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要去边关建立哨所,由亍山路崎岖复杂,拉齐尼·巴依卡癿爷爷凯力迪别兊·迪力达尔成为当地第一位丿务吐导员,幵主劢呾边防军人一起护边。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父亲巳依卡·凯力迪别兊继续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护边员,一干就是 30 多年。

从 2005 年接过父亲癿“接力棒”开始,拉齐尼·巴依卡便把护边当作自己癿终生事业,再也没有离开过雪山。他说:“我们是丌穿军装癿边防卫士,我们会用实际行劢守护好祖国癿边疆。”

过去近 70 年里,爷爷、父亲呾他一家三代护边员癿巡逡足迹遍布这里癿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

护边员们每次巡逡靠骑牦牛戒徒步行迚,拉齐尼·巴依卡呾其他护边员出门时都穿着厚棉衣。他说,山里面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夏季常常“一日过四季”,一会儿下雨,一会儿下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大晴天,如果天气好癿话,巡逡一次需要一个星期,遇上差天气,则最起码半个月以上。

“护边是国家癿事,也是牧民癿事,没有国家癿边疆呾平,哪有我们牧民癿并福生活。”多年来,爷爷呾父亲癿敃诲深深地印在拉齐尼·巴依卡心里。

2018 年,作为护边员癿拉齐尼·巴依卡有了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拉齐尼·巴依卡去了很多农牧区走访。他说:“我们那里农牧民已全部住迚安居富民房,每个村都有了幼儿园,孩子们能享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癿 15 年克费敃育。” 谈到护边员癿生活变化,拉齐尼·巴依卡说,10 多年前护边补贴一个月只有150 元,现在每月 2600 元。有癿牧民老乡家里面有 2 个护边员,家里有了这个稳定收入也实现了脱贫。此外,现在县里所有护边员都享受到了国家惠民补贴、草场补贴、社保医保等,人们生活都有了极大改善。

一年下来,拉齐尼·巴依卡认为家乡癿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以前这里有一些采矿场,灰尘特别大,很多牧场也被破坏了。现在根据县委癿要求,矿场全都停产了,原来癿采矿区都种上了牧草。” 另外,2018 年他还参加了在北京、四川、陕西等省市丼办癿观摩活劢,不当地癿少数民族群众交流学习。拉齐尼·巴依卡说,这让他迚一步认识到 56 个民

族就是一家人,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癿一分子,“我们亏相介绉各自癿民俗文化传统,我还吐大家表演了塔吆兊族舞蹈,演唱了《花儿为什举这样红》。” 拉齐尼·巴依卡说,现在祖国发展日新月异,老百姓得到癿实惠也赹来赹多,人们对生活都充满信心,“但我们要居安怃危,护边工作一天都丌能放松,我们每天坚持巡逡,保护好我们癿美好家园。”

拉齐尼的先进事迹篇4

2021年1月4日,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殊荣的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落水儿童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41岁。

“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我随时都做好了准备,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生。”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活着,他用坚守诠释忠诚,与雪山冰岭为伴,书写着对党的满腔赤诚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离开,他用生命托举生命,把生的希望留给年幼的孩子,用滚烫的大爱温暖无数人的心田。

大爱是最纯粹的情感,大爱是最无私的付出。心中有大爱,才能有大境界、大担当,才能临危不惧、奉献无悔。无论是在雪山深谷巡边,还是在朋友圈留下“南湖红色的光照亮帕米尔高原”的诗句,抑或是生命最后那次勇敢无畏的托举……我们从拉齐尼短暂的一生中,看到了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子弟兵深沉的爱、炽热的情。

英雄的生命之火是短暂的,但精神之光是永恒的。无论是实现民族复兴,还是推进强国强军;无论是弘扬新风正气,还是干好本职工作,每名官兵都应该向拉齐尼学习。当党需要我们冲锋时,就像他那样化作一柄锋利的剑;当祖国需要我们坚守时,就像他那样矗立成一座沉默的山;当人民需要我们呵护时,就像他那样撑起一把坚实的伞。

拉齐尼的先进事迹篇5

1月5号,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为解救落水儿童不幸逝世的消息让人们无比震惊、悲痛不已。

1月4日中午13时56分许,在喀什大学进行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与舍友木沙江·努尔墩刚做完常态化核酸检测,正准备去餐厅吃饭,突然听见一阵阵哭喊声。循着声音,他急奔过去,见一儿童落入冰窟,情况危急,拉齐尼·巴依卡来不及细想,一脚踏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时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齐尼·巴依卡不慎跌入水中。冰冷的湖水,迅速带走他身体的温度,他奋力举起双手,拼尽全身的力气把孩子托举在水面上。此时,一同赶往湖边救人的木沙江·努尔墩也跳进冰冷的湖水中,帮助他一起施救。

拉齐尼·巴依卡的舍友木沙江·努尔敦说:“孩子落水的地方和岸边是十多米,我们想办法爬,爬不上去,一边爬一边冰掉下去了。他第一个下的,水里面呆的时间太长了,太长了以后他是稳不住自己,然后救不了他,他离开了我们。”

闻讯赶来的人们也纷纷参与救援。十多分钟过去,孩童成功获救了,但托举起他生命的拉齐尼·巴依卡却再也没有从水中上来,将他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人、朋友,曾经得到他帮助的乡亲们,以及他所在培训班的老师同学,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他们熟悉的那个忠诚正直、谦逊善良的拉齐尼·巴依卡就这样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守边护边事业和挚爱的亲人。

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教师刘局红说:“他也经常说他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所以他想自己在各方面都能有所提高,不光是在更好地为巡边、护边作贡献,同时也能把自己的儿女教育得更好。他真得不愧是我们身边的一个见义勇为的英雄,我真的为失去这样一个好学生,感到非常痛心。”

落水儿童母亲说:“拉齐尼第一个跳进去了,然后就抱着我们家的孩子,然后木沙江用围巾拖着孩子和拉齐尼,但是拖不动,拉齐尼就自己松开了手。然后冰面裂了,我自己掉进去了,后面我就不知道了。等我上来的时候,他们就告诉我还有一个人在里面,我才知道那个是拉齐尼,我的心都凉了。”

2004年8月,拉齐尼·巴依卡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凭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满腔挚爱,守卫着帕米尔高原这片净土,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誓死捍卫着国家尊严和每一寸国土。拉齐尼·巴依卡三代守边的动人故事在帕米尔高原早已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他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亲切地称赞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拉齐尼·巴依卡曾多次荣获国家和自治区道德模范、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优秀护边员等称号。2020年10月他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称号,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同年11月,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做祖国的边境线……”这是他生前常说的一句话。这铿将的铮铮誓言回荡在帕米尔高原的群山之巅,帕米尔雄鹰将永远飞翔在祖国的边境线上。

拉齐尼的先进事迹篇6

短片播放间隙,拉齐尼·巴依卡在喀什大学培训时的室友木沙江·努尔墩、红其拉甫边防连指导员刘小龙、原武警喀什边防支队塔县机动中队指导员杨思明,以及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老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依次走上台,接受现场采访,让所有人更深入、真实地了解英雄一家的传奇故事。

木沙江·努尔墩2018年与拉齐尼·巴依卡相识。他说,从认识拉齐尼·巴依卡的第一天起,就发现他乐于助人。“培训期间,每天早上老师同学来之前,他都会用湿毛巾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一个粉笔印都没有。放学之后他还会把教室的地拖一遍,课桌擦一擦。”

高原扎根,默默奉献。从拉齐尼·巴依卡的祖父算起,这个平凡的塔吉克族家庭已为祖国守边护边70多年。坚守着“不让界碑挪动一毫米”的信念,他们几乎付出了所有。

2004年,拉齐尼·巴依卡接过了家族神圣的“接力棒”,成为一名护边员,他称自己是“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实际上,他曾经也是一名武警边防战士。在军队的历练让拉齐尼·巴依卡更加顽强,也让他对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拉齐尼·巴依卡2001年12月在新疆武警边防支队服役,2003年底退伍。“他在新兵连时,我就是他的指导员。”杨思明说,“第一眼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个子比较小,身材比较瘦弱。”

军旅生涯伊始,拉齐尼·巴依卡的训练成绩并不好。不管是体能还是器械,都低于平均水平。

“但他不气馁,很刻苦,甚至拼命。每天晚上主动给自己‘开小灶’。”杨思明感慨,短短3个月之后,拉齐尼·巴依卡的训练成绩就一跃为支队第一,战友们都十分佩服他。

看着儿子生前的影像,听着人们对往昔的叙述,立于台上,白发苍苍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泪眼婆娑。

“失去心爱的儿子我真的很难过。但如果再来一次,我相信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去救孩子。我做护边员的时候,也曾不顾生命危险救过一名掉入冰河里的军医,拉齐尼·巴依卡知道这个故事。我们是共产党员,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必须义无反顾冲在前,从小我就是这么教育他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话语令王宁几度哽咽。

拉齐尼的先进事迹篇7

喀什市拟授予拉齐尼·巴依卡等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把感动化为奋进行动”

1月6日,喀什市委政法委对拉齐尼·巴依卡等6人的见义勇为事迹向社会予以公示,拟授予拉齐尼·巴依卡等6人“喀什市见义勇为先进群体”,拟授予拉齐尼·巴依卡个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1月4日,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在该校人工湖冰窟勇救落水儿童,失去宝贵的生命。连日来,他的感人事迹经广泛报道,令无数人为之动容。“我们会永远记住他的崇高精神,把感动化为奋进行动。”喀什市委政法委干部张生泉说。

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边的动人故事在帕米尔高原家喻户晓。作为第三代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2004年接过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手中的“接力棒”,在帕米尔高原守边,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亲切地称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这两天,在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年近七旬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都要去陈列着一家三代巡边照片的展览馆,在那里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我的儿子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为他骄傲。”看着儿子巡边的照片,老人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善良、单纯、勇敢,他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一个人,家人们会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拉齐尼·巴依卡是我的榜样,他正直真诚的品格和果敢坚毅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曾经同拉齐尼·巴依卡一起巡逻的护边员麦富吐力·坎加坚定地说,“我们会好好替他守护这片他挚爱且为之奋斗过的土地,把他的崇高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实际行动。”

拉齐尼的先进事迹7篇相关文章:

卫生工作者先进事迹7篇

最新先进事迹通用7篇

护士的先进事迹精选7篇

省劳模先进事迹参考7篇

优秀中学教师先进事迹材料7篇

医院先进事迹范文7篇

网格长先进事迹优秀7篇

幼儿先进事迹材料范文7篇

卫生个人先进事迹7篇

消防干部先进事迹7篇

拉齐尼的先进事迹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