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的读后感能让人重新思考书中的,甚至影响行为方式,一篇优秀的读后感不仅记录阅读体验,更能激发他人对这本书的兴趣,下面是一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笑傲江湖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笑傲江湖读后感篇1
读罢《笑傲江湖》,内心涌动的情绪很奇妙,不张扬恣肆,不哀伤幽怨,只是无奈,只是惆怅,只是如鲠在喉。许多事亦悲剧,运数、性格、世道,无从避趋,唯以艰难面对,还有抉择的困惑,价值观的反思——这一切,让人甚感沉思。它是一部纯粹的武侠小说,也可以认为是一部纯粹的政治历史或历史政治的寓言。
该小说的创作年代,正值“xxx”夺权斗争如火如荼之际,金庸先生并非有意影射点什么,随性而发,书写冷静客观而又情绪激烈,将奇思奇想融入这小说中,实属高人!也可将它看作一部精彩、纯粹、热闹、紧张的武侠传奇故事,即,你可以看其“热闹”(有热闹可看),亦可以看其门道(更有门道可看),你可以纯粹的消遣为目的地看而觉得它“好看”,同时亦可以把一种严肃的研究态度去看它而觉它"耐看"。
?笑傲江湖》是曲名,此曲根源于广陵散。题目用此,更多的是为令狐冲行云流水的人生观点题。而书写的该曲的音乐形象,却是震悚,悲哀等一系列深摄灵魂的韵律,音乐动人心魄。
再谈书中的爱情,我爱极了任盈盈这个女子。她美丽娇羞,清雅过人,虽然生杀予夺,呼风唤雨。然而在令狐冲面前,她只是个小女人,她似乎只为爱情而活,她全心全意爱令狐冲,不惜自己的性命和一切一切,爱护他的名声地位,处处为对方着想,不光成全他的荣耀和地位,而且会成全爱人的理想与做人的原则,令狐冲要归隐,她为他打点一切。她只求他开心,只求能与他在一起。是为那一曲鸾凤和鸣的《笑傲江湖》惊叹!如此之情志!
然而金庸讲令狐冲对任盈盈情感,始终讲的是有所膜隔,始终是相隔云雾,缥缈难辨,有些敬畏之情。并在后记中称两人成亲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枷锁,始终不理解金大侠的深意,或许任盈盈像宝姐姐——聪慧敏达,完美的妇女品德,但那种精明,成熟,那种周正也正是男人所畏惧的吧?她不会在他面前完全暴露自己,她会压抑自己的意志成全爱人,着对许多男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吧。也唯有令狐冲这样的男子,不去想也懒得想这背后的一切,他习惯躲避,然后掉头看看天上的白云,想想现在的生活何其畅情适意。纵然月白风清时,生出许多惆怅,也会拿出几杯黄汤浇下肚,忘它个一干二净。
咳!令狐冲,他永远未能走出他的人生牢笼。笑傲何谓?江湖中真正做到:“达非兼济天下,穷难独善其身”会有几人?
笑傲江湖读后感篇2
读罢《笑傲江湖》,思索良久,心中只剩下一句“无招胜有招”。
书中,华山派老前辈风清扬将剑魔独孤求败的独孤九剑传给令狐冲时,言明“无招胜有招”乃其最高境界,而令狐冲更是仗此扫荡江湖,几难觅敌手,最终和任盈盈携手隐居,笑傲江湖。
观者或许要问,这五个字,竟有如此能耐?
窃以为,此五字箴言确有这般分量。
究其深意,讲究的乃是“以无胜有”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种“无”并非完全的什么都没有,否则,你打架说:我无招。结果当真什么都不会,岂不被打个半死?这种“无”也是有它的表现形式的,例如令狐冲战“一字电剑”丁冲,只不过歪歪斜斜刺出的一剑罢了,却能破敌,此处的“无”便表现在“无招”上,讲究不拘泥于招式。虽然剑招之中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招数,但见机使出,威力无穷,能将剑招打得不成剑招,这便是“无招胜有招”。再者,如令狐冲假扮参将吴天德,救得恒山一派,不拘泥于世俗的`道义,但所作所为却又是为了道义,相比于岳不群的伪君子,伪道义,确是高出不少,此处的“无”便表现在“无道义”上,讲究不拘泥于世俗的道义。虽然这可能招来他人的误解,但是你真正帮过的人都会理解你,可谓“无道义胜有道义”。但是有人会说,像梅庄四友中的秃笔翁,他以字练武,说起来也算半个无招,怎的败得如此?那是因为他心中根本就不追求练武,他追求的是书法上的高低,所以他比剑落败后才有了一墙葡萄美酒写成的绝世好字。所以这样说来,“以无胜有”,虽以“无”,但追求的总是“胜”。“有所求而无所拘”,便是“无招胜有招”的真正含义了。
观古思今,心中更是透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南山之下,以农耕与自然生活为乐,这是求于真而不拘于俗;李世民贞观之治,究其所以,乃是求于百姓安乐而不拘于权力之欲;更如一代“跳水皇后”郭晶晶所言心无旁骛者,更是求于胜而不拘于胜负。
“无招胜有招”,这不仅是武学要旨,更是一番别样的人生境界与禅意。
笑傲江湖读后感篇3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笑傲江湖》
金庸老先生这本巨著《笑傲江湖》带给我很深的印象。
小说围绕着一部《辟邪剑谱》展开,一本武功秘籍,使得江湖上各门各派明争暗斗,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相互利用,相互残杀。书中将江湖分成所谓的“正派”与“邪教”。
男主角是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他是一个见义勇为的硬汉子,并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的师傅岳不群,虽然外号是“君子剑”平时装得彬彬有礼,其实内心早有并吞武林的野心,与左冷禅可谓是明暗相对。他收取林平之为弟子,便是为谋取他的《辟邪剑谱》。但阴谋终究不会得逞,左冷禅与岳不群明争暗斗结果双目失明,岳不群也被恒山派女弟子所刺杀身亡。
看到《笑傲江湖》第四部越来越觉得人心不可测,原本岳不群每次总以一位正派领袖的身份出现,最后他露出了他的本性,谋取剑谱,吞并武林。华山派二弟子劳德诺总是为华山派出力,而我万万没想到他竟是左冷禅派来的探子,一心想谋取《紫霞秘籍》,身后不禁又冒了一身冷汗。林平之后拜在华山派门下,以前从未有高明的剑法,自从练习了《辟邪剑谱》就忘恩负义,狂妄自大,亲手杀了自己妻子,屠杀青城派。
这三个例子很好地映证了孟子所说的“人性本恶”,人在财富与利益上就体现了人性贪婪的一面,可谓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笑傲江湖,顾名思义笑看江湖上的事,在江湖上可以无拘无束。我猜想金庸老先生写这本书的目的,便是想劝解读者不要陷入“江湖”的深渊,像风流浪子令狐冲一样笑看江湖琐事,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相互利用,相互残杀。左冷禅与岳不群的下场映证了这一点。
现在生活中,更是人心难测,人们有时会被利益金钱冲昏了头脑,无疑《笑傲江湖》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
?笑傲江湖》在我眼里已不再是一部平凡的小说,他带给读者的是人生的哲理,人生的态度和无限的遐想。聆听着《笑傲江湖之曲》不禁又使人陷入了沉思。
笑傲江湖读后感篇4
我小时候死活不肯穿红色的衣服,因为岳不群“欲练神功,必先自宫”以后就喜欢红色的,吕颂贤版岳不群的阴影笼罩了我整个童年。我喜欢的角色自然是令狐冲,不拘小节,身怀“独孤九剑”绝技,力挫武当掌门人的“画圈圈剑法”,打败使着“娘炮剑法的岳不群”,以一己之力ko江南四友。虽然我这么牛,但是我们令狐大侠,不慕名利,什么五岳盟主、日月神教教主统统不要,只羡鸳鸯不羡仙,隐居西子湖畔。
?笑傲江湖》是金庸后期作品的经典之作。但凡聊起《笑傲江湖》,人们总觉得是在鞭笞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像左冷禅、岳不群、任我行之流,为了至高的权利,连作为男人尊严的小鸡鸡都不要了。
不才有个不同的看法,认为《笑傲江湖》是在讲做人的情与趣。像左冷禅、岳不群、林平之这些人都割了小鸡鸡,都舍弃了做人的情;而任我行舍弃了做人的趣。结果他们不是死了就是瞎了。其实他们就算不死,活在世上如形尸走肉一般:左冷禅不顾五岳门派的情同手足,挑起华山派气宗和剑宗纷争,杀死衡山派掌门人,恒山派刘正风等等;岳不群不顾师门情义,栽赃令狐冲偷了《辟邪剑谱》;林平之非但不感恩岳灵珊的款款深情,一心只想着报仇血狠,竟将岳灵珊一剑刺死;任我行眼里对不愿臣服的老臣,就给三尸脑神丸。
武林里盛传武痴为了做天下第一,练得走火入魔。我觉得,他们就是为了武功,舍弃了一切做人的情感乐趣。你想么,如果一只单身狗,每天睁开眼就工作,闭上眼就睡觉,一周七天不休息,脑子只要一运行都是想着工作的事,那他真的能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高峰了吗?我觉得最有可能的结局是他要么过劳死,要么干了一年就扛不住了。但凡这只狗只要有一丝对家人的牵挂,对爱情的向往,或者除工作以外的兴趣爱好,我想他不会扛不住的。
扯远了,我们来说说主角令狐冲吧。豆瓣里说有一种失恋,叫做令狐冲。令狐冲据说是金庸小说里唯一一个失恋的男主角。但令狐冲一直对岳灵珊恋恋不忘的,和林平之利用岳灵珊对他的爱来保护自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突然觉得我从小喜欢令狐冲,肯定不是因为他衣衫褴褛、不拘小节,也肯定不是因为他视江湖规矩的条条框框为粪土。嗯,肯定不是的,我是因为他的有情有义,赤子之心而喜欢这个角色的。
令狐冲是把情、趣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的人。他热爱剑术,以此为乐趣,并且不断精益求精,使他可以在纷乱的江湖自保。他丰富的情感,使得他在死亡的边缘也不以为意,依然和盈盈你侬我侬;他误以为少林寺囚禁了盈盈,纵然和整个江湖的名门正派为敌,也要与少林一站;他看到向天问被以多欺少,也不问正教邪教,就要去祝向天问一臂之力。
趣来自于每个个体的内心。曾经有个电视台报道,一个老大爷为了小区干掉了多少多少的老鼠,是乐于助人。老大爷赶忙摆摆手,不是,不是,我就好这口。试想习武之人,会入武门,最初肯定都是对武术的偏爱。本来练厉害了,希望多宣扬武道,自己把整个武林的锅背在自己身上也挺好。
任我行为了练吸功大法,自己的日月神教不要了,委托东方不败管理,自己的女儿也不管了,委托东方不败管理。这样就像一只天天加班的加班单身狗,还有乐趣吗?不过,任我行厉害的是他挺过来了。还参透了怎么把吸功大法吸来的真气为我所用的玄机。从西湖逃出来以后,他就是不顾老臣情谊,为了夺权啥都干的出来,这也是令狐冲不愿和他一路的原因。试问,你身边有个不念亲情友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你慌不慌?
任我行成为日月神教教主以后,满心算计,坦白说也没什么乐趣的,就是个工作狂。如我前文所说,最后在华山,过劳死,挂了。
情来自于我中华民族从小的,氛围的熏陶吧。好比一个人习惯了所有的潜规则,掌握了一切明哲保身的法宝,就变成了刘正风金盆洗手宴上全家被杀时候那个默默无语的围观者;变成了目睹公交车司机被打却不做声的乘客。但我们从小不是被不能持枪凌弱,要见义勇为吗?
令狐冲看到田伯光欺负仪琳小师妹,虽然素未平生,但也出于正义,也救了,命都差点搭上去了。他坐在板凳上,还笑嘻嘻地说田伯光输了。我觉得这也算是情,对陌生人的一种感情,不是博爱吗?
综上所述,我觉得《笑傲江湖》是在讲为人的情感乐趣。人如果一丝情感乐趣都没有,和那些丧尸又有什么区别?不过,东方不败对杨莲亭那是爱的刚刚的,为啥他也不得善终呢?这个就留给读者们自己去推理了。
笑傲江湖读后感篇5
之前读过几遍《笑傲江湖》,最近又翻了一次,于是便想谈谈自己阅读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一本《辟邪剑谱》引起了江湖上的血雨腥风,《辟邪剑谱》一毁,整个江湖又归于平静。《辟邪剑谱》是武林秘籍,许多人都想得到,并愿意为之做任何事情。这里的《辟邪剑谱》像不像人的欲念呢?欲念一起,就会思绪纷乱、烦扰丛生;欲念消失,便会心绪平静,烦忧也会消散。
?笑傲江湖》是由魔教长老曲洋和正派中人衡山派刘正风合奏而成,此曲亦为二人绝唱。也可以说是那个世界中所有不拘于陈规的真正的豪杰之士的歌。
尼姑仪琳偏偏最重情,对令狐冲一往而情深;正派中人左冷禅阴险毒辣,岳不群则是一“伪君子”;魔教任我行、向问天反倒有一股豪气。这样设计也许是想说世界很复杂,并没有绝对的是非之分。
仪琳对令狐冲、令狐冲对岳灵珊、岳灵珊对林平之皆是付出型的感情模式。任盈盈对令狐冲也是这般,可似乎又有些不同。任盈盈可以说是男性最为理想的伴侣了,对令狐冲深情而且还处处理令狐冲对别的女子的情谊,好像也没吃醋。但这人太过于理想,感觉不真实,可能是所有人对理想中的伴侣的一种臆想吧。
读《笑傲江湖》的一个明显感觉:某些人身上会有别人的影子,一些人的命运也是何其相似。林平之身上有令狐冲和岳不群的影子;岳灵珊和其母亲宁中则都是遇人不淑,所嫁之人皆是促狭之辈,两人最后也都是因为男伴而死;刘正风与曲洋相交,令狐冲与田伯光相交,皆是一正一邪。任我行重新上台后俨然是一个翻版的“东方不败”。
书中所描写的几个场景印象也很深刻。
其一:岳灵珊之死。岳灵珊死于自己丈夫的手下,还苦苦哀求令狐冲要照顾好林平之,其情可见至深。临终时唱福建山歌更是让人叹惋;其二:争夺五岳派掌门时仪琳的表现。“这时嵩山绝顶之上,数千对眼睛,只有一双眼睛才不瞧左岳二人相斗。自始至终,仪琳的眼光未有片刻离开过令狐冲身子。”任凭打斗有多激烈,仪琳的一双眼没有离开令狐冲片刻,心思全放在令狐冲身上;
其三:令狐冲失手将岳灵珊的打落山崖。令狐冲与岳灵珊练剑,一不小心将岳灵珊的`宝剑打落山崖。宝剑落下,岳灵珊的心意也转到了林平之的身上,那落下山崖的剑可能就是令狐冲与岳灵珊感情的象征,终究不会有结果;
其四:东方不败之死。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章来写东方不败,却也让人深刻地记住了那个武功高强、智谋超群、行事诡谲的东方教主。东方不败对杨莲亭也是深情。任我行一干人等用不太正大的手段杀死了东方不败,不知是讽刺还是别的。
笑傲江湖读后感篇6
?笑傲江湖》最大的成功是塑造了武林中最出众而又最平凡、最诚实而又最聪明的大英雄,他的名字便叫令狐冲。
令狐冲武功不是最高,外貌不是最俊,气度不是最高贵,智谋不是最出众,但他却超越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局限,又不为佛教的清规戒律所束缚,于是,他在自由自在中体现了武学的最高境界。
要懂得武侠小说如何开导一个人走向自由王国,要认识武林中的世态万象,去除名利之念与贪欲,要体味风趣调侃的语言艺术,要明白伪君子的骗术与领悟什么是真善美,要去除世俗门阀之念,要知道友情高于生命,《笑傲江湖》不可不读。
?笑傲江湖》有惊心动魄的格斗,有令人莫测的阴谋,有情趣盎然的恋情,有丰富无比的哲理。
令狐冲看来旷达洒脱,但又多愁善感,当他见到小师妹岳灵珊与林平之稍稍亲热,心中便涌出一股说不出的烦恼。可见他也是武侠世界中的“情种”。
但这一些,还不足以道出他的可爱之处。令狐冲最令我倾心的,是他把功名利禄看得极为淡薄,又不为世俗之念所动。他只想做一个普通人。后来,他退出武林,醉心于绿竹巷中,过起神仙般的日子。这种境界,超出武林中人的一般追求。
金庸写令狐冲,还把他放到九死一生的境地,让他受苦受难,多病多伤,令读者不由不为他提心吊胆。他的不幸与幸运都是大起大落。令狐冲在金庸笔下实在磨难太重,经历太惨,但反过来却更显出令狐冲百折不挠的精神与乐观豁达的天性。
令狐冲放任性情,口没遮拦,正好体现出他的.胸无杂念;令狐冲的处事随意,游戏人生,正显出他的藐视礼教。由此可见,有功利之心的人,难以领略令狐冲处世的妙处;有世俗之念的人,也决不会像他那样活得如此洒脱。
另外,娇美慧颉、挚情任性的任盈盈;阴鸷狡诈,表里不一的岳不群;桀骜不驯、老谋深算的任我行;冰清玉洁、相思痴恋的仪琳;虚怀若谷,萧条离寄的冲虚以及逃避纷争寄情于各自喜好的“江南四友”,打诨插科的“桃谷六仙”,皆可为武侠小说的人物画廊增添异彩。作品所高扬侠义、仁爱、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精神对今人仍有强烈的感召力。
笑傲江湖读后感篇7
初读《笑傲江湖》,是奔着令狐冲来的。经常听说金庸小说里的人物大多潇洒,有侠气,我便一本一本的读。可是,读完以后我才发现,最令我难忘的不是豁达不羁的令狐冲,不是娇美任性的任盈盈,不是单纯坚定的仪琳,而是那亦正亦邪的林平之。
林平之,听这名字你或许以为这人生活平坦,可是,他其实与游坦之(《天龙八部》人物)一样,一生悲壮而惨烈。
书的开始,林平之是一位锦衣少年,在雪白的坐骑上打猎,生活轻松无比。他是“福威镖局”的少镖头,锦衣玉食。可是由于他家的《辟邪剑谱》是江湖上的武林秘籍,余沧海为了修炼此功杀了林平之的父母。
这本是大仇,加之林母的遗言是“为父母报仇”,林平之生活于复仇阴影中,便不顾一切学好武功,先拜了人品极差的木高峰为师,再拜了“谦谦君子”岳不群为师。为了练《辟邪剑谱》自残,杀了世间唯一真心待他的岳灵珊,最终沦为恶人,被囚于西湖之底。
林平之可恨吗?他可恨。为了复仇变得非男非女,狠辣凶残,最终手刃仇人,杀了最爱自己的人。
林平之可怜吗?他可怜。他本是贵公子,却惨遭灭门,一直活在复仇的阴影下。
可是他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自生自灭。
读《笑傲江湖》,世人多爱令狐冲,而我独敬林平之。无论前方有多危险,他都执意为父母报仇,是个孝子;他绝不滥杀无辜,即使最后一刻刺死岳灵珊,也是不想让她受左冷禅的侮辱折磨,自己也好在这世上了无牵挂,专心复仇;他是弱者,在被逼无奈下仍心性纯真,一腔正气。
可是他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呢?
时代使然。
一个恶劣、尔虞我诈的时代毁了他,他用自己微弱的能力反抗,反抗这残酷的命运,可他终究敌不过历史的潮流。
在西湖深不可测的湖底,他如同一只孤傲却仍旧高傲的狼,也许,他更希望耳畔传来昔日那清脆娇柔的“小林子”吧。
只是红颜已逝。
笑傲江湖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 读后感23字7篇
★ 基因论读后感7篇
★ 地震读后感7篇
★ 纸船,读后感7篇
★ 瓶中人读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