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教师在繁忙教学中保持思路清晰,是教案的实用价值体现,,一份结构合理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中保持清晰的思路与目标导向,一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小舞蹈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小舞蹈教案篇1
设计意图:
艺术活动是一种以个体的感受和富有个性的表达为主要方式的活动。《纲要》指出幼儿的艺术活动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韵律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形式,能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孩子到了大班,有了一定的“舞”的艺术表现能力。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有了较大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也在不断完善。特别喜欢自己探索、创造,并有一定的表演欲望。因此,我根据大班孩子的特点设计了这个以幼儿舞蹈为主的综合艺术活动。活动融合了手工、动作、舞蹈、即兴创编、画舞谱,还有本民族音乐、舞蹈的学习和体验的内容。对于大班的孩子,不要求舞姿,只要通过探索-发现、操作-尝试、感受-体验、即兴-创作等活动来品味“舞”的愉悦。
安排的活动流程为:准备活动——探索、发现——结伴创编——展现欣赏
一、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彩纸表现的可能性,尝试“画”简单的舞谱。
2、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对合作表演产生兴趣。
3、体验飘逸和“舞”的愉悦。
二、材料及环境设计:
1、录有欢快本民族音乐的磁带一盘。
2、彩色皱纹纸、竹筷若干。
3、小脚图谱、小剪刀、胶布等。
4、为幼儿提供能自由活动的较宽松的空间。
三、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律动“会跳舞的小脚”
①幼儿和教师一起自由地随音乐节奏跳出各种舞步。如:
走、走、跳跳跳;蹦蹦蹦、扭、扭等。
②请个别幼儿表演刚才的舞步。
③再听音乐让自己的小脚跳起来。
(评析:这一环节,不仅调动了幼儿的情绪,使幼儿充满激情地进入了“舞者”的角色,而且两次随乐让自己的小脚动起来,使幼儿熟悉了本次活动所用的本民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为下一环节的活动打下基础。)
2、探索、发现活动
师:“除了我们的小脚会跳舞,还有什么也会跳舞?”
(小手、眼睛、头、花、手绢等,鼓励幼儿边说边用动作表演。)
①出示彩色皱纹纸。
师;“它也会跳舞,试一试,怎样让它跳起来?”
幼儿讨论、尝试,同时播放音乐。
(评析:熟悉的音乐,增加了幼儿“舞”的兴致。)
②:“你们的彩纸都会跳舞,试一试,怎样让它跳得更美。”
幼儿再次尝试、探索。教师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操作,想出各种办法把彩纸制作成更飘逸的彩带等。
③放音乐,每位幼儿一或两根彩带,尝试在空中挥舞可以
画出多少种图形。
师:“听着音乐,快让你的彩带跳起来吧。”
(评析:教师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幼儿探索发现和积极操作的环
境,使孩子通过自我尝试来解决问题,获得成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观察者、欣赏者。)
④请幼儿在实物投影仪上画出彩带在空中挥舞的图形。
a.教师示范:“我的彩带刚才是这样跳舞的,你的彩带是怎样跳舞的?”
b.幼儿画舞谱。
⑤集体边看舞谱边随音乐挥动彩带。
3、结伴创编
①彩带与脚配合跳舞
“你的彩带会和好朋友小脚一块跳舞吗?”
②幼儿自由组合,创编舞蹈
“找几个好朋友,一起用彩带编一个好看的舞蹈。”
(评析:教师把个体创造和群体的合作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
既尊重个体发展,又注重群体合作。使孩子学会分享合作的喜悦。)
4、展现欣赏
游戏“大舞台”。
(1)、幼儿到前面老师布置的舞台上,表演自由创编的舞蹈。
(2)、欣赏教师表演的手绢和扇舞,感受中华民族舞蹈的美。
大班小舞蹈教案篇2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哈达献给解放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在跳邀请舞时,邀请者与被邀请者互换位置跳舞。
2、培养幼儿热爱和尊敬解放军的情感。活动准备:歌曲。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山谷回音真好听》
2、《小鸟醒来了》
3、《挤奶》
4、《采茶》
二、复习歌曲,进一步熟悉乐曲节奏。
1、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名称。
2、这首歌曲讲的'是什么事情?献哈达的动作怎么做?
3、复习歌曲,要求幼儿唱准附点音符,并有表情地演唱。
4、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复习歌曲。
三、学习歌表演。
全班幼儿站在位置上。
前奏(乐曲的最后一句):邀请者右脚开始踢踏步前进(第一拍右、
左脚各跳动一次,第二次拍右脚脚跟伸向前方点地),同时两手从胸前经两侧摆起,右臂屈成弧开,手心向上(托掌)在臂侧平举手指翘起(顺风旗)。最后站在被邀请者前。
1- 2小节:邀请者右脚开始做弹簧肯四次,同时两手落下后从两侧下方向胸前渐渐托起(手心向上),做托哈达状。
3-4小节:继续做弹簧步,同时两手向左绕一小圈后摆向右上方(手心向上),眼睛看右手。
5-6小节:右脚开始原地做踢踏步两次,同时手臂动作同前奏动作。
7-8小节:右脚原地顿四次,同时左臂轮流向上甩袖四次。
9-10小节:邀请者与被邀请者右臂屈举肩上方,左手叉腰,用弹簧步互换位置。
11小节:右脚开始原地踢踏步一次,同时两臂动作同前奏动作。
12小节:两脚做踢踏步一次,同时上体前弯,两手从胸前向内翻掌后向两侧打开(手心向上),做献哈达状。
四、表演律动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演律动两遍。
2、全体幼儿表演律动。
3、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弓箭步和跪姿的挤奶动作。
4、幼儿表演律动《哈达献给解放军》。
5、个别幼儿上前表演律动。
大班小舞蹈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对线有很大的兴趣,为了使幼儿知道更多线的用途,而且大班幼儿的身体动作的发展较快,故设计此创编舞蹈的活动。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及歌词内容,边唱歌边按歌词合拍地绕线,拉线,钉鞋等动作。
2、借助修鞋的经验及歌词情境,自己创编动作。
3、体验鞋匠劳动时的愉快心情,并了解线的用途。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录像机、录像带《老鞋匠的故事》。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柳树姑娘》进入活动室。
二、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 做拍手、拍脚、拍肩的动作,感受音乐 的旋律和节奏,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
三、看录像《老鞋匠的故事》,让幼儿感受鞋匠师傅劳动时的愉快心情,知道线的用途。
四、听音乐创编动作。
1、鼓励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按自己的意愿大胆地表现绕线、拉线的动作。
2、将幼儿编的动作与老师编的'动作串起来,师生随音乐共同表演。
3、引导幼儿在前奏是迅速找一个同伴,在音乐开始时面对面地共同白哦眼。
五、复习音乐游戏《抬花轿》,并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这一节音乐欣赏活动。孩子们忘情地随乐拍手,尽情地随乐舞蹈,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活动中尊重幼儿的目标、多通道参与的方法、注重冗余度的程序等,对于幼儿园音乐欣赏来说,是最为合理和有效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音乐欣赏的最高境界——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
大班小舞蹈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掌握踵趾小跑步、踮步和小跑步的动作要领。
2.能围绕摘果子的情节自主探究舞蹈动作,按音乐结构变化队形跳舞。
3.体验与同伴一起舞蹈的乐趣,感受摘果子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队形图示、果园背景图、幼儿果园采摘苹果的照片。
2.活动前让幼儿感受音乐,并随音乐节拍拍手,掌握音乐节奏。
3.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6组。
●活动建议
1.出示幼儿果园采摘时的照片,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与幼儿一起回忆:在果园采摘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用什么工具装果子?怎样采摘后和小伙伴说了些什么?
2.感受、理解音乐,创编摘果子的.舞蹈动作。
(1)幼儿倾听第1遍音乐,随音乐节奏探究摘果子的动作。
幼儿自由表现后,请动作较好的幼儿带领其他幼儿练习。动作要领是:手腕向里转动表示果子摘下,
然后向外翻动表示果子放进筐子。
(2)幼儿倾听第2遍音乐,运用已有舞步经验自由创编舞步。
教师与幼儿交流讨论:用什么步子,能表现出摘果子时的喜悦心情?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教师及时帮助幼儿梳理出踵趾小跑步、踮步和小跑步等舞步。
(3)引导幼儿手脚协调地随音乐节奏表演舞蹈。
教师启发幼儿围绕去果园、摘果子、相互问候的情节创编舞蹈。如:去果园时,我们手里拿着什么?拿着筐子去果园,用什么舞步能表现出我们的快乐心情?引导幼儿尝试用踵趾小跑步表示去果园,然后摘果子,最后用小跑步高兴地相互问候。
3.幼儿探究队形图示,了解队形变化的方法。
(1)教师出示队形图谱,幼儿分组尝试练习队形。
教师引导分组练习,鼓励每组排头带领全组小朋友尝试练习“太阳形”中的一直排;练习“6个小圆”中的一个圆。
(2)幼儿集体练习队形。
引导幼儿协商合作,排头明确站位,6组幼儿集体练习,学习太阳形、6个小圆、大圆队形。
(3)随音乐,尝试队形变化。鼓励幼儿随音乐运用踵趾小跑
变成太阳形:用踮步变成6个小圆;用小跑步变成大圆;变化队形时,教师及时用语言提示。
4.幼儿随音乐,尝试完整表演舞蹈。
(1)教师带领幼儿尝试完整表演舞蹈,及时规范幼儿动作,鼓励幼儿随以音乐节奏舞动。
(2)出示果园背景图,让幼儿在情境中舞蹈,更好地表现丰收的喜悦心情。
(附歌曲苹果丰收)
(3)全班幼儿以组为单位战成太阳形队形。
?1】-【2】小节:踵趾小跑步,双手做抱筐动作(在身体左侧),第【1】小节做踵趾小跑步动作。
?3】-【8】小节:动作同【1】-【2】小节,踵趾小跑步,成太阳形,第
?8】小结将筐放下。
?9】-【10】小节:双手叉腰,用踮步行进走,队形由太阳形变为6个小圆,幼儿面向圆心。
?11】-【12】小节:原地按一定规律做找果子动作,如:上、下、左、右,单手或双手,两拍摘一次。
?13】-【14】小节:双手叉腰,做小跑步,队形由6个小圆变成一个大圆,全体面向圆心。
?15】-【16】小节:前两拍全体蹲下,双手扶筐;后两拍,站立,同时双手将筐举过头顶。
大班小舞蹈教案篇5
设计意图:
梅州围龙屋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的精巧结构、奇妙布局以及丰富内涵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得很小的时候,围龙屋里还住着很多人。平时农忙结束,各家各户都会相互窜门,聊聊家常。特别是过年过节,犹为热闹。春节的时候张灯结彩,贴春联,放鞭炮,除旧物,迎新年,热闹非凡。晚上,各家各户出来放烟花,五颜六色的烟花映满了整个天空。对于生出在20xx后的城市里的孩子们,他们住的是楼房,看到的是高楼大厦,然而对自己家乡的客家围龙屋的认识与了解非常少,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能对本地客家围龙屋能有简单的认知和了解,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客家人的勤劳与智慧,提高他们作为客家人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梅州客家围龙屋外形结构特点及作用。
2.感受围龙屋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3.知道围龙屋是我们客家特有的民居,提高幼儿做客家人的自豪感。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制作《客家典型民居建筑——围龙屋》ppt以及视频,围龙屋模型一个,亲子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到围龙屋看看,
活动过程:
一、听着《客家围龙屋》山歌进场。出示ppt小姑娘与爷爷图片,引出课题。
孙女:爷爷,今天你带我来的地方是哪里?
爷爷:妮妮,今天爷爷带你回到我小时候住的地方——围龙居,让你看看爷爷小时候居住生活的地方。
二、出示《客家典型民居建筑——围龙屋》ppt,引导幼儿观察围龙屋的外形特征,了解其作用。
1.出示《客家典型民居建筑——围龙屋》ppt??
孙女:爷爷,你小时候住的房子好大呀,好特别呀!
爷爷:我的房子是客家典型民居建筑——围龙屋,现在爷爷带你参观我的房子。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围龙屋的整体外形特征。
爷爷:妮妮,这里叫做“禾坪”,可以晾晒稻谷或玩游戏的地方、
妮妮:爷爷,这个是池塘吗?
爷爷:是的,妮妮,围龙屋前面是一个半月型池塘,可以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禾坪”后面是半月型房舍建筑,在房舍里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
3.教师与幼儿一起房舍建筑内的特征。
爷爷:妮妮,这是围龙屋的正门。
妮妮:爷爷,两边也还有门,这围龙屋可真大呀!
爷爷:两边是侧门,围龙屋中间方形建筑叫堂屋,堂屋左右两边是横屋,由天井、走廊隔开,堂屋和横屋包含有花厅(现在我们把它叫客厅),厕所,卧室、书斋、厨房水井等功能齐全。
妮妮:“哗爷爷,后面的这一排弯弯的房子很特别,很漂亮,它也是围龙屋的一部分吗?”
爷爷:“是的,它叫围屋,我这个是一围的,有些大型的围龙屋有2围屋或3围屋,围屋与横屋之间的地方叫花头,在这里我们会种植花木或在铺上鹅卵石。
妮妮:好喜欢梅州围龙屋的建筑风格,可以养鱼可以游戏,住在这里一定很舒服!
4.欣赏视频《一座围龙屋一座客家城》,感受梅州围龙屋建筑风格特点。
5.视频互动:拼一拼、说一说
教师:小朋友们,这里有个围龙屋的模型,我们边看边说出围龙屋的构造。
三:幼儿分组自由探索:围龙屋
1.拼拼围龙屋
2.我是小导游
3.自由拼贴围龙屋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时,孩子们对客家围龙屋感到陌生、好奇,因为他们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居住在楼房里,当老师把客家围龙屋图片出现给他们看时,孩子们热烈讨论起来,这里是干什么用的?可以住人的吗?他们有客人在哪里料?当老师慢慢地将围龙屋结构及作用展示介绍给孩子时,孩子知道了原来生活在客家围龙屋里就像一个客家小城堡,生活设施功能齐全,通过观看微视频,幼儿进一步感受到围龙屋经典的建筑风格,视频互动,视频中幼儿边欣赏拼围龙屋边说出围龙屋构造,幼儿对于这种互动非常感兴趣,在这游戏中加深了幼儿对围龙屋的构造及作用的了解与认识。最后是幼儿分组自由探索围龙屋,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动手动脑更好地感知围龙屋的典型的建筑风格和客家人的勤劳智慧。
大班小舞蹈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欣赏xxx民族的舞蹈,在情景中大胆创编、模仿xxx舞的各种姿态。
2、感受xxx维吾尔民族的音乐、舞蹈特有的风格。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各个民族。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彝族火把音乐节、傣族音乐、xxx舞音乐及视频、ppt。
2、铃鼓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欢乐的火把节。
重点:感受少数民族舞蹈、音乐的欢快、热烈。
1、欣赏彝族火把节音乐。幼儿和老师一起跳起快乐舞蹈,过热闹的火把节。(放火把节图片)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看到这张图片,知道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彝族)你又知道火把节的时候彝族人民他们要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围着火把跳舞)今天我们大五班的孩子也和彝族人民一起快乐的跳舞吧!请小朋友围成圆圈(放入火把)
2、引导幼儿奏,跑、跳、欢呼、打击身体的各个部位。
(二)一起来跳xxx舞。
重点:在情景中大胆创编、模仿xxx舞的各种姿态。
1、老师和孩子一起开着xxx小火车(踏点步)去xxx旅行了。
引导语:“你们刚才和彝族人民一起跳舞过节了,现在还想去什么少数民族看看?(幼儿自主回答),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xxx玩一下好吗?哎哟,xxx离这里有点远,我们要坐火车去,大家来看我的火车是怎样开的。
2、播放音乐,幼儿欣赏教师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着踏点步。
引导语:“刚才,老师的小火车是怎么开的?你们发现了吗?。(幼儿自主回答:插着腰、踏点步开)这是我xxx特殊的火车,你们想不想也来开踏点步火车,(幼儿;想),现在快上我的火车,(引导幼儿位子站开)听着音乐有节奏的踏点步前行。
3、踏点步练习。
1)第一遍:孩子和老师一起尝试踮步前进,个别孩子展示和表演。
引导语a:“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小火车,它开得很稳,你们想不想来看一下他们是怎样开到xxx的?(请个别孩子展示和表演),她开得好不好?哪里好,谁来说说看?(幼儿:她的方向盘插得很紧、她的小脚是踏点步,膝盖要弯弯的`)。
2)第二遍:教师用铃鼓帮孩子伴奏,强调重拍。
a: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踏点步的特点。
引导语:“因为今天要到xxx,路有点远,所以要小朋友帮我踩一下油门。(教师再次示范)快来,别忘了脚要踩下去,膝盖要弯曲。老师请来了一个小乐器帮帮你们的忙,什么东西?(铃鼓),它今天要指挥着我们的小火车开到xxx去,我们的小铃鼓响一下,我们的小脚就踩一下油门,试试看,准备开始。
b:引导幼儿先跟着铃鼓节奏练习踏点步,再跟着音乐一起做踏点步(开始音乐做其它动作准备先瞻望、叉腰后前行,过渡的音乐做招手、拍手动作)。
4、学习摘葡萄的动作。
重点:眼睛看着手,发散不同的动作,站着、跪着、转着、边走边摘等。
引导语:我们的xxx终于到了,赶快坐下来看一看我们到了xxx的什么地方?(幼:摘葡萄的地方。叫葡萄沟)xxx有很多美食,葡萄是xxx的特产,它又甜又大,葡萄沟里前后、左右、上面都挂满了葡萄,那么今天我们来到xxx一定要摘一点葡萄回去给爸爸妈妈吃好吗?
大班小舞蹈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踏跳步的基本舞步动作。
2、会根据歌词自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3、激发幼儿的舞蹈情趣。
重点:学习踏跳步的基本舞步动作。
难点:学会基本动作要领。
活动准备
星星装饰图片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音乐入场(活动前全身练习)
1、学大象(上肢运动)
2、学小猫(体侧运动)
3、学青蛙(跳跃运动)
4、学小鸟(整理运动)
教师导入:小朋友们,今天呀太空上的阿姨邀请我们去做客,但是她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要我们学小动物走上去(随音乐进入布置好的太空),还有呀不能大声讲话,不然太空阿姨生气了下次就不请我们去玩了好吗?
二、谈话、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星星)都有些什么颜色的呢,(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小朋友们知道星星发亮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一闪一闪的,像眼睛)那小朋友们喜欢星星吗?这么漂亮的太空,我们一起来编个舞献给小星星怎么样(花仙子)
三、学习基本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自编动作。(星星是怎样眨眼的,用动作表现等)2、教师组合部分动作。
3、学习踏跳步。
4、师生一起唱一遍歌曲。
5、教师将组合的动作示范一遍,幼儿随教师反复练习。
四、随音乐集体跳舞一遍。
五、游戏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捉星星)。玩了这么久,星星阿姨也累了,我们该回去了。
大班小舞蹈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