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撰写让我们在反思中找到与书本之间的深刻联系与共鸣,优秀的读后感能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共鸣,感受到情感的共振,一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刘慈欣的三体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刘慈欣的三体读后感篇1
地球上只有一个文明,但时空中不一定只有一个。
我第一次产生这种想法,是在我看了一篇名为《最后的进化》的文章里面表达了一种观点——也许在毅力灰尘中就含有一个宇宙,我们拍掉灰尘这一动作的时间在我们眼里大约几秒钟,而在那个宇宙中可能过了几亿年甚至更久。而我们所处的这个文明,也许就是另一个世界中的灰尘。
第二次是在一位mc建筑大神所创造的世界上。他几乎创造了整个宇宙,可最终竟然只是一只蝴蝶上的斑点。
第三次就是在《三体》上。《三体》与前面两个略有不同,《三体》主要讲的是主人公汪森发现“死亡倒计时”,然后通过三体游戏进入了三体内部组织,最后拦截下了“拯救派”的船只,从上面得到了关于“三体文明”发往地球的来信。
三体文明中的世界是一个毫无规律的世界,太阳何时升起,何时落下,都是未知;文明究竟能到达何种程度,全部随缘。所有人都试图在这个荒谬的世界中寻找规律,最终却都无功而反。这使三体人萌生了离开了这个星球的念头,然后他们发现了地球。此时,三体文明程度远高于地球文明,随之便引出了文章中心:当一个高级文明发现低级文明时,高级文明必须要消灭低级文明。
看完整本书,我不仅震惊万分,也产生了许多疑问:宇宙中真的存在另一个文明吗?如果存在,我们会相遇吗?我们是否真的只是另一个时空中的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呢?太阳系又是否如毕达哥拉斯所说的那样只是一个实验场所呢?我们的文明究竟又算什么呢?
刘慈欣的三体读后感篇2
今天,终于读完了刘慈欣的一部科幻小说,叫三体,从开始读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星期,具体多少天记不清了。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二本科幻小说,第一本是外国的一部科幻小说,叫《神秘岛》,读完那部小说,我的大脑是异常兴奋和满足的,因为它对于我来说是精神上的饕餮大餐,里面的情节和知识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是我这一生都无法彻底抹除掉的,从那时开始我就知道了自己有偏爱科幻小说这一特点。不过,中间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没和科幻小说碰面,甚是遗憾。这几天又重品科幻小说,让我感觉像是见到了久违的朋友,它依旧像一杯醇香的茶水吸引着我,让我身心愉悦。
三体小说是中国科幻小说的巅峰,中国能出这一部小说实在不易,它在外国也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这部小说中足以见它的创作者刘慈欣知识面的宽广和想象力非凡,没有足够的知识储量和颠覆性的思维是无法写的出来的。刚读这部小说的前部分,会感到一脑的疑惑和谜团,作者到底在写什么,它所表达的想法和知识领域很多我们都未曾接触和了解过,但也正是如此,使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欲望来读下去,这一个个似乎毫无关系的事件牵引着我走上寻找真相的旅程。在这旅途中我走得很慢,这里面的任何一个字一个片段都是极其重要,或许它们就是解开谜团的关键线索,我深怕因为自己走得太快而丢失对我重要的信息。读书过程虽然慢,但我却不曾感到丝毫的疲劳和厌倦,因为有极大的兴趣和好奇作为动力推动着我向尽头前进。
作者真是个调皮的孩子,硬是把一个个完好的故事拆的七零八乱,在扔给读者让他们自己慢慢拼凑起来。
这拼凑的过程是非常缓慢和困难的,因为这里面信息量之大和范围之广,每完成一次拼凑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每一次拼凑成功都给我带来自豪感和成就感,在把故事解开的道路上又多了一点自信,这些自信积少成多,最终肯定能指引我走向成功,所以这小小的自信是不容忽视和小看的。
随着在这部小说中探索的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事情慢慢浮出水面,让我看到了它们的真面目,明白了真相我是如此的高兴,脸上也露出了轻松和满意的微笑,它们是如此的神奇和不可思议,从小到现在我都未接触和想过这些领域,它们给我一种极大的新鲜感,使我感到从所未有兴奋和喜悦,我很庆幸自己能够遇到他。
这里面有两个词是令我困惑和惊讶的,同时也感到神奇,它们就是三体运动和维度,三体运动说的简单点也就是三个球体因为万有引力相互吸引着在一定范围内做无规则运动,它们相互依存,靠彼此之间的吸引来维护着这种运动,任何一个球体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其中缺少了一个或者两个球体,这种运动都将不复存在,三体运动模式将会被打破。看到这,可能有人会说,这有什么奇怪的,这种运动我们高中物理上就有提到过,如果单单说这种运动,的确是没什么奇妙的,可是,秒就秒在作者把太阳充当三体运动的球体,试想一下,以后给我们提供阳光的不是一个太阳而是三个太阳,那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变化,原来只有一个太阳的时候它相对于地球所做的椭圆运动来说是在一个固定不动的位置上,现在就不同,地球所围绕的是做三体运动的三个太阳,三个太阳不是在固定不变的位置上,而是一直做着无规则的三体运动,如此一来,地球就没有所谓的天和年,每次一个昼夜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白天和黑夜也不一样长,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确定,也就是说白天有可能就是几十分钟的事或者持续几个月都有可能,另外一个变化是地球不在有原来适宜的温度,因为三个太阳的运动导致了地球离太阳的最近距离比原来小离太阳的最远距离比原来大,这样地球就会出现温度极高和极低的状况,这样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作者在小说当中就赋予了外星文明这样的一个环境,这是作者非常令我佩服的一个地方。
上面所介绍的是第一个词——三体运动。接下来我要介绍第二个词,叫维度,那么维度是什么呢?可能很少有人会想过或者真正查过有关它的意思,在看这部小说之前我也是如此,大部分人对它的理解可能仅局限于我们平常说的二维平面,三维立体,也就是二维是平面,三维是体,但是你有想过除了二维三维还有其他的维度吗?其实除了二维三维之外还有很多个维度,它们有些比较抽象和难理解,我先说二个比较简单的,它们是零维和一维,零维呢就是一个没有大小的点,一维是一条线,这样子从前三维看每个维度都是由点这个基本单位组成的,线是由很多点排成一个长队组成,面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组成,体又是由面构成,这就是我面数学上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是前三维的描述,那么三维以上的又是什么样子呢?这可就没有前面的那么容易理解了,虽然三维以上的维度确实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人无法看到,我们人眼所能看到的最高维度是三维,比如生活中看到的立体的事物,但它们中的有可能是三维以上的物体,我们看到的像只是它在三维尺度上的投影,这可能有点抽象,我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立体形的,也就是三维,当把他放到二维电影中看时,我们看到的不在是一个立体的他,而是一个平面的他,电影给我们呈现的只有二维,但实际那个人是三维的。我们再来回到上面的话题,我们看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像实际是它在三维尺度上的一个投影,就像电影中的像只是一个立体的人在二维尺度上的投影,电影的屏幕就像是人的眼睛,电影只能呈现二维的物体,我们人眼最多只能看到三维的物体,说到这里应该差不多明白了吧。那么宇宙中最多有多少维,是不是无限制的呢?也不是,目前为止,发现最高维度是十一维,每一维的增加,都代表着事物呈现出另外不同的一面,在举一个例子,在一张平面纸上有一个圆,圆外有人,人想进入圆内用什么办法?就一个办法,把圆打破才能进去。当在三维尺度上时,人进入圆内就不止一个办法了,人可以不用把圆打破就可以轻松地进到圆里面,只要在纸的前面进入圆内就可以了,是不是觉得非常神奇,这里很不算神奇,神奇的还在后面,当一个人可以站在超出三维的尺度上时,现实生活中的任何物体对他来说都是与原来不一样的,原来去不了的任何封闭的地方他都可以进入,这不是穿墙术,他只是从另外的维度空间进入到了这里,是不是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这就是我从小说中所了解到的维度,不得不说,作者的知识量和想象力非凡人所能比的。
刘慈欣的三体读后感篇3
读《三体》的时候,一两个小段落让我有种后背发麻的感觉,渺小的自我漂浮于茫茫宇宙中的神奇观感,既不知自我,也不知宇宙,既不知生而为何,也不知死归何处,生命的发生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生命的进程是你的选择还是你自以为的选择,我们线性感受时间的方式是不是错觉…然生命并非生而强大。是在不断的磨练与物竞天择中,存留与发展。哪怕在一个个体短暂几十年的岁月中,也是同样的进程。所以理解自我的困惑与茫然,是与自己和解的基础。行为可以试错,错了可以调整,但要紧的仍在于,如何完整地接纳自己,和理解自己之于内心的处境。这种情绪,不能单纯用恐惧或者兴奋来形容。但至少包含敬畏。当然就像我此前说的,人的局限性,是容易沉溺在眼前的欲望与自我面前,乐此不疲地画地为牢。 如果站得不够高远,则易闭塞而狭隘,如果过于跳脱,则生虚幻和自负。
作者在书中对上升到脱离人类脱离时间高度的对世界的审视也让人惊叹作者格局之高。不仅能体会到作者对航天、核能、计算机等各个范围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惊叹其对中外历史、心理学、社会学涉及与运用,甚至作者自己创造出来的逻辑严谨的「宇宙社会学」理论也无不在理。
如第三部序言所说,书中令人惊叹的复杂庞大故事结构,使任何一个故事线分支单独拎出来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作品。而作者用数个这样的故事线做背景和铺垫,你翻来这本书了,钻进去了,就像进入了平行时空下另一个世界。
刘慈欣的三体读后感篇4
?三体》这本书我之前就看过了好几遍,本来不是科幻迷的我在这之后就被大刘带进了这个坑。每一次读《三体》我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每一次我都会惊叹,原来还有这些细节是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的,还有这些描写是我印象不深的。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本可以让人看上瘾的书。
?三体》这个名字是天文力学中一个至今无解的难题,同时也是三体星系的名字。故事从红岸基地的叶文洁向三体世界暴露了地球位置开始说起,一直到几个世纪以后归零者重启宇宙结束。
这本书不仅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就是作为小说来看,它也有许多闪光之处。作者在书中埋下了一个又一个伏笔,设置了一个又一个悬念,给读者一个又一个惊喜。有一处,三体人利用智子给常伟思等人发送了一条讯息:“你们是虫子!”,可他后面又写道,即使人类用再先进的办法,也不能将地球上的虫子杀光,而我们跟三体人的差距比虫子和人的小多了。这也照应了三体世界入侵地球失败的情节。在第三册中,如果你没有看到后面,你根本想不到山杉惠子竟然是她丈夫的破壁人,仿佛前面写的所有伉俪情深都是为了最后一句讽刺的:“面壁者比尔·希恩斯,我是你的破壁人。”
在文中,人类首先是掌握了大自然的法则——火,然后又用五万年的时间进化到现代文明。可当我们遇到三体文明时,所有的骄傲都土崩瓦解,一滴小小的“水滴”就能将代表人类最高科技水平的恒星级别飞船瞬间摧毁。正如三体文明说过的那一句话:“毁灭你,与你何干?”但即使是强大的它们也被歌者文明的小小光粒几乎灭绝。接着歌者文明又和其它上帝文明进行了一场战争,宇宙的所有法则都被当成武器,就像猿人拿着火把一样。人类文明,毫无还手之力。
每一次看完这本书后,我都会望着天空思考着:在宇宙的某一角落,会不会有三维空间正在向二维空间坍塌?此时此刻,会不会有一支舰队,正在大开杀戒?我们所处的宇宙,在其他文明看来。可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灰尘……
刘慈欣的三体读后感篇5
暑假期间,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读完了三本厚厚的科幻系列小说——《三体》,也许你会疑惑为什么我一个女生也看这种科幻小说,但我想说的是,它绝不只是单纯的科幻故事那么简单。下面是我想要和你们分享的心得体会。
这本小说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叫三体的外星文明与人类社会建立联系后,对人类文明、破坏自然不满的一群人成立了一个三体组织,旨在毁灭地球文明,迎接三体文明。同时,三体世界为保证顺利向地球移民,消灭地球社会和地球人类,利用“智子”技术将人类的科学研究锁定,使之停止不前。三体组织也在此时暗杀全球的科学家。为吸收会员,三体组织开发了《三体》游戏。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也组成联盟应付可能的危机。尽管三体组织后来被摧毁,但地球科技的发展已经被“智子”锁定,三体人的移民已经开始,450年后,三体人将降临地球,人类必须为此开始准备。但最终结果包括两个文明在内的全宇宙的文明都逃不了物竞天择的命运,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美,此后便坠入永生的黑暗。
这本小说内容庞杂,故事跌宕起伏,并且由于作者刘慈欣本身是一名科学家,所以其内容带有很多科学上的名词,尽管我是文科生,但由于作者描写细腻生动,文笔流畅,并没有给我带来理解上的困难,相反,我认为就是这种似懂非懂的感觉促使我发挥想象力去理解这部作品。外界评价该作者时称:“刘慈欣的作品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既注重极端空灵与厚重现实的结合,也讲求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鲜明的个人风格,为中国科幻确立了一个新高度。”我想再贴切不过。
小说中有个场景让我记忆深刻,那便是地球的毁灭。作者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末日来临时全太阳系跌入二维平面的壮烈图景,在地球毁灭时,恋人相拥,父母子女手牵手,整个过程平静痛苦而又惨烈壮阔。不禁让我想象要是真的全世界都变为一幅画,那这幅画该是多么的静谧绝望,因它只不过是死神的一片小小收藏罢了。
如若真的有外星文明,我希望他们能和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交友,而不是侵略。毕竟宇宙中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值得存在的理由,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天的赏赐
刘慈欣的三体读后感篇6
?三体》的引人入胜没有读过的'人是很难体会的。从前我对宇宙的认识,除了星空还是星空,无非就是恒星、行星和星云组成的大大小小的星系。人类是这浩瀚宇宙中的唯一,我不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更没有想过有一天外星生命会“光临”地球。这一切在《三体》中都出现了,《三体》将我带入一个全新的宇宙,还让我见识了一个不同的人类社会。
“有时候下夜班仰望星空,觉得群星像发光的沙漠,我就是一个被丢弃在沙漠上的可怜孩子……地球生命真的是宇宙中偶然里的偶然。”这是其中的主要人物叶文洁所说的一句话。从科学的角度说,以地球如今的文明程度,或许真的不具备探索遥远宇宙的能力。我们目前对宇宙的认识只是极其浅薄的。如果真的有高级外星生物的入侵,或许人类连组织反抗的机会都没有,这是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也是使得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
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的渺小,必须认识到宇宙的残酷和无垠。因为我们的微不足道,我们才有更加奋发图强的必要,危机意识是个人包括集体以及国家长盛不衰的必要因素。放到宇宙这个大世界里,危机意识也是一个星球文明长盛不衰的必备条件。
从这本书中,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人性;人性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捉摸的东西之一,有关人性的讨论和思考在人类社会已经持续了数千年之久。是非对错,黑白善恶具有相对性,这让人性显得更为复杂。《三体》中所描写的全人类与个人之间的取舍:罗辑的个人享乐被舍弃合乎情理,而程心与云天明的爱情被摧残的触目惊心就很难让人接受,大多数人所谓的“为地球文明的延续”更让人心寒。
?三体》引发的我对于生命的思考:有时觉得生命珍贵无比,重如泰山;有时候又觉得生命是那么渺小,不值一提。
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我们应该在岁月长河里那有限的时间内去创造无限的价值,生命和命运都可以由自己决定。
刘慈欣的三体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
★ 珍珠读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