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教师事迹6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注重事实真相,避免虚构或歪曲事实,这样写出的事迹才有意义,事迹可以让人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坚强,下面是一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美丽教师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美丽教师事迹6篇

美丽教师事迹篇1

我叫赵秀娟,是林西县官地寄宿制小学的一名教师。

从教十六年来,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并当班主任和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热爱工作,甘洒汗水育花朵。

我想: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也是学校的生命线,更是教师的生命线。当教师的提高不了学生的成绩,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2014年,我接了一个四年级班,当时这个班的班平均成绩只有70分左右,比另两个平行班少十多分。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我在备课,上课和辅导上下了苦功夫。每一篇课文初备后,我都请老教师给予指导,最后形成终结教案。上课时,我让学生先预习课文,把自己学会的知识写在课本上,把不会的问题也写在课本上;接下来,把学生分成组,让他们互相交流,这样又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最后我再引导学生解决剩下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引起了学生对语文的极大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放假的时候,我骑着自行车去给班里的五个差生辅导功课,最远的有三十里路,每天五个学生的家都要跑一遍。俗话说得好:功夫不负苦心人!两年后,在小升初的全县统考中,取得了好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人们常把老师比做父母,我觉得这话很贴切,有时老师真的要像父母一样关心学生。

我们班的卢文鑫是一名智障生,有时生活不能自理。每当她大小便弄脏衣服的时候,我都帮她清理、换洗。有一次,她的母亲拉住我的手,流着泪对我说:“赵老师,把孩子交给你,我们当家长的就放心了!”

执着的追求,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4年,我被林西县教育局评为“县级小学语文教学能手”,2014年,被林西县人民政府评为“模范教师”。

孝敬公婆,和谐家庭传美名。

我丈夫在林西县统部镇上班,离家很远,只能周末放假才能回来,公婆现已七十多岁,俩人都有病,洗衣、做饭、收拾屋子都得我亲自去做,女儿在林西读初中,家里的事情都落在了我一个人的身上。2014年夏天,有一次下大雨,上完晚自习,为了照顾老人,我只好冒雨摸黑往回走,路上摔了好几跤,又掉进了路边的一个水坑里,到了家,已成了一个泥人。

我的事,在当地已被传为佳话。2014年,我们家被村委会评为“五好家庭”。

我认为:爱岗敬业是一种职业美,孝敬老人是一种心灵美,只有具备这两种美,才是一个最美的教师。

美丽教师事迹篇2

“兢兢业业教学子,默默无闻做园丁。”我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如今已工作18年整。18年来,我始终把“做好老师,做好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勤劳、朴实、智慧、爱心,把乡村教师这一普通的职业书写得绚丽多彩。

播洒爱心,铸就师生情深

教师的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力量。身为班主任,我把学生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真诚关爱每一名学生,特别是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爱。

教2002级时,班里有个叫李萍的女生,她的家庭就很特殊。父亲外出打工受伤后因抢救无效去世,她的妈妈因此患上了精神病,病一发作就会裸体在街上跑。我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多次找她谈话,并鼓励她一定要放下这份心理负担,一定要在学习上取得成就。我在的鼓励下,她树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劲头非常充足。鉴于她的家庭情况,我常常将我对象的衣服给她穿,星期六放学,我便去菜园里摘一些菜给她,让她回家做给她的妈妈吃。她一直坚持到初三毕业,毕业那天,到我面前什么都没说,只给我深深地鞠了三躬。面对着她这一举动,我什么话也说不来,心里在酸酸地,但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作为班主任的特有的幸福。

2012级4班,是我新接的一个毕业班,开始是纪律很差的一个班级。班里有一个姓马的女生,特别能调皮,给老师们起绰号,晚作息捣乱,让女生们无法睡觉。老师们谁都拿她没办法,同学们也排挤她。通过家访我得知,她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因为从小缺少亲情,她的性格变得很叛逆,但、在她的内心深处还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同学们的理解。我便经常找她谈心,放大她的优点,有时拿出手机让她和父母聊聊天。慢慢地,她感受到了老师对她的关爱,放下了戒备的心理,把我当成了朋友。尽管学习不好,但开始时时处处为班级做好事。在她的带动下,班里曾一直调皮违纪的学生,都有了班集体荣誉感,班级有了很正的学风,和很浓的学风,让其他班主任们刮目相看。毕业前3月的一天,是她生日。生日委员长很不情愿给她组织这次生日会,我便自个在课前让几个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唱了几首歌,然后对全体同学们说:“刚才这几位同学的歌声,是为大家清消除疲劳的,其实我还有最诚挚的心情,就是要将这几首歌送给马同学。今天是她的生日,祝她生日快乐!”她听了,抬头看了看,然后俯在桌子上,我知道,她是在流泪。这两年来,我常常收到她的短信祝福,,说她永远忘不了我为她过的这次生日,我是她永远最感激的老师。

我现在所带的班级,班级的“特殊学生”也比较多。其中一个姓周的男生,智力有问题,上七年级了自己的名字还写不了。当初家长把他交到我手里时说:“我们都在外地打工,没时间看孩子,孩子在家不放心,我们就把他交给您了。”这样的学生,的确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很多时候,学生都在教室上课了,他还不起床,我得去宿舍把他喊醒,然后教他穿好衣服,叠好被子。去年冬天,他还尿了裤子,因为没有其它衣服换,一个人躺在宿舍的被窝里发抖。我得知后,便买了一身保暖内衣给他换上。

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认识到,一个立志为教育事业做贡献的人,关心爱护学生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我的事业就在三尺讲台上延伸,我要把我的爱、我的智慧和我的整个生命都献给学生,在教育这块平凡而孕育着无限生机的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任劳任怨,本职工作堪担当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常常一人身兼数职。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自2011年以来,我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一职,担任九年级毕业年级主任,同时担任九年级六班的班主任,并教两个班的语文。老师都开玩笑对我说,学校的“官”都叫我“霸”了。我深知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尤其将升学的重担压在我的肩上,我感到责任的重大。工作中,我一方面要积极做好学校里的活动的筹划与组织,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搞好年级管理,争取优异的中考成绩,还要抓好自己的班级建设,带好头,树好榜样。繁重的工作,常常在工作期间很难完成,于是周末便成了我工作时间的延续。时间长了,同样当老师的妻子也不理解,父母更是埋怨不回家帮点忙。可没办法,我要对得起领导的信任。

2012年中考,学校升学率首次突破40%,我所带的班级学生升入高中25人,名列全级第一;而且,这一年,学校的文体、团队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

去年,我又开始从事政教工作,我每天早起晚睡,在学生安全、学校卫生、德育活动开展等方面尽职尽责,所担负的各项工作经常受到领导好评。在今年民主评议中,我也得了满票。“李洪波管政教,学生管理就不用愁了!”一年来,领导们常常这样褒奖我。我听了乐滋滋的,同时,对自己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大爱无言,奉献不求回报

这些年来,我深爱着自己的工作,深爱着我的学生,同时,我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为需要帮助的奉献微薄的力量。

学校里一个叫郭霞的学生,家庭非常困难,去年学校组织学生去青少年培训中心培训学习。她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向班主任提出请假。我听到这个消息后,不愿她放弃这么好的实践机会,便掏出100元钱给她交了培训费和车费。

寒假期间我到梅家坡进行家访时,发现有个叫杨锦枝学生家庭很困难,她的母亲改嫁,父亲在外打工,跟着年龄大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于是便买了米和面送给他们。

去年,我参加了“山东爱心助学”,当一名义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调查走访,获取真实的资料,然后发布资料,联系爱心人士进行资助。现在,柴山小学的七名特困生已全部得到社会的资助。现在,妻子也习惯了我的工作,周末,我们常常到全镇的各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家中进行调查走访。

三尺讲台融进的是辛劳,是陶醉;融进的是师德,是师魂!我自己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多情善感、义气慷慨、忠诚孝道的人,没有惊人的壮举,就用一颗饱含着理想、道德、学识的仁爱之心,爱护学生,热爱学校,友待他人,孝老爱亲。

美丽教师事迹篇3

三年坚守,她用知识和爱心耕耘着70多名孩子的未来。

高原之巅,她用热情和青春守护着“高原花朵”的成长。

在海拔1800多米的湖北恩施鹤峰县中营乡,有所高原小学。三年前,大学毕业不久的邓丽来到这里。犹如一朵雪莲花,她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快乐、为落后的高原小学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一个人改变一所学校

2009年8月的一天,鹤峰县已经很冷,邓丽穿过蜿蜒的山路,来到小学报到。

“哇,是个女老师,好漂亮啊!”孩子们挤在她的办公室门口,探着头,用惊奇和欣喜的眼神望着这位新来的老师。

“我是学校唯一的女教师,也是和学生年龄悬殊最小的老师,孩子们都很欢迎我。”邓丽告诉记者,在她来之前,学校只有7名男老师,平均年龄54岁。

除了是高原小学的第一位女教师之外,邓丽还为学校带来了其他“第一”:孩子们第一次开口说普通话、第一次上了英语课、第一次站上了舞台、第一次吃上了免费午餐、学校举办了第一个“六一联欢会”、有了第一个澡堂……邓丽的到来,给高原小学带来了新气象。

在学校,邓丽当一个班的班主任,带一个年级的语文、四个年级的英语和全校的音乐课,还兼任了少先队辅导员和女生寝室管理员。

“邓老师上的课我们都很喜欢!”孩子们争着讲他们在课堂上的“英雄事迹”。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课上,邓丽组织演讲比赛、故事会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课下,她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和孩子们一起游戏。

昔日性格孤僻的山里娃,如今可以在陌生人面前大方地表演。乡亲们说,是邓老师把爱和快乐的种子种在了娃儿们的心里,改变了孩子们的性格和未来。

只想做一名“纯粹”的老师

邓丽的到来,为寂寞的鹤峰高原带来了活力。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来到高原小学之前,邓丽在武汉有一份月收入4000元左右的工作,令不少人艳羡不已。然而,一心想做一名“纯粹”老师的邓丽,毅然决然辞掉工作回乡支教,并且主动申请来到了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中营乡高原小学。

“我也动摇过。”邓丽坦承,初到时,面对艰苦环境和难熬的孤独,她有过后悔。然而,看到孩子们淳朴的笑脸、渴望的眼睛,邓丽最终坚定地留了下来,并用更多的爱温暖着孩子们。

在邓丽的学生中,有一对聋哑兄弟,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从小被寄放在学校。没有学过特殊教育的邓丽,让兄弟俩捏住她的嗓子感受震动,用夸张的口型、自创的手语、纸条跟他们交流。在悉心培养下,聋哑兄弟的成绩从20多分提高到70多分、80多分。

邓丽还特别设计了“我和你们在一起”的手语。当聋哑兄弟哭着想妈妈的时候,当他们孤立无助的时候,当他们缺乏信心的时候,邓丽都伸出双手告诉他们:“我和你们在一起!”

在严寒的冬天,邓丽第一个起床,到教室升火炉,挨个叫孩子们起床。她亲手给学生洗澡,“希望把她们洗得水灵灵的”。在邓丽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高原上的花朵,只要用心呵护,他们就能开放生命的娇艳。

“放心,老师不会走”

2011年5月,邓丽考入正式教师编制,可提前结束资教生身份,分配到中心学校。但孩子们的眼泪和被需要的幸福感,让邓丽又回到了高原小学。

“你们放心学习,老师不会走。”邓丽对每个孩子都这样说。今年30岁的邓丽还没有男朋友。追她的不在少数,但都被她拒绝了。邓丽说,首先要支持她的工作,否则不予考虑。“也有人说支持我,但能一辈子吗?”邓丽没有信心。谈到资教期满后的去留问题,邓丽很坚定:“上面派人下来接班,我才能走,如果没人来,我就不能走。”

邓丽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但她觉得自己并没有多伟大。她说,她只是想找份有幸福感的工作,山里孩子需要她,被需要就是一种幸福。

当她生病躺在宿舍,聋哑兄弟向她做出“我们和你在一起”的手势时,邓丽是幸福的;当曾经自闭的两位女孩儿为她自编、自唱、自跳《邓老师活泼之歌》,作为献给她的生日礼物时,邓丽是幸福的。

美丽教师事迹篇4

领春,女,蒙古族,1979年4月出生,现任教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台小学三年级数学,小学高级教师,旗级教学能手,市级骨干教师。

2000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我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2000年9月——2016年7月在巴彦花二总校任教,2016年9月——现在在东沙布台小学任教。“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我事业追求的目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我的自律信条。

在工作中,我努力钻研,任劳任怨,积极进取,努力创新。2008年我所教的六年级汉语在全旗统考中名列第二,被评为校级,镇级,旗级优秀教师。2015年我所教的3年级数学在全旗统考中荣获第二的好成绩。2016年我所教的4年级数学在全旗统考中荣获第一的好成绩。从而分别获得2009年3月旗级优秀教师,2010年6月旗级优秀教师,2013年6月旗级优秀教师,2014年9月旗级优秀教师,2015年6月镇级和旗级优秀教师荣誉。

我的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为每一位学生的耐心教导,受到领导,老师众多家长的一致好评。我会为得到更好的成绩而继续努力!

美丽教师事迹篇5

她叫***,自06年工作以来,一直勤恳敬业,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认认真真地做好班主任工作,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她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工作一丝不苟,教学以实为本,育人从实际出发。她凭着踏实肯干,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同事的认同。

重视思想教育是陈老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大法宝。每接手一个新班,她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科学人生观教育,围绕着“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做文章。通过一系列的智慧管理,陈老师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级”,学生在多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2014年10月所带六(1)中队被评为“张家港市优秀少先队中队”。她本人也在2015年被评为张家港市优秀班主任。

除了毫不懈怠地完成日常工作,陈老师还潜心钻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她坚持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的备课、上课,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育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年来,她多次开设市级、市级、校级展示课,并获得一致好评。多篇论文在省级杂志发表、获奖。因为出色的业务,2012年她还并评为张家港市教坛新秀。

面对教育,她说:教育就像一场旅行,不要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工作不要在乎自己的得失和结果,做到精心尽职,就是好!

美丽教师事迹篇6

“美丽教师”先进事迹材料:一路幸福

一路歌

当黎明的曙光带着清新的朝露羞涩地来到人间的时候,我已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当落日的余晖带着淡淡的灰色无情地抹去余红的时候,我才匆匆地走上回家的路。怀揣教育的理想,我一直在神圣、平凡的岗位上努力着、幸福着。

我曾先后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师德标兵”、“教育事业功臣”、“县教坛新秀”等政治荣誉,也获得“县学科带头人”、“市优质课一等奖”、“市教坛新秀”、“市学科带头人”、“省科学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等业务荣誉。

作为科学教师,我努力实践“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为中心”的生本课堂。永远捧着一颗爱心,怀着一种激情,带着一脸微笑,教学上我让学生在真情对话中享受,让素质在科学探究中提升。学校领导、老师对我的评价是“以课堂艺术见长、凭课堂机智出彩,课堂教学深受学生喜爱。”我任教的班级科学成绩优秀,历年中考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处于全县前列。我特别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重视他们健康成长,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学生、家长满意度高。

1.成为“优质轻负”理念的传播者、课堂教学的示范者。十多次开出县、市级讲座,在省新课程培训会议上开出专题讲座,两次市初三复习研讨会作专题发言,市级主题报告“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获得专家同仁一致好评。十几次开出市级及以上示范课、展示课,二十余次开出县级示范课公开课。

2.潜心钻研,及时总结撰写论文。论文《对淋雨问题的讨论》发表在《物理教学探讨》上,论文《点到为止》发表在《教学与管理》上,论文《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技术》发表在《新课程》杂志上,论文《微型德育微到深处是细节》发表在《祖国》杂志上,并被评为国家级一等奖。另有十余篇论文获得县级及以上一等奖。

3.积极投身教科研:课题《阅读打造无痕德育》获县一等奖,课题《科学校本作业的研究》获县二等奖。

4.积极参与编写省一级教材。我参与编写了《科学教书参考用书》和《科学指导用书》。

5.我指导的学生获全国应用物理竞赛二等奖2名,获浙江省科学竞赛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多名,获市县级科学竞赛

一、二等奖七十余名。我自己也获得了“省科学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作为分管德育工作的学校副校长,我切实做到知、情、意、行高度统一,注重调查和研究,强化优化德育管理,成功构建“德育为先、全员德育、传统德育”的考核评价体系,平时创新德育载体,努力做好“德育生活化”这篇文章,提升德育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譬如,我带头开展微型德育课的实践和研究。平时要求教师从细微处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寻找症结。为了提升德育实效,我组织教师成立“班级德育小组”,建立年级和校区“德育教研组”,开展系列“德育沙龙”和“同课异构”活动,实行“潜能生”“会诊”制度,探索“一对一”有效转化措施,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我组织力量编写了德育校本教材《微型德育课》和《寻根》。针对学生群体思想状况,设计感恩父母、平等尊重、换位思考、学会宽容、理想教育、承担责任、安全教育等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教育内容,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我在坚持德育惩戒教育手段的同时,大力加强班集体建设,改进值周教师和行政领导督查方式,增加同伴提醒、教育引导等遇事提醒式服务,努力创建和谐校园。我还创新德载体,如开学典礼通过校长给各班级发展性目标签字、学生集体宣誓、新学期目标德惠瓶投放和各学科组长赠送学习金钥匙等活动,让学生保持对德育活动的新鲜感,做到“喜闻乐见”。??也正因如此,我校的德育工作多次获得xx区教体局的好评,本人也在xx区教体局组织的“德育沙龙”介绍典型经验。

既然选择了远方,我将风雨兼程。我想,在领导和同仁的支持帮助下,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我一定能实现我的教育“中国梦”。

美丽宝贝先进事迹(共4篇)

美丽庭院先进事迹(共7篇)

教师先进事迹

教师主要先进事迹

美丽幼儿先进事迹

美丽教师事迹6篇相关文章:

教师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推荐6篇

幼儿教师评优秀教师主要事迹7篇

教师感动事迹材料7篇

教师奉献的事迹8篇

疫情期间教师事迹5篇

教师事迹总结7篇

初中教师事迹材料范文7篇

中学教师事迹材料8篇

教师奉献的事迹优秀5篇

中学教师先进事迹8篇

美丽教师事迹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