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打妖怪教案推荐7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清晰认识自己的学习进度与成就,认真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加自信,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以下是一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孙悟空打妖怪教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孙悟空打妖怪教案推荐7篇

孙悟空打妖怪教案篇1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孙悟空打妖怪

活动目标:

1、理解有情节的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形式特点,能学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孙悟空打妖怪。

2、对幼儿进行安全。

3、能用不同的形式朗读儿歌。

活动准备:

1、课前排练儿歌的情境表演。

2、儿歌《孙悟空打妖怪》的录音磁带。

3、唐僧师徒及妖怪(双面)的桌面教具一套;响板、木鱼、等节奏乐器若干;橡皮筋、呼啦圈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表演引入,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教师以神秘的口吻引入情境表演。

2、引导幼儿观看情境表演,师以旁白的口吻根据表演讲述儿歌的内容。

二、学习儿歌,引导幼儿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并对幼儿进行安全。

1、播放儿歌录音,师根据儿歌内容一一演示桌面教具。 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2、教师完整地念一遍儿歌,并对幼儿进行安全。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孙悟空打妖怪

提问:

(1)儿歌里都有谁?

(2)谁上当了?为什么唐僧、猪八戒容易上当受骗?

小结: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等,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3、师利用身体语言引导幼儿熟练、有节奏的一起朗读儿歌。 提问:要用什么样的声音和表情,儿歌读起来才会好听?

4、请一幼儿示范,启发幼儿用上身体语言有表情的朗读儿歌。 提问:这首儿歌读起来你觉得怎么样?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 小结:前一句的最后一个词是后一句的开头,念起来好听顺口又有趣,就象我们玩的接龙游戏一样。

5、幼儿分组轮流朗读儿歌,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

三、提供相关材料,幼儿分组练习巩固儿歌。

1、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念儿歌,使儿歌读起来更好听,更有趣?

2、幼儿分组自行选择材料,尝试不同形式的儿歌读法。

乐器组:利用打击乐器,引导幼儿边打节奏边念儿歌。

玩玩跳跳组:利用橡皮筋、呼啦圈等,引导幼儿边跳边念儿歌、边转边念儿歌等等。

表演组:启发幼儿利用桌面教具,边操作边念儿歌。

3、请一两组幼儿上来表演不同的儿歌读法。

四、活动延伸:

1、语言角:继续投放与《西游记》有关的服饰、道具、游戏材料等,引导幼儿创编儿歌,继续开展儿歌表演。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孙悟空打妖怪

2、体育角:布置《四人取经》的游戏场景,引导幼儿比赛竟走,体验同心协力的伙伴关系。

评析:

这首诗歌幼儿很喜欢,度起来朗朗上口,和容易学会,人幼儿知道什么坏,什么是好,培养幼儿的合做精神,及表演能力。

孙悟空打妖怪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形式特点。

3.懂得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对人、对事要分好恶。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图夹文、面具

2.已经对《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上次老师给你们讲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那个故事里有谁?

2.谁上当了?唐僧、八戒为什么会上当?

二、感知理解,并学习诗歌朗诵。

1.教师示范念儿歌,提问:

儿歌的题目是什么?儿歌里都有谁?他们是怎样的?

2.教师运用教具第二遍朗诵儿歌。提问:

儿歌里是怎么说唐僧师徒的?用了哪些好听的句子? 孙悟空又是怎样打败妖怪的`?

3. 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速度从慢到快,以增加念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可以用拍手、敲鼓等形式边念边打节奏。

三、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

1. 图片的排列上什么秘密?(引导幼儿先找出相同的图片,然后说说相同的图片都排在什么位置,最终得出“句首和句尾是相同”的规律,引出“顶针”)

2. 感知连锁歌的形式。把句尾和句首重叠在一起,并连成一长条,告诉幼儿:像这样,相同的部分连在一起,像一把长长的链条锁那样的儿歌叫做“连锁歌”。(幼儿学讲)

四、讨论:你最喜欢儿歌里的谁?为什么?(幼儿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对人、对事要分好恶。)

五、延伸:表演儿歌

1.请幼儿创编动作,并进行表演。

2.请个别幼儿戴上面具或者进行装扮后,一边念儿歌一边表演。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教学活动,使幼儿充分发挥爱好从而提升幼儿的兴趣,模仿了主要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记住了儿歌的主要内容。

要注重对幼儿的安全,不能一味地模仿惊险动作,不能学习猪八戒贪吃贪睡,更不能把同伴当妖怪。

孙悟空打妖怪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孙悟空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人物,是幼儿心中无敌的英雄。一天中午饭后,我和孩子们观看《西游记》,发现有的小朋友用纸卷起纸筒当金箍棒学着孙悟空的样子舞动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哼着:“猴哥,猴哥,……。”于是我设计了“孙悟空和孩儿们”这一节活动,希望能够以此为契机,通过设计贴近幼儿生活、贴近幼儿心理特点的活动,既满足孩子们当孙悟空的愿望,又能在活动中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提高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和反应的灵敏性。

2、体验用废旧材料自制纸棒进行游戏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用挂历纸自制的纸棒人手一根。

2、《西游记》片头视频、vcd播放机、《猴哥》《碰碰车》音乐磁带、录音机。

3、旧鞋盒、水果篮各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播放《西游记》片头视频,以此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孙悟空表演的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孙悟空七十二变本领大,孙悟空降魔除妖用的什么武器?(金箍棒)他的金箍棒能变长变短、能大能小。(每个幼儿手拿一根“金箍棒”)今天我们也用我们的金箍棒玩一玩,我们看一下谁的玩法多。

二、鼓励幼儿自由玩耍“金箍棒”

1、播放背景音乐《猴哥》让幼儿自由玩纸棒。(让幼儿自主探究纸棒的玩法)

评析:孩子们在这个环节中创出了纸棒的.多种玩法,有的转着玩、用额头顶着玩、学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样子、当马骑、当望眼镜、用来射击……

2、让幼儿演示自己的玩法。(适时适度鼓励表扬幼儿,让全班幼儿体验各种玩法所带来的快乐。)

3、用《碰碰车》音乐为背景,启发幼儿用纸棒合作搭成山洞钻山洞。(师和一名幼儿示范一遍。)

师:老师还有一种新的玩法,请小朋友面对面站成二路,把纸棒和对面的小朋友的纸棒打在一起,山洞既搭成。

4、师:你们会画房子吗?让幼儿动手用纸棒拼成房子。(让幼儿练习双脚跳、单脚跳及提高幼儿的平衡、协调能力。)

三、游戏

电话铃响,师作接电话状。告诉幼儿,刚才接到唐僧师傅的电话,唐僧师傅让我们去摘桃子。(摘桃子时让幼儿分成两组,每次由两个小朋友抬着果篮(旧鞋盒)一起去摘,每次只能摘一个桃子。回来后取出桃子放在本队的果篮里,下一对小朋友方可出发。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一组摘得桃子多哪一组为胜者。)

评析:用“摘桃子”的游戏提高幼儿反应的灵敏性和合作能力。

四、小结

请孩子们拿起自己的“金箍棒”启发幼儿巩固纸棒的玩法。(能转着玩、盯着玩、跳房子、射击……)

活动延伸:

继续带领幼儿探索纸棒新的玩法。

活动反思:

由于幼儿都很喜欢孙悟空,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动的比较多,参与意识强,师生互动的较好,使活动气氛达到了预期,圆满完成了活动目标。

在本节活动中教师充分激发幼儿兴趣,让孩子自主探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尝试、大胆表演。让孩子体验到了从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利用游戏“摘桃子”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能力,让幼儿从小养成与小朋友合作的好习惯。

此活动案例的成功说明:教师深入幼儿生活,挖掘贴近幼儿生活、贴近幼儿心理特点的活动,对提高幼教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孙悟空打妖怪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儿歌里不同角色的特点创编简单的动作。

2、运用材料将自己装扮成儿歌中角色的摸样。

3、对与同伴合作表演感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妖婆的牵线木偶。

2、制作道具的材料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牵线木偶,表演诗歌《孙悟空打妖怪》

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儿歌中不同角色的爱憎情感。

教师:这首儿歌里都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3、根据儿歌中不同角色的特点创编简单的动作。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分别提问:唐僧是是什么样的?沙和尚呢?(幼儿学一学)猜一猜他扮演的是谁?

4、根据儿歌中不同的形象,启发幼儿讨论并自制道具,

教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们,刚才也学了他们的样子。那我们怎么变得更像他们呢?

5、幼儿使用自制的道具集体表演。

孙悟空打妖怪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练习在多种平衡器上快而稳地走,能创造性地做动作,提高平衡能力。

2、 能大胆进行身体活动,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录音机、磁带。

2、 不同高度、宽度的平衡木,四个跳箱连接成平衡木,放置成有坡度的梯子.

3、沙包、皮球、洋娃娃、积木藏在大型玩具下,积木若干放在大型玩具上。

4、每人一张金色粘纸,每人一根纸棒。

活动过程:

一、 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教师扮演孙悟空,幼儿扮演小猴,听音乐模仿猴子跑跳、单脚站立、望、瘙痒等动作活动身体。

(2)听音乐原地转圈,音乐停即停,看谁站得稳就奖励一张粘纸贴在头上。熟练后增加难度,要求变换动作转圈,或停时能单脚站立。

二、自由选择“道路”,练习平衡。

幼儿自由选择一条路练习,重点指导没有勇气登高的幼儿。

“你刚才走了哪条路?是怎样过去的?”请个别幼儿示范并进行小结。

三、变换“道路”再次练习。

四、增加难度,要求边走边做各种动作。

五、“大家的本领都练得很好,现在要请大家把一些东西运到山上(大型玩具)去,看谁运东西时也能又快又稳地走。”记住自己送了几样东西。

幼儿自选物品自选路走,鼓励幼儿根据物品特点想出各种动作(如顶沙包、抱皮球、撑伞、抱娃娃等)。总结运货情况,奖励一根纸棒当金箍棒。(拿着金箍棒听音乐神气地走)

六、打妖怪(在平衡木上放上积木做障碍物)

“这里的路更难走了,有许多石头,高低不平,老孙的火眼金睛看见黑风洞里有许多圆圆的、长着两只长角的'妖怪正在睡觉,请大家做好准备用金箍棒去消灭它,好不好?但是要小心,金箍棒不要打在自己的好朋友身上,自己选一条小路出发。”幼儿走过小路,到大型玩具上下寻找并用金箍棒打妖怪(羊角球)。

七、放松活动

(1)妖怪被我们打死了,我们在山上玩一会儿吧。

(2)共同整理玩具物品,结束。

活动反思:

从本次活动我发现只要我们平时善于观察,感受幼儿的心理,和简单的一两样道具就能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学得很开心。当然活动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自己在语言组织方面有些欠缺,显得比较的啰嗦。相信在我今后的不断磨练中,我的课堂教学能有所提高。

孙悟空打妖怪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以纸棍为道具的体育活动,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2、练习膝盖不着地爬行,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能和同伴合作探索纸棍的多种玩法。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一根自制的纸棒(用旧报纸做成);布置好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准备部分:幼儿每人手持一根纸棒,做棍棒操。

导语:小朋友当小孙悟空,老师当猴王,请猴儿们一起操练起来。

2、基本部分:

①幼儿自由探索纸棍的各种玩法。

"孙悟空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小朋友用金箍棒能够变出多少种玩法?"教师巡回观察,发现幼儿不同的玩法,并启发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共同分享。

②老师引导幼儿在分享同伴经验的`基础上,练习膝盖不着地爬行。

a、请幼儿学学孙悟空爬山的动作。

b、教师示范:把纸棍接成一条直线,手脚着地"骑"在纸棍上爬行。

c、幼儿自由练习,教师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规范爬行动作。

d、幼儿分组进行游戏,要求"以速度最快,膝盖不着地者为胜"。

③竞赛游戏:《摘桃子》

a、教师引导:"小孙悟空的肚子饿了,我们去摘桃子吃。可是在路上有很多障碍,我们要爬过草地、跨过小河,看谁不怕困难最先摘到桃子!"

b、教师讲解玩法:幼儿站成一队,第一个幼儿首先膝盖不着地爬过草地,然后助跑跨跳跨过小河,最后"摘"到桃子跑回来,拍一下第二个幼儿的手,第二个幼儿接着出发,依次进行。

c、幼儿分组比赛,给获胜的幼儿发桃子表示鼓励。

3、结束部分:听《白龙马》的音乐,利用棍棒,在教师的引导下做放松运动。

活动反思:

反思1.

我抓住幼儿喜欢孙悟空的心理,活泼好动,爱表现自己的特点,创设了这样一个健康游戏,通过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遇到小河、草地、山洞这些障碍时想办法等环节,提高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又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并且还扩散了幼儿的思维培养了想象力。

反思2.

活动中我能够生动的扮演齐天大胜的角色,充分利用室内环境布置,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都能勇敢的独立的完成游戏,从而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

反思3.

在游戏开始时,设计让幼儿练习爬、钻、跳,走平衡等技能动作的环节,纠正过后没有给幼儿多加练习的时间,这一点很关键,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及时改正,应先让幼儿在第一环节热身时就练习一次,然后再进行游戏,游戏中若出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并再次进行个别尝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积极认真的领会纲要,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来指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多自我反思,争取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孙悟空打妖怪教案篇7

实施策略及方法

考虑到学习数字分合的枯燥性,我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本次活动,以“帮悟空分桃”为主线,让孩子们在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学习5的分解、组成。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的最优化组合。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组成、分解,初步了解组成的基本规律。

2、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并正确表达。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悟空头饰1个,桃子实物5只,桃子模型每人5个,盘子每人2个。

2、多媒体教学课件,保龄球、套圈、投弹教具各一套。

3、铅笔、橡皮、记录卡、练习纸、幼儿用书第三册第13页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你们知道孙悟空最喜欢吃什么吗?(桃子)

二、过程:

1、复习4的分解、组成:

今天,师傅拿来4个桃子,(出示4个桃子实物)让悟空分两次吃完,问它有几种吃法?这下可把悟空难住了!谁有好主意?谁愿意帮帮它?

(活动中,根据幼儿回答,课件出示4的分成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递增、递减的规律。)

2、自由探索、记录:

孩子们,你们太棒了!帮悟空分了桃子,还发现了数字排列的规律。悟空可高兴了,它拔出一根毫毛,一吹……看!给我们变出了这么多好玩的东西!

(介绍玩法,让孩子们自由探索并把自己玩的结果记在记录卡上)

玩法介绍:

保龄球:保龄球瓶5个一组摆好。孩子们站在规定的线后面,用保龄球打球瓶。

记录:打倒了几个?剩下几个?

套 圈:5只小猪在地上摆好。孩子们站在规定的线后面,用圈套小猪。

记录:套住了几个?剩下几个?

投炸弹:孩子们站在规定的线后面将5个沙包(炸弹)一起向前方的圈里投。

记录:投中了几个?几个没投中?

3、互相交流:

孩子们,你们玩的.这么开心,现在找个好朋友互相说一说:你刚才玩的什么?怎么玩的?结果怎么样?和好朋友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吧!

4、集体总结:

谁想把你玩的什么?结果怎样?和我说一说。

(1)大屏幕出示孩子们说的记录结果,组成5的分成式。

(2)引导幼儿尝试用4的分成式里找到的递增、递减规律整理5的分成式。

(3)用5个桃子实物演示讲解互换、互补规律。

5、操作体验:

(1)孩子们,你们都知道了5分成两部分有这4种方法,现在你能不能自己帮悟空把5个桃子分到两个盘子里,再按照刚才你发现的不同的规律来记录你的办法呢?试试看!后边你的操作材料里都有5个桃子的模型,可以用它来分一分,试一试!

(2)完成的小朋友和你身边的好朋友互相看一看,你们的分法有什么不一样的?

(3)教师检查、总结:按照排列规律的不同分几次检查孩子们的完成情况,对有问题的孩子给予适当指导。

6、巩固练习5以内数的组成:

游戏:吃桃

规则:课件随机出示2—5个桃子。首先,孩子们说出一共 ?个桃子;老师说:“我吃掉了 xx 个。”孩子们说:“我吃掉 xx 个。 xx和xx合起来是?”

7、完成幼儿用书第13页:

现在,把我们刚才吃桃子的办法写在这张练习纸上吧。看谁又对又快。

三、结束:

教师戴悟空面具说:“孩子们,把你们记下来的办法拿到这边给我看一看吧!”

(把孩子们带出活动场地)。

活动反思

幼儿在学习数字2-4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已经知道了数字如何分成,并且能有多种分成方法。但在动手操作记录上却不怎么好。因此,在接下来组织幼儿学习 5的分解、组成时,我把重点放在幼儿操作、记录上面,并进一步学习5的分解、组成。使其更深入的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孙悟空打妖怪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

学生打老师的演讲稿最新7篇

超市打称员工工作总结优秀7篇

打疫苗的作文5篇

打年糕的作文5篇

学打乒乓的作文8篇

打乒乓球的作文5篇

打乒乓球的作文优秀5篇

打军体拳心得体会8篇

打乒乓球活动方案6篇

打游戏危害作文通用8篇

孙悟空打妖怪教案推荐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