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写作文时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逻辑思考的水平,通过作文,我们可以在文学和艺术方面不断成长,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下面是一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写身边的人物的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身边的人物的作文篇1
我特别喜欢面食,在我们小区大门口有个卖烧饼的。
那个男人,大约五十岁左右,不高不矮,面庞总是红通通的,鼻尖儿也泛着红晕的光,有趣的是他的眼睛周围,眉毛和愤怒小鸟一模一样,向下倾35度,从上至下越来越深,而上部却淡的很,眼旁就几道鱼尾纹,但是鱼尾纹的左侧有颗黑痣,特别显眼。
我喜欢去他那儿买早餐,而且也吃不腻。妈妈给给我3块零头,叫我买三个饼,我利索地向楼下蹦去,零头就在口袋“叮咣叮咣”地奏起,顿时觉得楼梯道好长好长。每次到门口,他好似很早就到了,太阳还是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满是橙红的。我向他要了三个烧饼,两甜一咸,“好嘞。”他粗犷的声音叫醒着朦胧的太阳,一下子精神多了,慢慢升起,周围开始有了黄晕,说完便熟练地抽出一个白色的食品袋,一面套着手,另一面直接伸向炉子深处,身体像下面倾,直到贴到一个热乎乎的面饼,再取上来。我经常来,早就看惯了,可每次都暗暗生出一股念头:难道就不烫手吗?他若无其事地又拿出一个甜饼,又再拿出了个咸的,便笑着将袋子递给我,说了句:“烧饼要趁热吃。”我接过袋子,笑了笑,一眼眨巴过去,他手上一层层厚实的老茧印在上面,霎时间,心中好似被什么触动一下,便道了声谢,转身离开。
一声好嘞,一手烧饼,一脸笑容,温暖着尘世。
写身边的人物的作文篇2
我们生活在这个行色匆匆的世界里,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人物,但他们却做着了不起的事。
九月,是个闷热而又多雨的月份,江城武汉的各个商场都开着凉酥酥的冷气,成了人们避暑乘凉的好去处,我家附近的流行视窗商场就是这样。早上九、十点开门,晚上也是到了九、十点才关门。这时间里,流行视窗里会出现很多前来纳凉的人。他们是刚会跑的小孩子和一些年过古稀却仍然很有精神的老头、老太们。
每当他们来来回回,进进出出商场大门时,都会有一只粗糙的大手,一个并不健壮的身影为他们拉开厚重的大门,这只大手的主人是这里一个穿着制服的保安,他大概五十岁,个不高。
虽然经常见到他,但我并不知道他叫什么。只知道,每当有人进出流行视窗时,他都会主动去开门并迎上一个热情的笑容,不管来者有没有回应,这似乎已成为他的一个习惯。
下雨天也是如此,他仍那样不知疲倦的为客人拉门。如果看见客人手上有滴水的雨具,他就会很快的为客人撕开一个塑料袋,帮客人把手上的雨具装好。他动作麻利,一点也不耽误时间。他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不让外边的雨,伴着客人脏脏的泥鞋弄脏了商场干净的地面,也是为了不让湿漉漉的雨具弄湿了客人们的衣物。
这样看似简单的事,做一次一遍并不难,但是一遍遍,一天天的重复就是并不那么简单了,但他都是乐呵呵毫无怨言的干好。
商场大门上的那块玻璃反着光,把他的身影笑容映在我的心里。他或许卑微,或许贫贱。但是他的那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
像这样的小人物还有很多,很多,只是没人发现。他们就像一篇文章中句子中喘气的逗号,虽然渺小但并不是微不足道。就像咖啡中糖粒一样。虽然不起眼,但却为生活添色增味。
为身边的默默的辛勤工作的小人物喝彩。
写身边的人物的作文篇3
张叔和我爸爸是同事,在我上小学时,常能看见他骑着一辆电动摩托车在学校后门接她的女儿和侄子放学,我曾好奇地问过爸爸,张叔的侄子是寄养在他家吗?为什么从来没见过他的父母?爸爸含糊其辞,一直不肯告诉我。
一天,爸妈带我去水库野炊,同行的都是爸爸的同事,张叔带着他家的两个孩子。我们很快在一户农家乐里落座,我自告奋勇地去渠里凉西瓜和饮料,到了渠边,我刚把西瓜轻轻放进沟渠里,张叔的那个侄儿就在放饮料的时候把西瓜砸了个稀巴烂。
张叔看见了,急忙跑过来把砸烂的西瓜捞出来放在旁边支起的木桌上,嘴里不住地说“哎呀,西瓜怎么就让你小子给弄破了!”张叔边唠叨边从裤兜里掏出钱包,向卖西瓜的老农走去。我很奇怪,之前外出吃饭时,爸爸和其他同事从没有让张叔结过账,怎么今天没拦住他?
后来有一次,妈妈店里有一件去年没卖出去的旧款衬衣,爸妈就送给了张叔,我问道;“张叔家里是什么情况啊?很困难吗?”妈妈叹了口气说道:“你张叔的兄弟是长途货运司机,有一年开夜车的时候,车体侧翻,人就没了。他的儿子,也就是张叔的侄子这么多年只能由张叔来抚养”
爸爸接过话茬,道:“你张叔的老婆患有风湿病,特别严重,一家人的日子本来就很艰难,这个意外一出,家里又多了一张嘴吃饭,你张叔只能在工作之余再打点零工补贴家用,真是个苦命的人啊!”我听完怔在那里好一会儿,终于理解了张叔那次结西瓜钱却没人阻拦的原因,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他的自尊。
前几个星期,张叔提了一箱牛奶来到我家,他打零工时的工作装还没有脱下来,站在门口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妈妈请他进来喝口茶,他却连连摆手:“不了,不了,我就是来谢谢你们,我这身衣服脏,进去弄脏了不好,我先走了。”他转身下楼时,我盯着他瘦弱的肩头看了好几秒,实在不敢相信他是怎么扛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写身边的人物的作文篇4
小人物,虽卑微,却有有着无人比拟的人性光芒。
镜头一:路边摊
放学后,街边熙熙攘攘的,原本清闲幽静的街道变得热闹。一个买炒面的老板,皮肤黝黑,一手掌勺,一手收钱。豆粒大的汗珠从额头前滑下,滴落在地上。一边炒面,一边与买面的同学有说有笑,他的生活简单而又显从容。
我在这位卖面的老板身上看不到生活所迫的囧相、无奈,而是看到对生活的希望。
镜头二:超市
傍晚,夕阳渐渐西下,将城市的一角染成红色。原本热闹的城市渐渐安静了下来。一个超市外,几个工人和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男子有说有笑。细听他们的对话,原来那个中年男子是一个公司经理,而那几个工人则是工地上的工人。他们互相调侃着,互相诉说着今天的所看所闻。
在他们身上看不出经理的高贵,也没有工人的卑微,而是有一种人之常情——朴素。
镜头三:大街上
一个中年妇女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在大街上走着。那位中年妇女衣着朴素,像是一个乡下人来城市一般。迎面走来一位衣着华丽,浓妆艳抹,脚上穿着一双令人发指的高跟鞋的女人。中年妇女与小男孩和女人迎面走去,那个小男孩向前跑去,双手乱挥着,正好一挥把那个女人打到了。那个女人在惊呼中向前倒去。幸好中年妇女眼疾手快将那名女人扶住了。小男孩在一旁不知所措的站着,眼眶中被泪水占满。那女人看到男孩后,脸上并无责怪,而是伸手去摸了摸男孩的头,说了几句之后从她的包里拿出一包装精致的糖出来,。那个小男孩下意识的推回去,中年妇女也把糖推了回去。但是那个女人又说了几句,中年妇女就将糖收下了,还向那个女人不停地鞠躬道谢。之后女人便摸了一男孩的头,将一张名片给了中年妇女。
那个女人没有争吵,与一位农村来的妇女在大街上有说有笑。争吵和平和的一念之间,人性最朴实无华的一面展现出来。
很多时候,只要放下身子,用心去感悟,这个社会中人性的光芒就会闪耀于你眼前。
写身边的人物的作文篇5
在我居住的小城,“陈一百”可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关于陈一百,小城人最喜欢谈论的有二:一是他高超的手艺,二是他高尚的人品。某住宅小区投入使用后的第一个采暖期就有大量业主因室温不达标而上访,物业公司一个电话,陈师傅立马赶到,一阵敲敲打打,不到两个小时,管道内响起流水声,暖气片开始散热。经理拿出千元酬金,陈师傅只收了100元,因为他为自己确定的收费标准就是每次100元,而且修不好不要钱。
前几天,爸爸妈妈决定把住了十多年的房子装修一下,为了减少隐患,他们决定先请陈师傅来为电路做一次全面检查与维修。
陈师傅如约而至。他先是用自备的两个塑料袋分别包好两只脚,然后才轻手轻脚走进门来。妈妈一边递烟一边说:“谢谢您能来。咱们先商量一下工钱?”陈师傅摆摆手:“不客气,也不用商量,每次100元,修不好不收钱。”
陈师傅一边查看,一边在纸上记着什么。约半小时后,他把那张纸递给了妈妈:“这是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更换的东西,是你们自己备齐,还是由我代购?”妈妈有些为难:“这……我……我也不懂这个呀,还是麻烦您……”陈师傅爽快地说:“你能信得过我,我这就去商店。”
陈师傅对我们家的电路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与维修。验收时间到了,陈师傅却扎进了卫生间。忽然,卫生间里传来一阵异样声响,只见陈师傅正半跪在地上,吃力地用一把大扳手拧着坐便器水箱下面的一个大螺丝:“这里是不是总漏水?皮垫老化了……这下好了。”
陈师傅接过100元工钱,背起工具包,穿着那条湿了半截的裤子向楼下走去,他的手里还多了一个垃圾袋……
陈师傅,一个普通的小人物,没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小城的居民需要这样的小人物,甚至我们的时代也需要这样的小人物。
写身边的人物的作文篇6
我们班有一人,名叫任泽曦。其人乃我们男生队的队长,尽职尽责,也算是把我们管理的挺好吧。
他个子不高,算矮的了,身板短小,戴着一副远视眼镜,却力大如牛。倘若谁说了个笑话,准会把他逗得乐呵呵的,脸蛋似山丘一般分成好几道杠,眼睛也眯成一条缝。你以为他很傻?错,完全相反!
假如你进了食堂,跟别人说话,和他间隔四五个人,以为他肯定听不到,便更加放心大胆地讲。哪知他会在你讲得正嗨之时,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你眼前,把你吓一跳,然后对着你比个“嘘”的手势,你的名字就被他记到一张随身携带着的纸上,吃完饭后你便会被惩罚得苦不堪言,并且再也不想随意讲话了。
一天早上,我去上了个厕所,回来时看见任泽曦正在教室门口做俯卧撑,甚为专注。我走到拐角处,停了下来,心中迷惑道:“唉,奇怪,他在干嘛?是在给第一次受罚的男生做示范吗?不对,男生好像都领过罚。难道是健身吗?奇了!”我从他身边走过,再扫了他一眼,便回到教室,不再思考此事。
直到后来,我才听说,他是因为早上迟到而进行自罚,从而反省自己的错误。我算是明白了,可还是有一点一直使我不解。大部分人犯了一个较小的错误后,并不会惩罚自己,而他却全然相反,当我想到曹操割发代首这个故事时,恍然大悟。
是啊,要治理好一支队伍,并制定规则,一定要先自己履行了,别人才甘心如此,难怪他能如此深得人心!
写身边的人物的作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