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篇作文都是我们思想的一个片段,一个见证,作文是学生们增长语言水平最有效的方式,以下是一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做中国的脊梁作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做中国的脊梁作文篇1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中国温饱问题。
袁爷爷逝世消息令我措不防,狠狠地砸在了我心上,悲痛不已。一瞬间愣住了,不知所措。望着眼前热气腾腾米饭,想起了袁爷爷说过话。他说"一粒食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你年纪轻不知道,上个世纪60年代,饥荒时候饿死人啊,大家都吃不饱饭哪,我都亲眼见过。”心头为之一震,眼泪夺眶而出。
袁爷爷临死前还关心着稻子长势,他把自己一生都报投入到杂交水稻之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端起每一碗饭,饭碗里水稻,那是袁隆平院士心血,他是中国农业发展北极星,喂饱了十几亿人。他把一生都投入到了杂交水稻之中,用自己事业去拯救了整个国家,他是真正值得我们敬佩人,他是我们脊梁骨。
望着袁爷爷照片,他脸颊上布满皱纹,眼角含着笑意,显得蔼可亲。我内心百感交集,是悲痛至极,是为之一振,交织在一起,脑海中想着这位可敬老人。仍然是那位慈祥老人,用自己双手铸就了全中国,他是中国发展奠基石。我们所没经历过,那个吃不饱饭年代,是袁老内心深处痛苦,他知道,粮食是一个国家基本需求,所以,他把自己投入到了人民之中。
致敬袁爷爷,替我们负重前行,给了我们最好生活。致敬袁爷爷,您用自己双手让我们屹立这片土地。您来时,世间饿殍遍野;您走时,世间稻米满仓。禾下乘凉梦,十里稻花香!?
江山思国士,人去稻田丰,袁爷爷千古……
做中国的脊梁作文篇2
微风拂过,整片整片的稻苗都弯下了腰,它们在鞠躬,为它们的父亲鞠躬。“稻香十里飘,长空万里香”,所有的稻苗都随风而起,恭送这位伟人的离开。他不是战士,却拯救无数生命;他不是诗人,却书写动人篇章。他便是培育杂交水稻第一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爷爷说过:“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以前曾多次梦见在稻穗下乘凉的情景,是那么的惬意,那么美好。为实现这样的梦想,从1968年开始,袁隆平爷爷每年都到三亚南红农场进行杂交水稻的育种和制种,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在1970年11月成功地研制了杂交水稻。谁都知道这项工作是那么的艰难,袁隆平爷爷就像西天取经的唐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现在这一切都成真了。袁隆平爷爷是一位国士,更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如今斯人已去,只留遍地稻香绵绵于我们记忆中回荡,他穷其一生,只为追逐一梦,让国人远离饥饿。袁隆平爷爷是科学家中的首富,他虽然身价千亿,却异常简朴,因为他经历过饥荒,所以他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袁隆平爷爷曾说过:“我一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如今,您做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当常忆袁公。
做中国的脊梁作文篇3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每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就会想起一个伟人——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爷爷是1930年9月出生的,小时候缺少粮食,袁隆平爷爷有时只能吃糠维持生命,所以袁隆平爷爷发誓他一定要让中国人吃上一顿顿的饱饭。1949年,19岁的袁隆平爷爷即将报考大学,袁隆平爷爷的家人反对,他却不顾家人的任何反对,还是执意报考了重庆湘辉学院农学系,23岁时毕业,毕业后袁隆平爷爷来到了偏远的湘安农学院任教,袁隆平爷爷一待就待了18年。袁隆平爷爷被中国人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
“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是中国工程院院的士——袁隆平爷爷。他是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爷爷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我得知袁隆平爷爷去世这个消息后,眼睛里逐渐冒出了米粒大泪水。心里是多么的痛苦啊!多么的伤心啊!多么的悲哀啊!我正在手机上搜集关于袁隆平爷爷的资料时,我看到了一个视频——袁隆平爷爷去世的第七天,也就是2021年的5月29日。在医院袁隆平爷爷老伴的床头,飞来了一只人们从未见过的很大的蝴蝶。很多人看到后都看哭了。这是多么感人呀!
袁隆平爷爷您养活了半个中国的人民,如今您走了,我怎能不悲伤,怎能不悲痛呢?你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您没有放弃,您的这种精神,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永远不会忘记。
袁隆平爷爷我们永远爱您!您一路走好!
做中国的脊梁作文篇4
袁隆平,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公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股”,中国股市惟一的一支以人名为名的绩优股。然而,我们第一眼看见我们的这位校友,第一印象是:这个人太普通了,普通得有点儿像从某个山村里走出来的一个农民!你看他肤色是那么的黝黑,身材是那么的精瘦,皱纹是那么的深刻。
记得有一次,一家画报刊登他的照片,编辑先生竟在照片下面给误配了“农民获得丰收后的喜悦”的文字。这虽然是出版界一个不大不小的事故,但也说明:袁隆平,他太像一个农民了。他走在大街上,的确是属于很快会被淹没在人海中的那种人。
“谈杂交水稻”,这是袁隆平来母校为我们所作报告的题目。这个题目似乎也十分普通,没有什么修辞的运用,更没有任何学术的卖弄。但我们深深地知道,在这个看似普通的题目的背后,有着太多的不普通。
1978年,袁隆平和他一家7口,挤在两间用木板从澡堂隔出的潮湿发霉的小屋里,还要不时承受“不安心教学,专想歪门邪道”的冷嘲热讽。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他的杂交水稻研究终于取得决定性成果。这一切,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吗?
我们手捧着鲜花簇拥着袁隆平,并一起涌向他主讲的报告厅,我们如此热情,一点也不比我们追逐心目中最红的明星差。我们知道,我们也许并不能完全听懂他所要讲的“杂交水稻”,但我们会用我们的心去感悟大师所说的每一句话。
他开场的第一句话是:“我只是个普通人……”
够了,我们哪怕听懂的只有这一句话,就已经够了!我们从袁隆平身上,懂得了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这也是校友袁隆平给我们的最主要感受,的确这就够了。
做中国的脊梁作文篇5
国家脊梁为我们撑起一片蓝天。握住他们的手,感受英雄的气魄。
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身逢乱世,他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科技救国的种子。在即将功成名就时,他却毫不犹豫接受了国家交给他的重任,隐匿于戈壁之中,不畏艰苦和孤独,与满天黄沙共处,与萧瑟狂风作伴年复一年,终见大漠尽头的蘑菇云,以沉默的人生,换取了惊天的事业。
于敏,让中国免于美苏的核威胁,更让中国人民有了抬起头的自信。握住他沧桑而又坚定的手,我感到了你炽热的爱国心。他是为国献身的中国脊梁。
“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国家黑暗,他以笔为矛,撕破无穷的黑夜;面对迫害,他以命为注,横眉冷对千夫指;人民麻木,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用呐喊唤醒中国这头沉睡的东方雄狮。
“我以我血荐轩辕”——黑暗中的碰壁无碍于前进的道路,狂人的愚昧遮不住夹缝中的光明。握住鲁迅泛黄而又瘦削的手,我隐约看到他对光明前途的渴望,他是不畏强权,击破黑暗的中国脊梁。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如同阅读中国航天的发展史,他以过人的智慧,让中国航天从一张白纸到领先世界。他是国之栋梁,圆了一个民族千年的夙愿,造就了满天璀璨的“中国星”。
“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孙家栋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握住他坚定有力的手,我看到了中国充满光明的未来。
握住中国脊梁的手,感受他们坚韧不拔,大胆创新,勇于为国献身的精神。我们更要珍视如今由他们撑起的美好社会,争做新时代的“中国脊梁”!
做中国的脊梁作文通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