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北京胡同作文7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作文时,语言的训练和词汇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符合它的主题才行,以下是一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游北京胡同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游北京胡同作文7篇

游北京胡同作文篇1

今天真是令我难忘的一天,你猜我要去哪?当然不是回老家啦!对!——就是和爸爸一起去游北京的老胡同,哈哈!

公鸡还在打呼噜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床上幻想着今天会看见什么,是一条条窄小的美食小巷,还是人山人海的老字号大街,可不可能是一户户古老的人家,到底有没有各种古代的名画和服装……谁也不知道我脑子里有多少个幻想。

终于起床了,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今天的我尤其的积极,平时里穿衣服、吃饭、刷牙、出门都是在爸爸催促下完成的,今天我居然像闪电一样的速度干完了早上所有的事情,因为我知道,绝对不能错过风和日丽的早晨。

现在已经早上九点了,艳阳高照谁也想不到我有多么开心,什么?你想到了?但这件事情你绝对想不到——我下一秒的心情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我忘带帽子了,哎!

把帽子“捉”回来以后,坐上了公交车,一路向南,到了东单路口下车……

然后,该坐120了,可不是救护车呀!哈哈!是公交车啦!下次,我一定要坐110去玩!哈!

到了前门下车,第一个要去的胡同是北火扇胡同。北火扇胡同比较长,可以说是站在云上都看不到头,不!是站在云上都看不见饭店,我的肚子现在开始“发动起义”了,可是,北火扇胡同一家饭店都没有,爸爸便带我去找大栅栏,爸爸说那里一定会有很多好吃的。

终于到了大栅栏。跟我想得一样,刚进大栅栏,就看见了一家火烧店,二话不说,便走进了那家火烧店。

我和爸爸进去点了一份火烧,不一会儿,火烧便出炉了,咬一口,一阵醇香在嘴里回荡,啊!多么的美味。

填饱了肚子,继续出去逛美景喽。

大栅栏人山人海,这让我很难看见各种景物,但我还是看见了一些景物,雄鹰壁画就是其中之一。画上有两只雄鹰,第一只张开翅膀,目视前方,好像随时都要冲下去呢!另一只则站在松树上,整理着自己的羽毛。画上还有一座山,那座山十分高,并且很陡峭,我敢说,就连习武之人也不敢爬这座山。

除了雄鹰壁画,我还看见了成龙的蜡像。

那尊蜡像做得很逼真。从远处看,还以为成龙真的站在那里呢!走近一看,那尊蜡像很精致,连衣服上的钮扣都做得十分细致。

除了这些,我还看见了都一处、五人上书雕像等。

天色已晚,我们该回家了。

时光飞驰,一天就这么快结束了。

游北京胡同作文篇2

今天是大家在北京的最后一天,大家一就像前几日通常兴奋,兴奋里却还携带点不舍,路过天安门,急匆匆地瞧上一眼,来到什刹海的胡同口,这里与我想象中的热闹大不同,而是静谧的,甚至可以用清幽来形容。

两人结伴,排队有序乘上具备北京特点的人力三轮车,随着着悦耳的车铃声,车子驶入胡同,大家一边赏析着沿途的风景,一边听着张师傅讲有关胡同的故事,他告诉大家北京的胡同最早起来自于元代,最多时有6000多条,当时胡同最开始的意思是水井,大家的生活不能离开水井,打水的时候放木桶下去,就会“咕咚”的声音,这就是胡同的来由。大家环顾四周,凹凸不平的青石地板召显着它的历史,绿瓦红砖,阳光照在胡同里的几棵树上,从叶隙间漏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鸟儿蝉儿默默无言,宛若被太阳热的说不出话来,胡同离得远远的了闹市,好似隔了世般。

霎时,张师傅身上那湿透了的白背心吸引了我的目光,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稠乎乎的空气仿佛凝住了,惹火的太阳照得他汗流满面,我的心触动了,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物,生活贫穷,靠拉车为生,天天辛苦干活,却换不来应得的回报,拉完客后也得不到一声谢谢,再想想自己,从小在爸爸妈妈的疼爱下长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不懂啥是辛苦啥是累,真是惭愧极了。

徜徉在胡同里,看路两旁的房屋都刷上了青漆,有的地方青漆掉落了,露出了斑驳的墙壁,是的,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一部凝固的历史,百年京城的人文缩影,就如此一点点地被高楼大厦蚕食着,仅有那些刻意保护的文物还比较漂亮,还有些只剩门前模糊的石墩,失去了棱角的棋盘和参天的古树记录着胡同昔日的繁华。

结束了胡同之旅,大家的游学活动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我的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怀恋,相信我,北京,我肯定还会回来的。

游北京胡同作文篇3

这里曾是我的家。我、爸爸、爷爷,我们一家都曾与它发生过或难忘、或温馨的故事。

小时候我就觉得,家在的胡同可以通向任何地方。无论是大路还是小商店,这条胡同仿佛拥有魔法一样,可以通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这个胡同叫做五道弯胡同,正如它既形象又生动的名字,它真的有五个拐角,最终通向大路。而我家就在第一拐的尽头,是个小小的四合院。

转过拐角,是一条十五米左右的小道。两侧的房顶上都铺着摇摇欲坠的瓦片,脚下是“此起彼伏”的砖头路。第二拐开头有两个圆形的石墩子,半镶在墙壁里。一个躺着,一个立着。犹记得小时候,还没有石墩子高的我,嚷嚷着让妈妈把我抱上“瞭望台”,装模做样的四处查看,再从高处跳下。那是小孩子的乐趣。如今我已经长大,再经过那里时,只会听爸爸说起那石墩原来是某某家用来磨面的,然后仔细努力去辨认那石墩上已然模糊不清的花纹。

第三拐很短,不过五六米的样子。但在那本就不宽敞的过道中间,直挺挺的长着一颗菩提树。夏天时我经常从小商店买一根冰棍,跑到那棵有着宽密枝叶的树下去吃。但这棵树也为人们带来了一些小麻烦。爸爸有一次在经过这里是跟我说过,在他小时候,他和同学经常骑车经过这条胡同。有一次骑车,他在拐弯时没想起来这里还有一棵树,就那么直挺挺的冲了过来,竟然生生从树和墙壁之间的缝隙中穿了过来。事后回想也是一身的冷汗。

我是比较害怕单独一个人走第四、五拐的。因为第四和第五拐的拐角处各住着一户人家,还养狗,经常敞开大门让狗自由出入。

以前五道弯胡同前连史家坑胡同,后连录科胡同,但现在,前后胡同都不见了,只剩下一个五道弯。可能再过不久,它也会消失的无影无踪。不单单是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同样是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的不仅仅是一个胡同,还有它的名字,它曾经拥有的记忆,以及潜藏在胡同深处的北京文化。这个胡同从我爷爷的时代起就一直存在,可能我爷爷的爸爸,爷爷的爷爷也来过这里,这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家的每一代也都曾在这里嬉戏。

若是五道弯胡同消失了,那将是我一生中的遗憾。儿时的时代不复返,要是烙印着记忆的五道弯不再存在,多少年后,我还能想起它吗?

胡同传承记忆,传播文化,传递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民俗。这就是我曾经的家,五道弯胡同里的故事。

游北京胡同作文篇4

我小的时候只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她是离我的家乡非常非常远的一个地方,几乎比天上的月亮还远。爸爸如果对我发脾气,总是会说:“克丽斯婷,你不听话,我就把你寄到中国去!”这真使我吓得发呆。

等到来了中国,我才知道,北京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城市,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有像故宫、颐和园那样吸引人的名胜古迹,还有那么多的林荫路和公园。但我最喜欢的不是那举世闻名的天安门,不是那金碧辉煌的故官,也不是那雄伟壮观的长城,而是那一条条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小胡同。

我最爱闲逛,北京的胡同特别引起我的注意。乍一看,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其实不然!这每条胡同都有一个说头,都有自己的故事。每次我在胡同里穿来穿去,就有一种留恋过去的感觉,好像胡同里有一个陌生的声音在讲述着一些古老的故事。好像路上的石头都要讲述一下自己的经历,好像我又回到了古代。

我喜欢北京的胡同,不只是因为它能给我带来这么多的遐想,更主要的是因为胡同中人与人之间那种真挚的感情。因为胡同里是鳞一般,短暂的一生中有过片刻辉煌的成就,而后潇洒地结束人生。日本人觉得刚刚开放就马上凋谢的樱花与理想的人生一样。所以日本人喜爱樱花。在日本,樱花一开,大家就欢呼雀跃,纷纷出去看花,坐在樱花下开酒宴,享受春天的生活。作为日本国花,日本人像爱国家一样爱樱花。

我跟朋友很愉快地度过了一天。虽然今年我是在北京看的樱花,看花的地方跟往年不一样,不过看到的却依然是盛开得灿如云霞的樱花。作为一个日本人,我肯定一辈子也忘不了今年在北京看的樱花和朋友的温情。北京的樱花,留给我的又一个美好的记忆。次栉比的四合院,居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们就像生活在大家庭中一样。我的一位中国朋友就住在四合院里。他住的房子旁边以前有一棵老树,一次大雨之后,老树倒了,正砸在我朋友家的房顶上,房子塌下来,邻居们哲时放弃了自己家的事情,连续三天帮他修好了房子。这件事让我很受感动,在四合院里像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举不胜举。

可惜的是,许许多多的小胡同逐渐地被高楼大厦所代替。北京的胡同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呢?数髦再增加,——恐怕不太可能了,高楼出现得越多,胡同就会减少得越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胡同变高楼,不正反映了北京的发展吗?从胡同的变化可以看到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

北京,这座历史名城,文化古都,今后一定会变得青春焕发,欣欣向荣。

游北京胡同作文篇5

我从小就生活在奶奶家的胡同里,虽说在胡同里发生的故事总是琐碎的,但说起来总能使我的心中暖洋洋的。

小时候,在胡同里来来往往住着许多人,小孩儿拿着吃的乱跑,老奶奶聚集在一片荫凉下聊天儿,几家的爷爷和大爷则在一块石桌上下棋……。每当奶奶把我从幼儿园接回家,路上总能听见人们间永恒的对话,什么“三婶儿,接回来了!”“啊,吃了吗?”,“正做着呢,您来吗?” ……。几位老奶奶看见我总是乐呵呵的,奶奶就会一一告诉我怎么称呼,我就大声的喊出来,她们则更加高兴,亲切地应着“哎!”。现在想来,人与人之间可以这样亲如一家。

有一次,我在家里过暑假,傍晚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谁知到了晚上下的更大了,伴随着“啪”的一声,奶奶根据多年的经验推断是掉闸了,急忙派遣爸爸去抢修。我急忙趴在窗台上着,不一会却看到手电筒的灯光中出现了另一个人的身影,他的雨衣显然穿的有些仓促,身上已有几处被雨水打湿了,但他只是专心致志地查看摆弄着电箱。后来,我看到他长吁了一口气,麻利地从梯子上攀了下来,挥了挥手就向胡同深处走去了。后来,奶奶告诉我他是前院的伯伯,现在想来,人与人之间可以这样无私地相互帮助。

记得有一个周末,我骑着小自行车在仅容一辆轿车宽的胡同里飞快的驰骋,谁知一个石子长得突兀了些,我一不留神摔了个人仰马翻,我向奶奶聊天爷爷下棋的地方哭喊,却谁也没有听见。这时,身边的门开了,二奶奶走了出来,她看到我的样子,急忙赶过来,一边掸着我身上的土一边把我搀扶起来,她的手已经布满了皱纹,两鬓已经发白,扶我已十分吃力,但她还依然奋力抬起了我身边倒下的自行车,缓缓地把它立到墙边,还不住地关切道:“摔哪了?疼不疼?”,边说边领着把我交给奶奶,随后,她摇着手中的扇子踱着步子回家了。在奶奶的数落声中,我看着她夕阳下蹒跚的背影,久久不能忘却。现在想来,人与人之间可以这样自然和谐地相处。

北京胡同里的故事有很多,但都是真的、善的、美的。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人都能亲如一家、相互帮助、自然和谐地相处。在北京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胡同总是充满着温馨和幸福。

游北京胡同作文篇6

大家常说北京那是“著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

北京的胡同也确实如俗语里说的如此,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胡同还真不少,胡同有宽窄、长短、大小之分,叫法也不同,有些叫胡同、有些叫巷;胡同都是以居住为主,也有商业化的和功能型的,譬如“功能型的”车辇店胡同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孔时停放车辇的地方;“商业化的”南锣鼓巷是当时有名的富人居住区。

最有趣的就是胡同名字的起源,如黑芝麻胡同原名“何纸马胡同”,由于这里曾有一个何姓人以糊纸马这一行业为生而得名;寿比胡同原名为“臭皮胡同”,只因此胡同有一熟皮作坊而得名。

走进胡同,大家不仅能够看到很多有趣的名字,还可以看到很多历史,譬如方家胡同里的循郡王府、秦老胡同里的清内务府总管明善的“绮园”、沙井胡同里的清内务府大臣奎俊的宅邸;还有名人故居,如后圆恩寺里的茅盾故居、雨儿胡同里的齐白石故居,还有细管胡同里的作曲家田汉故居等,这部分都仿佛让我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所以封胡同为“历史见证者”也是当之无愧的!

看啊,胡同是多么有意思呀!光这几个方面就能被人足足品味了。改天有空,我还要去胡同里好好遛遛,品味品味北京胡同里的韵味,去看看胡同中的历史,探索这部分人物背后的故事。

游北京胡同作文篇7

从北京北新桥地铁站c口出来,在著名的胡大小龙虾所在的簋街附近,存在着一个有趣的胡同——石雀胡同!

出了地铁口,向左走,仿佛就与新时代隔绝,一切又回到了七十年代,全部都是代表北京的四合院,路上的行人稀少,也不知,到底是时间来的不对还是这里的四合院都改了的原因吧!

我的第一站:“祖母的厨房石雀客栈”,一进到这里给予人们焕然一新的感觉,外国的小资风格,让人们得到似家的温暖,装修朴素,看不见任何华丽的装饰,却从朴素中露出了一丝丝无法用语言来赞美的华丽。这里有自己的池塘,水中的鱼啊,悠哉的游来游去。客房也是无与伦比的国外小资风格,没有一点瑕疵,一切都很精致、美丽。在那里,有一个用玻璃搭成的天台,天台下就有一个借着天台顶搭了一个玻璃屋,里面阳光普照,并且放置着那令国人骄傲的青花瓷与那紫砂壶茶具;天台上有竹编躺椅和各式各样的桌椅,来供客人们看书、喝茶,放松一下那旅途劳累的心情,让人们身心愉悦。

出了石雀客栈,我又来到了一个四合院门口,门开着,虽说这里有人居住,但这里的设计与民居截然不同,我的好奇心又在做怪,我悄悄地走了进去,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支支闪亮的手表,和那一位位在为手表包装辛勤的工作人员们,正在如同机械似的辛勤工作,我小心翼翼的走了出去,尽量不打扰他们。我长叹一声:“如此辛勤的人们啊!”

我的肚子又在提醒我,一天的旅程结束了,再见了石雀客栈,再见了令我难忘的石雀胡同。

游北京胡同作文7篇相关文章:

游学校记作文7篇

我的暑假游作文优质7篇

游笔架山作文7篇

游地方的作文最新7篇

游月亮湾作文推荐7篇

游月亮湾作文最新7篇

游月亮湾作文7篇

游老家的山的作文400字7篇

北京的秋作文优质8篇

北京的秋作文优秀8篇

游北京胡同作文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