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观后感更具吸引力,可以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 撰写观后感帮助我们分析影片的叙事技巧与艺术表现形式,以下是一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星际穿越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星际穿越观后感篇1
未知,对于任何年代的人而言,都是一种近乎疯狂的期待。
当夕阳落下地平线,夜幕降临,会有多少人抬头仰望星空呢?时而思索,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是否有着其他种族,也在凝视着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园相较于已知的宇宙,不过是点点繁星中微不足道的一颗,借助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我们总算走出蔚蓝的星球,飞向深邃的银河,知晓我们的独特、脆弱、渺小。
?星际穿越》是一部充满超现实主义和梦幻色彩的太空冒险的影片。电影的很绝望,也很恐怖。故事发生在不久的未来,人类肆意妄为的行为加剧了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一部分人固步自封,企图在最后时刻重回农耕时代度过危机,而一些人则将视线放在了外太空。但绝望和恐怖的背后,还蕴含着希望。在沉甸甸的希望背后就是令人心酸的乐观主义。
土星附近出现的虫洞给了人类一个飞向外太空延续生命希望的机会,而其间带给我们的冲击很是震撼。在穿越虫洞时飞船队发现时间流逝一个小时等于地球七年,这无疑给了所有探险者当头一棒:原来他们所执行的计划从一开始便只有带着人类的种子库找寻机会,而被留在地球的人类都被“伟大的科学家们”抛弃了。男主在与家人重逢和拯救全人类的未来之间必须做出选择,耗尽所有飞船能量送出同伴脱离虫洞吸引后,他义无反顾地走向虫洞,探索时间的奥秘。
根据剧情我们可以联想,应该是未来了解了五维空间的存在建造了电影中的四维空间,并且利用主角(男主和女儿刚开始在书房的奇遇)这条历史线,一步一步构造虫洞、让他们接近黑洞、最终引导男主进入超立方体,让处于这段历史起点的人类从五维时空中找到拯救人类历史的切入点,让他领悟到自己处于四维时空中,并且可以翻阅到女儿书房全部的历史,通过引力传递信息给女儿,破解理论中谜团,从而拯救三维世界中的人类。
简而言之,低维度的我们在高维度的“我们”的指引下,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达到时光回溯的效果。试想,有一天我们真的掌握维度的秘密之后,世界又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当我们真的迎来这一天,你又会做何选择呢?
星际穿越观后感篇2
影片是以一种极其朴实的方式展开叙述的,最开始是几位老人对着镜头回忆过往,如一部深沉的纪录片,于是画面跟着回溯到老人们的回忆中,漫天的黄沙、破旧的车子,郁郁葱葱的玉米田……然后,一架无人机掠过。
于是我们通过这些细枝末节的刻画,了解到这个反智主义近未来,为何反智?因为「连饭都吃不上了,还要倾一国之力登月」——这是不可容忍的。因此主人公库珀,作为一名前航天员,不得不退休回家种田。
诺兰曾在一个访谈中提到,他希望藉由此片,重新燃起人们探索太空的热情。
于是在似乎是被命运安排的一次异像的启示下,库珀被引向了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个名为「拉撒路」的拯救计划。计划负责人告诉库珀,地球已经危在旦夕,要么出去寻找生路,要么困在这里等死。
库珀说,我还有孩子。老头告诉他,离开地球,才能救你的孩子。
不像以往太空题材的科幻电影,火箭升空倒数十秒时,影片没有给出类似助推器点火,指挥室如临大敌的场景,而是库珀开着卡车离开家门,渐行渐远。
他对女儿说,不要让我就这么离开。后视镜中,家园慢慢缩小,最终变成一颗不可见的光点,宇航员心中带着万千思念,飞向了未知的空间。
这就是整部影片的基调,勇气,信念,以及爱。
先遣队的任何一名队员都不知道任务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因为他们明白,这是可以挽救人类的唯一出路。这也是俄国火箭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墓志铭所表达出的信念,地球,无论它如何美好,也仅仅是人类的摇篮,而人类是不应该永远待在摇篮中的。无论是被迫还是主动,延续种族的唯一途径就是跨出摇篮,走入宇宙。
配着庄严的管风琴奏鸣,航天器在土星光环的映衬下显得那么渺小,这就是人类的火种,脆弱而珍贵。
穿越虫洞的那一幕,导演处理的很克制,而且在表现虫洞外观的镜头里,也采用了比较靠谱的影像;同样的态度也出现在后面对黑洞的表现上,为了在银幕上重现最「逼真」的黑洞,特效制作团队搭建出了数千台计算机组成的工作群,在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同时也是本片的最初框架提出者)的黑洞模型上进行仿真,耗时整整一年,累积800tb的数据量,终于得到了影片中——也是有史以来最真实的黑洞场景。当了解到这一切时,我惊讶得无以复加,这是何种敬业的态度啊。
片中对情节的严谨要求达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无论是剧情的前后铺垫这种故事层面的,还是天体引力对时间的影响这种科学层面的,诺兰都做到了逻辑完整,滴水不漏。
作为一个科幻迷,能看到这样的佳作,再无所求了。
后面的故事推进,不复杂却震撼人心。在那样极端的环境下,人的牺牲,坚忍,信念,理智,执着,这些不断闪耀着的人性光辉,在冰冷无情的外层空间带给人温暖和希望。
当库珀坠入黑洞后,接下来的故事逐一呼应了前面的铺垫,于是布兰德的那一番关于爱的辩解,在这里被赋予了格外的含义。
最终,诺兰给出了光明的结局,那就是plan a和plan b都获得了成功,其实从一开始,这两个计划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因果环在闭合的一刹那,一切答案攸然显现。
库珀去医院看望年迈的女儿,她对他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你保证过。
这一幕终将成为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相逢场景之一。无论相对论本身如何冷酷无情,作为人类的我们,有些镌刻在基因中的情感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影片结尾,库珀重新坐进航天器,去追寻布兰德的足迹,在宇宙的另一边,在那个名为卡冈图雅的巨大黑洞之旁,布兰德已经建立了人类的前哨站。
而在宇宙的其他地方,有更多未知的边疆,等待人类去开拓。
不要停下前行的脚步,不要失去心中的希望,不要忘却自远古以来就始终萦绕不去的那个梦想,这就是人类的未来,我们的归宿,终将是漫漫星辰。
星际穿越观后感篇3
气候剧变,沙尘暴频繁,庄稼濒死,物种灭绝??《星际穿越》描述的情景,令人震撼、疑惑且久久不能“释怀”.环境恶化,人口膨胀,食物耗尽,有些人往往想的不是如何保护地球,而是以人类在外太空寻找新家园为主线。马修麦康纳饰演的宇航员穿越时间后,与年迈的女儿相会。不得不说电影本身巨大的信息含量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对物理的理解范畴了,不过与其讨教其中一些没看懂的物理现象,我更享受的是科幻外衣下的家庭片。
因为这部电影给了我太多的面,文艺的、 哲学 的、科幻的,还有一个恒古不变的精神力:爱。爱, love ,在这里变成了高维空间量子态的一种具体的、实际存在的力,就跟重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力相类似。当库珀即将离开家园时,在墨菲又悲伤又气愤地对库珀说 “ 为什么你就是不相信你应该留下来 ” 的时候,被深深触动,心里五味陈杂,爱别离的滋味不是好受的。然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数。手表、散落的书籍,桩桩件件都是线索,牵连着这对父女的心。
置身于浩瀚的宇宙星际中,感受着作为一名父亲的心情,是拯救,是舍己,是惦念,还是期盼?从太空中回望地球的感觉估计只有飞船上的人才能体会得到吧。在通过科学家们在 太阳系 中的 土星 附近发现了一个 虫洞 时,紧张、激动、兴奋,满怀于心,探险小组期待通过它可以打破人类的能力限制,到更遥远外太空寻找延续生命希望的机会。通过这个虫洞穿越到太阳系之外,目标是找到一颗适合人类移民的星球。在这艘名叫做 “endurance” 的飞船上,探险队员着面临着前所未有,人类思想前所未及的巨大挑战。人心难测,库珀与同行的人经历了种种磨难后,在太空看着儿女发来的消息,悲欣交集,潸然泪下;当他们从一个星球回来后,自己明明感觉过了不久,地球却已经过了二十三年,转眼之间,儿子毕业了、成家了、有孩子了。宇宙如此浩瀚,地球如此渺小。库珀穿越至五维世界后,看着女儿生活中的每一幕,却无法真正回到某个时点,百感交集。
剧中主角的女儿名为墨菲,冲破重重阻碍,>克服困难,终于通过手表这个媒介,不仅解救了地球上的人类,还救了她的父亲。以其命名的“墨菲定律”意味着: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 墨菲定律 ” 是一种>心理学效应,由 “爱德华 ·墨菲 ( edward a. murphy )工程师提出的,主要内容包括: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这一点让很多人心神不宁,战战兢兢,但是我却觉得不必纠结于此,反正会出错,何必去那么努力的苛求完美,人生就是因为太苛求才会让自己那么纠结。
即使在现实中感觉再拥挤,我们在这个宇宙中也还是>孤独的,有什么是比全人类和平地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更重要的事情?有什么理由让我们不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什么理由去破坏这和平美好的一切?还有什么比爱更重要?爱有很多种,父母对子女的爱,朋友之间的关爱,恋人之间的爱,对熟悉的人的爱,对陌生人的爱,对宠
物的爱,对一切众生的 ”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 的爱,广义的爱,狭义的爱。谁知道明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不用慈悲包容的心去爱每一个人、爱每一个生命? 库珀一直面临着回到女儿身边和拯救全人类的艰难抉择,是对女儿的爱让他在被陷害时不失信念、拼命求助、摆脱种种困境,最终回到女儿身边,即使女儿已白发苍苍,但能回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哲学 :这部电影的顾问是请的 kip thorne ,他是当今世界上研究广义相对论下的天体物理学领域的领导者之一。我很难辩解这些物理科学现象是有很多槽点漏洞瑕疵还是无懈可击的。我只知道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 哲学 , 哲学 的尽头是神学。而所谓神性,便是人性。后面部分的五维空间再现很有意思,据说还有更高十三维的空间 ,原始佛经讲佛陀进入甚深禅定能见到三十三天的世界,我们这个世界不过是个投影似的存在,所以说诸法空相,一切唯心造。更高维的空间的生物甚至没有肉体的存在。所以回归到人性,这部片表达的中心最终还是爱,爱是一种力量,让我们超越时空感受它的存在。一直都对各种天文理论好奇,宇宙于我而已是一个神秘、深邃、拥有无数的秘密等待人类去发掘的存在。听闻星际穿越这部电影后又陆续看到各种触动人心的影评,于是以最快的速度去看了。 最近周围各种熟人离职,心里不是没有感觉到冷清的。前天又一个要好的同事回去,虽然心满意足地饯行了一场,但是心里那种分崩离析的感觉并没有消失,无常两个字一直沉在我的心底,沉甸甸的。此乃前言。
过去未必就真的过去,未来也未必就在未来。过去和未来未必不会有重叠的时刻,不禁想到 ” 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 “”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 .过去的自己做出让现在的自己后悔的决定,这后悔不必要也不可避免。只有不去做可能会让将来的自己后悔的事情。时间不等人,过去早已过去,即使能回到过去也无法改变它了,活在当下,拥抱每一个现在,去爱每一个生命。 百感交集时听见了赞歌一般的诗篇,美得让人热泪盈眶(狄兰 · 托马斯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暮年仍应燃烧咆哮; 怒斥吧,怒斥光的消逝。 虽然在白昼尽头,智者自知该踏上归途, 因为言语未曾迸发出电光, 他们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好人,当最后一浪过去,高呼着他们脆弱的善行 本来也许可以在绿湾上快意地舞蹈, 所以,他们怒斥,怒斥光的消逝。 狂人抓住稍纵即逝的阳光,为之歌唱, 并意识到,太迟了,他们过去总为时光伤逝,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严肃的人,在生命尽头,用模糊的双眼看到 失明的眼可以像流星般闪耀,欢欣雀跃, 所以,他们怒斥,怒斥光的消逝。 而您,我的父亲,在生命那悲哀之极, 我求您现在用您的热泪诅咒我,祝福我吧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怒斥吧,怒斥光的消逝。 让我们仔细体味这诗篇,体味这艺术之作!
星际穿越观后感篇4
最近,在我们班掀起了一股“科学”热潮,因为这几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星际穿越》。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
在不远的未来,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面临着无法生存的威胁。这时科学家们在太阳系中的土星附近发现了一个虫洞。他们利用虫洞到达了多个星球。
看完电影,我的感触很多。我赞叹墨菲的聪慧。欣赏布兰德的无畏。但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是库泊那种勇于奉献的精神。
在茫茫宇宙中,存在着许多的未知,这便是整个电影的最大看点。库泊在充满危险的宇宙中寻找一线生机。
当然,这是部科幻片,里面有很多深奥的知识,比如五维空间,虫洞等。电影放完后,我依然有许多东西没有弄明白,所以回到家后,我还查阅了资料,终于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看电影时,我不知道后面男主角库泊进入黑洞以后掉下去的`地方是什么,网上有人说是奇点,也有人说不是奇点。 泼墨啊泼墨 [host]:不是奇点。奇点是体积无限小引力无限大的点,落到奇点就变成一个点了。未来人在男主坠向奇点的途中开了一个通向五维空间的入口,入口的另一端就是矩阵形状的超立方体,接住掉出黑洞的库泊然后载着他飞向女儿的时空点。
还有,我以为整部影片说的就是人类可以改变历史。但资料说的是通过引力渗透来影响改变我们的宇宙,让“历史”去改变自己。未来人也不确定影响哪一个才是最正确的,而库珀选择了手表秒针这一关键物品,并通过那个五维空间把信息传达给了自己女儿小的时候。并由此拯救了世界。
通过这部影片,我知道了科学无处不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
星际穿越观后感篇5
这部电影是我一个星期零一天前看的,当时看完心潮澎湃,我知道当时写的话我一定无法客观,我就想着先放几天,可是这一放时间有点长了。
我上个星期六12:15进的电影院,当时湖人与马刺的比赛刚开始。看完电影出来是14:10,我打开qq问朋友,马刺和湖人比分多少?这一个隔了三个小时的问题,却让我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感觉自己也是进行了一场穿越宇宙跨越时空的旅行,刚刚回到地球。这就是诺兰牛逼的地方,他的电影有实力让你感受到这点,这是真真正正的来自心灵的震撼,我不认为跟你懂不懂天体物理有关系。
在我看之前,看到一个列表,有十几部电影,说是像看懂《星际穿越》必须先看看这几部电影,当我自己看完后感觉完全是夸大化了理解本片的难度。最近又三部电影被评价为烧脑,《超体》、《星际穿越》、《全城通缉》?我不太记得了最后一部名字叫什么反正就是刘烨和赵文卓演的,首先到现在为止我不认为有国产电影达到了烧脑的程度,《让子弹飞》勉强算是。至于前两部,我还是那句话,看懂故事最重要,当然有人说,《超体》还能看懂,《星际穿越》已经看不懂了,好吧,我只能说可能确实难懂一点,但是其实我以为这点东西大家都懂得,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小时候一眼相中的一共60本的一套书,《可怕的科学》,确实为我打下了科学基础,小学看的这套书,对于世界上某些知识的理解我还停留在那套书里的知识。
其实也挺好理解的,你在纸上画条线,你创造了一个一维世界,你画个正方形,你创造了一个二维世界,这也就是可以证明n维世界的生物是很容易创造低维世界的,那么好,最少三维世界很容易被四维世界创造,三维是什么?长宽高。第四维呢?大部分科学家相信是时间。也许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四维生物创造的,他们像上帝一般看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感觉啊,你就算开始不知道,你看着看着也能明白黑洞和蠕洞能做到什么。至于马修在书架的海洋中漂流,波动一根根线去影响时间,那个看不懂也情有可原,毕竟三维世界的人想象更高维的世界还是不容易做到的。
我还是认为这部电影是依靠科幻为外壳的情感大戏,不管你懂不懂物理学知识,里面的镜头都可以让你不知飙泪一次,我看的时候是观察观众的,很多男孩子在看到马修和他已经成年的`儿子沟通时都流下了眼泪。当然片中渲染更多的是父女之情,父亲对女儿的承诺。当然也表现了更大的爱,马修一开始接受任务可能就是为了找到合适的星球可以让自己的家人活下去,可是在任务进行中,他感受到了任务的繁重,队友的牺牲,曾经的英雄懦弱的背叛,他慢慢地发生了转变,最后更是选择把活下去的机会留给了安妮海瑟薇,不过正巧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真实方法。
这就是诺兰的电影,带给你足够的震撼,让你总是随着剧情,一分一秒都不愿错过,至少我认为这部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没有什么冗余的情节,非常紧凑。
最后说一下缺点。我一开始想到这个电影的问题就是那个儿子!我不明白这个儿子一家存在的必要性,当然儿子与父亲的视频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但是事后我感觉除了这点,这个儿子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性,结尾可能是死了,可是连提都没有提到,而且我实在不理解那个儿子为什么一定要留在那个屋子,即使付出妻子和自己孩子的生命,太固执了吧。不过如果没有他的坚持,女儿也不会回到自己的房间收拾东西,然后发现了爸爸留下的秘密。可是这随便想个什么借口都可以,她必定要回去的。还有为什么要给女儿安排了医生这个男朋友,也是没必要安排的。诺兰难道是处女座?太追求大团圆结局了吧?给每个人都要安排个好的结果。
还有我不太满意最后年轻的父亲见到年老的女儿那段演出,感觉不够尽兴。当然我估计诺兰也头疼怎么在这样的年龄差距下设定情感,所以就这样吧。
我本来还想到一点,但是现在忘了,唉,真是老了。
最后提一句,马修麦康纳怎是越老越帅啊。不管美国人民怎么想,我还是很喜欢安妮海瑟薇。
星际穿越观后感篇6
?星际穿越》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科幻电影,剧情无非是地球出现危机,主角拯救世界。科幻电影的专业性很强,但《星际穿越》与其他科幻电影相比较,却在情感方面有很大不同,给我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影片的男主角库珀是一个内心很纠结的人,他热爱太空,热爱生命,他愿意飞上太空拯救地球,但他同时也是一位父亲,他也希望能够陪在孩子们身边,陪他们长大。他爱地球,更爱他的孩子。这是极为矛盾的,他必须在拯救地球和孩子们之间做出选择。所以当布兰德教授把他的孩子们的未来摆在他的面前时,他最终还是选择离开地球。
库珀在那个“一小时等同于地球上的七年”的星球时,他拼命节省时间,想要快点回到飞船上,知晓女儿的消息,他不想错过女儿的成长,可当他回到飞船上的时候还是已经晚了,他的女儿的年纪已经和他一样大了。这听起来很荒谬,可他却是真实的错过了女儿的成长。他在飞船里看着已是中年的女儿发来的视频消息痛哭流涕,我不知道他到底是出于错过女儿成长的遗憾还是面对女儿的抱怨的后悔。
库珀的内心很纠结,他在四维空间看见曾经和女儿待在一起的自己,知道自己就是女儿的幽灵时,分明是希望女儿能够把自己留在地球上的,他给女儿留下“stay”的线索,让女儿用摩尔斯电码破译,希望女儿能让自己留在地球,陪他们长大。但在他在发现塔斯也还活着时,他却选择了顺应事情的发展,在墨菲的房间里留下航天局坐标的线索。他分明知道这个坐标是一切开始的源头,他也清楚留下坐标自己就会离开女儿,但他还是选择留下线索。他的内心也许是更加偏向于大无畏的。
电影的最后,库珀从四维空间离开,再醒来时,已经躺在土星的“库珀空间站”了。他终于见到了他的女儿,可他的女儿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九十多岁老人了,而他却还是离开地球时的样子。对于库珀来说,他只离开了女儿几天而已,而对于墨菲,他已经离开了好几十年了。时间很奇妙,也很令人无奈。
整部影片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库珀在四维空间给墨菲留下线索时对塔斯说的话“爱,塔斯,是爱。就像布兰德说的,我和墨菲之间的交流是可以量化的,这才是关键。那现在该怎么做?找到沟通方式,那块儿表。”爱这个字贯穿了整部影片,库珀出于爱,离开地球;墨菲出于爱,在地球上等待父亲回来;布兰德在宇宙中寻找埃德蒙斯,也是出于爱。影片的结局算得上完美,或许也是因为爱。
星际穿越观后感篇7
一部《地心引力》书写了一段太空自我救赎之旅,而今年的《星际穿越》则全面升级,主人公所要面临的不再是自我拯救,而是担负着拯救全人类的使命。
虽然本片格局变大,但精神内核却是无比明晰的。如果说《地心引力》告诉观众学会放手,那么《星际穿越》想告诉大家的就是学会抓住。紧紧抓住那些你所珍爱的一切,亲人、爱情、甚至是全人类的命运。相比《地心引力》中单一叙事,本片中双线并进的结构如同拧在一起的导火线,最终引爆了这样一部太空传奇,绽放出更为绚烂的烟火。
在整部影片中,提到最多的两个词,应该就是“时间”和“引力”了,这两个词恰是影片故事的关键所在。布兰特说“他们”是更高级的文明,在他们的世界,时间可以以物质的方式存在,回到过如同走下一座山谷,到达未来如同爬山一座山峰。这如同预言一般的话语最终成为现实,而那个“他们”其实就是未来的人类,五维空间中时间如同一个棱镜折射出的各种光交错着,虫洞让穿越空间变为现实,而“黑洞”则是穿越时间的秘密通道,时间难以琢磨,无数个平行时空在同时进行着,究竟哪里才是“现在”,而未来和过又如何存在,这样的问题足够烧脑,无法解答或者说无需解答,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明白时间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长到一不小心活了一百二十岁,短到久别重逢时却是永远的分离。
而“引力”,除了它本身的含义,还有着深一层的意义。在片中,这种“引力”就是存在与库珀和女儿墨菲之间的亲情和爱。库珀前往太空寻找新大陆的初衷,是源于拯救自己的家人,而墨菲学习物理,做太空研究的初衷,是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父亲平安归来以及人类的新希望,正是这种引力相互作用,使得库珀勇往直前,甘愿冒着自我牺牲的危险来获取黑洞中量子数据拯救人类,也正是这种引力,让墨菲刻苦专研,最终找到了让整个人类获得新生的方法,最终爱的引力成就了整个人类的希望。布兰特对墨菲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大致意思是她选择自己男友勘察的那颗星球,之前用了太多理论分析判断,这一次就单纯的用情感判断,爱是一种还无法解释的超能力,让她做出这样的选择。虽然库珀一意孤行,最终还是发现,布兰特的选择是正确的,不得不说,爱往往总是与幸运相伴。
综上所诉,对于那些吐槽《星际穿越》有硬伤,根本不能算是硬科幻的人们,我只能说,诺兰拍了一部他想拍的电影,只是这一次披上了科幻的外衣,仅此而已,感动与喜欢,与其他无关。
诺兰的这部电影中,最让我着迷的并非其中多么"硬"的科幻基础和绚烂的画面,更多的是其中对于时间和爱(亲情、爱情)的讨论。在电影中,宇宙里存在着无数种人类所不了解的时间,有一些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曾幻想过的,像回到过,或预见未来;而也有一部分时间是人类无法预见和不曾听闻的,即使是在最理论的科学中也不曾出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让人类意识到时间并非如我们一直以来所想象的那样,而一代代科幻作家也在不遗余力的完成人类永久的梦想,对于时间秘密的破解,或是掌握它,利用它,来弥补那些遗憾或是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引起的恐慌。
在诺兰这部电影中的时间是分外让人着迷的,因为靠近黑洞而导致时间变慢(和地球时间相比)。结果他们消耗的几分钟却是地球上的二十多年,而对于人类有限(或短暂)的生命来说,二十多年是个巨大的变化。孩子长大,父亲变老。这对于人类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剧变,也是我们从未曾经历过因此面对他,除了恐慌和不知所措外一无是处。时间在电影中除了变慢还出现了扭曲与实体化,在多维空间中,时间成了一个可以触摸的实体。而对于由它构成的过和未来,变成了"可以跨入的山谷和可以攀越的山峰"。在这里,时间和我们的有限了解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对它一点的了解就会彻底颠覆人类千百年来的牢固认知。而对于那些由时间所引起的沧桑,变迁更让人类一下子难以承受。因为,即使人类的整个生命,甚至是人类整个群体的生命加起来,在宇宙这个尺度下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就更不用说个体人类所拥有的时间了。因此,我们都不可能经受住二十多年在半个小时中过。
而与此同时,诺兰在这部电影中提出了一个分外引人注目的问题。问题的提出是由安妮海瑟薇所主演的布兰德,她认为爱这种人类自始至终没弄明白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或是另一种形式的科学,或许当它出现在不同的时间形式或是维度里的时候,会发生改变。而当他们看着二十多年的时间在瞬间溜走之后,他们明白,人类如果想要抵抗这样的"时过境迁",那必须有一种力量来支撑自己,而爱在这个时候便成为某种孤独困境中的觉醒武器。电影中,父亲对于女儿的念念不忘,女儿对于父亲的爱和坚信,都在支撑着他们对抗时间而企图超越它获得某种联系和沟通。而最终也确实成功了。布兰德所提出的那一个关于爱的问题是分外迷人的,因为对于爱,人类千百年来对它熟悉而陌生。诗人写了无数行诗来称赞和纪念它;作家写关于它的诗;人们为它欲生欲死……但当我们真正的自问,我们对它了解多少的时候,我们往往发现那里空空如也。就像人类对于时间的迷恋于不断的追逐,对于爱,人类同样如此。
这是诺兰在这部电影中安排的两个最为迷人且感人的因素。我想起美国作家桑顿怀尔德那本让人悲伤而恍然大悟的小说《圣路易斯雷大桥》。在其中,对抗死亡和遗忘的最好,或说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爱。怀尔德告诉读者,在生与死之间,唯一的一座桥梁就是爱。而在诺兰的这部电影中,对抗千变万化时间的唯一手段同样是爱,也只有爱,才能在沧海桑田中永存,让那些拥有和分享他们的人类获得存在的价值与永恒。
星际穿越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 课观后感精选7篇
★ 皮影观后感7篇
★ 技能周观后感7篇
★ 旗的观后感7篇
★ 先锋的观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