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事迹可以梳理思绪、提升思辨和表达能力,一份事迹材料可以激励人们向善、追求卓越,一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好家风好家教事迹材料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好家风好家教事迹材料篇1
一个人走的再远,只有家是终将回归的地方。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心灵的港湾,是充满了爱与责任的归宿。只有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才能避免在人生道路上走弯路。“家风”是一个在中国妇孺皆知的词,无论是“孟母三迁”,还是“岳母刺字”,亦或是《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无时无刻不在彰显家风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家风就如同粮食一般,每个人都能源源不断地从中汲取营养。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没有华丽的词汇,却蕴含着淳朴的道理,我归纳了一下,大体分三个部分:勤俭节约、为人处世和自强不息。
首先,说说勤俭节约。节俭自古以来就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虽然现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宁可撑死人,不能占着盆”,这是父亲时常说的一句话。每次吃饭吃到最后,盘中剩下些许菜肴,父亲总会把它拨进碗里,然后吃的一干二净,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们家的.兄弟姐们都养成了不剩菜不剩饭的习惯。父亲教育我们:一点点的浪费乍一看不算多少,但成年累月的积攒起来,却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先辈们吃得苦,把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事物都是有感情的,每件东西都有它的用处,如果随意丢弃,那么它会伤心的”,这句话是母亲经常说的。家里有什么东西坏掉了,她总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以改造,让旧东西重新焕发新活力。家中不用的脸盆、旧家具、旧衣物等,母亲也总会把它们清洗干净,然后整整齐齐的放起来。“说不定哪天就有用了”,这是母亲时常告诫我们的。从小感受到勤俭家风的我,也养成了量入为出的消费观,不跟风随大流,不盲从乱花钱,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再者,谈谈为人处世。现如今,网络上告诉大家为人处世的道理太多了,恐怕编成几本书都涵盖不完,我自己也看过很多这方面的内容。然而“听过许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回顾自己的人生,真正在生活中经常遵从的,却还是长辈从小就教导的一些话。“一口唾沫一颗钉”,这是大伯经常强调的。说出去的话,就一定要守信。记得小时候,朋友到家里来玩,他非常喜欢我的一个玩具,我就随口给他说“这个简单,我知道地方,回头买了送给你”,于是我朋友非常高兴,我也觉得内心得到了满足。然而现实却常常不如人意,因为我这个玩具是几年前买的,等我到店里去的时候,人家早卖完了,并且后续也没有再进货。这可怎么办呀!“不是我不够朋友,卖完了我有什么办法。”我心里这样安慰着自己。结果当晚我把此事告诉父亲希望得到他支持的时候,父亲语重心长的给我说,我们老刘家的人最重承诺,答应别人的一定要办到,你不管了,明天我给你去找。结果第二天父亲骑着车,跑了大半个县城,终于在百货商场找到了那件玩具,买回来让我送给了同学。通过这件事,我深刻的认识到履行承诺是一种美德,承诺一旦作出,就必须实现。生活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就要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此外,长辈还通过言传身教告诉我们,生活中要有“仪式感”,不能糊里糊涂的过日子,例如早上起来叠被子、周末打扫卫生、过生日家人互道祝福、过年祭祖要严肃隆重等等。虽然长辈们没有教给我什么大道理,但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尊重,使我感受到生活独特的意义所在,更加充满热忱的去面对生活。
最后,讲讲自强不息。这其实并不是大人们讲一些道理或者说的一些话,而是通过聊天了解他们人生经历我总结出的。爷爷年轻时是一名厨师,家里穷孩子也多,他除了白天在食堂做饭以外,每天晚上还要推着车去卖小吃,家中所有家务都是奶奶一个人在干,大伯通过自己努力考上了大专,毕业后进了事业单位工作,父亲年纪轻轻便进工厂打工,因为踏实肯干被领导重用,母亲也是自学考上了大学,然后进防疫站工作。他们这两代人,完全没有任何长辈的余荫,纯粹就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从零开始一步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现在想起来,时常令我钦佩不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时代在改变,虽然现在已经不需要我们再寒门映雪凿壁偷光般的去读书,也不会吃不饱穿不暖的去干活,但始终不变的,依然是奋斗者的身姿,奋斗是青春最高的礼赞,奋斗是通向理想的桥梁。我相信,只有趁着青春不断奋斗,才能无悔自己的人生。
正是这些朴素的道理撑起了家的内核,我们家的兄弟姐妹们在长辈的影响下也都十分明事理,接人待物也都得体,而我也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我想这就是“家风”的意义所在:对每个人的成长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上一代人身体力行,影响着下一代人,一代代传承下去。
好家风好家教事迹材料篇2
我家是一个较为内敛的家庭,所有的感情都不太愿意或者说敢于宣之于口。所谓家风家训,自然也不会总结出什么名言警句悬挂起来供人学习瞻仰。我家的家风家训是浸淫于长年累月的生活,表现在父母亲的一行一止,并将继续在家庭中传承下去的属于父母亲独有的人生态度。
母亲一直以来对父亲有个明贬实褒的评价:“老认真”。勤奋,敬业,可谓是贯穿父亲一生的主题词。
为学生时,他认真学习。出身农民家庭,在可谓饥寒交迫的条件下,一路努力上进。记得他曾讲过自己初中时周末从学校步行十几里路回家,又累又饿晕倒在一棵树下,山路上人烟稀少,几个小时自己醒来后,又重新上路。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还是以当年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进陕西师范大学,自此改变自己的人生。
大学毕业进入教师队伍,他勤奋工作,教书育人,至今已近三十五年。自我记事起,他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教师职业最为人所艳羡的寒暑假,他每年能休的总共不过半月。九十年代条件艰苦,那时的好多个暑假,他为了准备新学期的试卷,自己出题,自已排版,自己用最原始的机器手动印刷。眼睛熬得通红,油墨沾满双手,却从未间断。在教师岗位上,他付出了太多时间与心血,故此也获得了桃李满天下和几乎等身的荣誉,常有人调侃他把一个高中老师能得的奖都得完了。但即使如此,在临近退休的现在,他也未曾一日放松对教学的认真态度。每次上课前依然认真备课做题,毫不懈怠。新冠疫情期间,学校放假,空无一人,父亲因为承担一点管理工作,仍每天去学校坐班,以便遇有紧急情况可以随时处理。
父亲的勤奋在对待兴趣爱好方面也可见一斑。他喜欢羽毛球,就认真训练,一直打到学校男单冠军,至今也时常练习。2019年初,他开始学习书法,自此每日笔耕不辍,工作再累也要完成当日的练习任务,我每两周回家都能看到厚厚一沓新写过的宣纸。一年有余的时间里,他的一手赵体行楷已经很有些样子了。
勤奋与敬业更是父亲一直以来想要传递给我和弟弟的精神内核。去年大年初三,弟弟公司突然有急事需要处理,弟弟犹豫片刻,在父母的敦促下,还是扔下家人朋友去公司了。我自己也尽量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传承这样的品质,拼尽全力,以求无悔。
母亲对家庭来说,当然是一个贤妻良母,而且在工作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我仍然觉得属于她的词该是孝悌。
母亲是家中长女,下面有三妹一弟,多年来孝悌一词已成为融入血液的习惯。对父母,她纯孝。她一力承担起大半赡养责任,姥姥姥爷建房,生病住院,无一不是她一手打理。姥爷去世,办好丧事后,她毫不犹豫地将姥姥接到家里精心照顾,未曾有一日废离。对弟妹,她关爱。所谓长姐为母,她对弟妹也承担了太多本不属于她的责任。因为父母都在学校工作,舅舅由她从小学带至上大学,我的表弟表妹也大多在母亲手下读书。其实我一直以来对母亲的做法颇为不解,甚至有所微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却也慢慢理解了她,理解了亲人所代表的厚重含义,并开始身体力行对亲人的责任。
六岁的女儿是一个在丰盈的爱中长大的孩子,她乐观开朗,尤其善于爱的表达。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对周围的一切表达着自己满满的爱意,用语言,用拥抱,对家人,对玩伴,对花草。她用她的态度感染了所有家人,大家也在学着把一直以来不愿宣之于口的东西表达出来。她以稚子童心,为我们打开了新的世界,让我们得以更加亲近。爱是在家中薪火相传,未曾断绝的纽带,而把爱说出来则将会是我们新的家风,在充满爱的环境里,一代代传承下去。
好家风好家教事迹材料篇3
xx村三组,有一个崇尚文明、相敬相爱的家庭,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热心助人,以德治家,谱写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成为创建文明家庭的先进典型,深受邻居的一致好评,他们就是xxx一家。
一、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xxx夫妇自结婚以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儿子和媳妇自从结婚以来就一直和xxx夫妇住在一起,媳妇把xxx夫妇看作是自己的父母来孝敬。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向xxx夫妇请教,听取xxx夫妇的意见,xxx夫妇也尊重媳妇,相互交流对问题的看法。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他们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在日常生活中,xxx夫妇还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在他们的这个新家庭里,虽然各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二、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做学习之家
走进xxx的家,会有一种舒心的感觉,虽然不是很富余,但屋内却被收拾的井井有条、一尘不染。家里的每一位成员都待人和气、彬彬有礼,家中到处洋溢着幸福的音符,是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全家没有一人参与赌博,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从不违法乱纪。xxx还通过自学农技知识,科学种田,在工作的同时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本村的育龄妇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
三、邻里和睦,热心公益
真心待人是xxx全家的处事态度,xxx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她都热心帮助。她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贫困的家庭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四、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在日常生活中,xxx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社会也才会更和谐。
好家风好家教事迹材料篇4
小许家庭,浙江省海宁市海洲街道成园社区,家庭成员4人。
小许和妻子马云英均是企业退休工人,儿子许逸舟学识深厚,现在上海工作,媳妇孝顺懂事。因为小许是清代著名清官许汝霖第11代长孙。他们一家人秉承“清慎勤”的祖训和许汝霖写下的《德星堂家订》,知足和睦、勤俭节约,仗义疏财、热衷公益。2001年,人们对无偿献血还较陌生和有所顾忌。小许主动和妻子马云英双双来到献血车进行无偿献血,这是他家的第一次献血。从此以后,每年的献血车上都有他家人的身影。儿子得知后,也在学校多次献血。该家庭孝敬父母,夫妻互敬互爱,教育子女有方。受家风熏陶,儿子从小不受溺爱,无不良嗜好,待人有礼,品学兼优。小许常用自己一技之长,免费帮助别人修电话机,后来因眼睛开刀,听从医生劝告不再修了,但对孤寡、高龄老人还是不忍回绝,有求必应。有老人家里电话坏了,他只要知道就会主动上门,想方设法帮他们修好。小许身为“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经常深入各网吧进行检查,防止未成年人进入,以保护未成年人。该家庭对社会倾注爱心,每逢地震、台风等灾害发生,都会进行捐款。全家对“失独家庭”非常有同情心,春节期间参与配合有关社工组织,对“失独家庭”上门进行慰问。平时,他们还经常整理出图书捐给贫困山区的学生。
小许家庭曾荣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荣誉称号。
好家风好家教事迹材料篇5
小莲同志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但他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小莲同志的家庭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他们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小莲夫妇非常孝敬老人,家里的公公被查出鼻咽癌晚期,他们全家悉心照顾老人,带他到大医院积极治疗,并从心理上给予安慰,使老人心里没有感觉到疾病的痛苦。在这个家庭里虽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二、邻里和睦,热心公益
真心待人是小莲同志的家庭的处事态度,他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们都热心帮助。小莲同志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崇尚环保,勤俭持家
小莲同志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他们注重美化环境,强化环保意识,从不乱扔垃圾,这些意识已深入到这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还在在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树木、花草,为家庭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四、爱岗敬业 ,共同进步
小莲同志是个下岗工人,但她并没给社会拖后腿,她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培训,现在自己办了个托管。托管里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还有一大部分是单亲家庭,小莲对这些孩子犹如自己孩子一样,平时认真照顾这些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最大的关心,让这些留守儿童感受的家的温暖和母爱的慈祥。她的丈夫是一名小学教师,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热爱学生,认真教学,教学成绩一直在中心学名列前茅,深受学生的爱戴和群众的好评。多次被中心校、镇、县评为“优秀教师”、“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五、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小莲同志的家庭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美丽和谐。
该家庭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真心待人,与邻居和谐相处,热心公益事业,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该家庭也十分注重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子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共同打造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
在这个幸福的家中,各个成员都注意扮演好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真正做到了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每当他们夫妻在遇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发生矛盾时,都尽量保持冷静,通过事后交心的方式,各自反省,互相谅解,相互关爱,丈夫的工作责任十分繁重,有时候没有时间顾及到家庭中的事务,对此,妻子从来没有怨言,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给予丈夫关怀。斗转星移几个秋,二人携手相伴,从没红过一次脸,从没斗过一次嘴,让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他们家中同样表现得更加细致入微。虽然家中老人已经快70岁了,但身体依然硬朗,总是闲不住要做点小活,来贴补家用,但他们夫妇总是好言相劝,让二老好好在家享享清福。在家中大家总是很注意不要把水洒在地板砖上,以免老人滑倒;烧菜的时候也尽量把菜烧的烂一些方便老人食用,老人的衣物也是拿来一起洗,不分彼此。现在连老人自己都自豪的夸奖起自己的儿媳了。
好家风好家教事迹材料篇6
xxx,70岁,是馨社区一名普通家庭妇女,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孙子。她家住鑫佳路,邻居们都称赞xxx家庭是真正的绿色之家。
一、从生活点滴,厉行节约
xxx她平时很节约,从不浪费一点粮食,充分发挥了旧物利用。她家的清洁工具拖布从来不买,都是用纯棉的旧衣物改的,她做的拖布又大又厚,吸水又强,比买的好使多了。做的多了,xxx就经常把它送给邻居使用。在她的家中,生活中的小窍门很多很多,看起来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她就能把它变得有价值,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污染。
她家的用水从三个方面节约,厨房用水,个人卫生用水,和厕所用水。厨房用水,她家的淘米水和洗菜用剩的水都利用得恰到好处,她家用干净器具把水接起来清洗衣物或其他物件,洗完衣物的水用来浇花。厕所用水一般都是把各种用剩的水储起来冲洗厕所或拖把,真正做到了一水多用,让每一滴水都变的有价值。在生活细节上,她也十分注意方法。外出购物买菜一般自带购物袋,不用一次性筷碗。家用照明电全部使用节能灯,并且出门养成随手关掉水电开关的习惯。虽说孩子现已成家立业,但她经常言传身教地教育子孙不要铺张浪费积极参与节能低碳活动。
二、变废为宝,美化家庭环境
变废为宝是xxx的生活理念。她利用很多废旧物自制了多种蓄水用具。走进xxx家的院子,多种花草枝繁叶茂随风摇曳,散发出不同的清香。自制的蓄水用具有玻璃制作的,铁皮制作的,坏旧的陶瓷缸制作的等等,一到雨季就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景观,这是收集自然雨水的.最好途径。xxx种花养草一般都引用自然肥料,淘米水发酵,鸡蛋壳捣碎,家禽粪类回收等等。既废旧利用节约了资源又美化了环境。xxx家种养的花草根雕每年都迎来了各方爱好者观赏借鉴。
xxx家中的每一个家电的选择也都从节能、省电等入手,在家庭中树立节能减排的科学观念;提倡文明健康、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用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来履行环保承诺。向社区居民及周围同事、亲朋好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从而达到践行节能减排行动,树立环保理念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
三、倡导健康文明,引领时尚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xxx总是要求家庭成员,要树立节能减排的科学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xxx家庭陈设古朴简单,干净整洁,通风采光。虽说他们都有退休工资,生活还算不错,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用她的话说;并不是我们吝啬小气,舍不得花钱,水是一切生命之源,若是地球上有一天没有水源,那么一切生命将会停止。我们要提倡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xxx常说,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人类一些懒惰思想的滋生。我们的天空不蓝水不清,森林被破坏了,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失去平衡。目前绿化和低碳节能减排是当务之急,希望能用我的行动影响一大批居民朋友,并积极参与我们的行列,从点滴入手,科学生活成为现代节能家庭。全家人在她的带领下在读报看书看电视中增强环保意识,从思想上营造绿色氛围,形成节能环保人人有责的“绿色”意识。全家坚持绿色出行、在小事中注重节能减排,做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平时在社区中主动宣传,争做节能环保的“绿色”使者,利用自身有利条件,积极在社区、邻居、亲友、同事、朋友间开展节能环保绿色宣传,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传达给更多的人。
好家风好家教事迹材料参考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