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事迹材料5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写事迹材料时要注意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夸大或歪曲事实,事迹材料可以激发人们对实践践行信仰和理念的热爱和追求,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下面是一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消防安全事迹材料5篇,感谢您的参阅。

消防安全事迹材料5篇

消防安全事迹材料篇1

20xx年,罕见的雪凝灾害席卷贵州,毕节地区黔西县受灾严重。由于连日凝冰造成黔西县物资流通主动脉断绝,全县燃油即将耗尽。1月29日,方勇奉命参加了从贵阳护送燃油至黔西的任务。为保证护送任务的圆满完成,方勇带领全班人员反复检查车辆器材,安装好防冰设施,踏上了送油的征程。由于连日的小雨,道路上凝冰厚达5厘米。送油队伍的车辆,全是自重8吨以上的重车,稍有不慎便会发生事故。下午7时35分,天色已暗,运输车队驶入六广河大桥,一辆油罐车忽然打滑,车体悬在100余米深的河谷之上。眼见情况危急,方勇立即跳下车,寻找处置办法。由于车辆刹停的位置离桥边太近,没有留下处置的空间,方勇用安全绳作为保护,半边身体吊在百米深的河谷之上为打滑车辆重新安装防滑链,凿开冰雪,铺设垫木。经过1个小时的努力,打滑车辆成功驶离险地。此次送油任务,一共历时10小时,终于将155吨燃油安全运达黔西县。此后,方勇又两度主动请缨,再次参加“护油”任务,共护送油料75吨,极大程度的保障受灾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

xx年,百年一遇的旱灾席卷贵州,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严重短缺。灾情发生后,方勇第一时间参加了毕节支队“红水桶”抗旱救灾突击队,驾驶着大功率的消防水罐车行驶在乌蒙山区蜿蜒陡峭的山路上为群众送水。在所有的送水地点中,数毕节市七星关区梨树镇道路最难走,送水最困难,梨树镇地处偏远,道路崎岖,最偏远处车辆甚至无法到达。但当了解到当地多名老人已经多日无水可用的情况后,方勇二话不说,立即前往送水,誓要马上解决老人们的用水问题。消防车能走的路到了头,他就向当地群众借来摩托车载着水继续前行,摩托车走的路也到了头,他就用肩膀扛起50斤重的“红水桶”徒步前进,鼓着劲,咬着牙,不断地变换方式接力送水,直到将水送到受灾老人们的家中。旱灾期间,方勇驾驶消防车共行驶了400余公里,为老百姓送水800余吨,2万多群众用上了消防部队送来的“救急水”。

xx年,毕节市威宁县遭受罕见的低温雨雪凝冻天气,方勇接到支队命令,连夜驰援受灾严重的威宁县。从1月26日至29日,方勇和他的战友们在海拔2200米的贵州屋脊之上连续奋战4个昼夜,打通了“威六”公路梅花山段和威宁县炉山镇至雪山镇2条运煤主干线,设立了29个便民送水点,保障了城关、金钟、小海和盐仓4个乡镇的生活用水,为散布在深山的80户受灾群众运送和发放燃煤4吨,撒盐共计12吨,疏通道路200余公里,疏散滞留车辆150余辆,疏散滞留群众1000余人,护送燃煤2400余吨,送水42车次、送水336吨、惠及群众7万余人,走贫访困80户,运送和发放燃煤4吨、大米3600斤、食用油160桶、衣物棉被100余件,圆满完成了赴威宁县“抗凝冻、保民生”增援任务。在道路上,看得最多的就是司机们对连夜奋战的消防官兵竖起的大拇指,在走访中,听得最多的就是老百姓对消防部队的赞扬,那一声声帮助后的感谢。

消防安全事迹材料篇2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救护消防中心成立于2009年,下设5个救护消防中队,现有队员388人,消防车辆70余辆。作为一支立足煤矿抢险为主的专业救援队伍,积极参与周边城区火灾扑救和危险化学品泄漏、地震、泥石流等各类灾害事故的救援。成立以来,共接警出动970余起,出动人员2.4万人次,出动车辆2000余辆次,抢救遇险和被困人员 100余人,抢救财产价值9000余万元,为保卫一方平安作出了积极贡献。

救护消防中心坚持“练为战”的指导思想,狠抓“机关、中队、小队”三级责任,每年修订消防综合预案和各类专项预案,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队伍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2014年3月1日,晋济高速公路晋城段岩后隧道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甲醇泄漏起火燃烧,两辆危化品运输车、30余辆煤炭运输车被引燃。接到政府指令后,该救护消防中心迅速派出22辆救援车、235名指战员,赶赴一线,经过7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配合消防部门成功将大火扑灭,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救护消防中心成立以来,先后参与港华煤层气特大火灾事故、王莽岭风景区森林火灾、高平森林火灾等事故的处置。被评为山西省“先进单位”“抢险救援先进集体”,荣获山西省专职消防队伍职业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山西省首届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技术竞赛团体第一名。2017年承办山西省煤层气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展示了过硬的救援能力。

消防安全事迹材料篇3

他普通吗?却是,但是看看他做的工作吧。

他,是一名普通的消防战士。入伍12年,他时刻谨记着自己消防战士的职责,参加过大大小小的灭火和抢险救援1600多次,抢救出被困群众460多人。

他,是一个贫苦家庭的顶梁柱。父亲和哥哥先后因车祸致残,母亲也不幸罹患癌症,善良淳朴的妻子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他,跟他一起撑起窄窄的公寓房里,那个清贫温馨的家。

他,军功章挂满胸前,获奖证书装满抽屉,声名鹊起的他,依旧过着俭朴无华的生活。他依然是妻子的好丈夫,是父母眼中的乖儿子。

妻子李翠,亲切地叫他“牛哥”,战友豪爽地直呼他“黄牛”。

他,有许三多的坚韧、史今的宽容、伍六一的倔强、“老七”的霸气。他,就是消防部队真人版的“士兵突击”。

他,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消防总队南宁市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代理排长兼一班班长黄胜新。

十余载抢险救援经历书写青春华章

自1997年当兵入伍以来,黄胜新一直以行动来诠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从什么都不懂的新兵蛋子成长到如今的消防技术尖兵,黄胜新付出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汗水和努力,经历了大小1600多次生死一线的关头。黄胜新在实战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救援经验,也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一次次把黄胜新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2000年9月1日15时35分,广西最大的化工企业——南宁市化工股份公司的2800立方米酒精罐突然发生大火,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现场情况万分危急!当消防部队到达火灾现场时,酒精罐上火光冲天,火焰已经高达50米以上。

9年前的消防车和现在的进口消防车的性能没法比,当时的车载水泡的有效射程根本达不到燃烧着熊熊烈火的酒精罐顶。于是,火场指挥员决定组成突击敢死队冲进防护堤迫近作业。黄胜新主动向指挥员请求担任主攻。

指挥员同意后,黄胜新立即和突击队员顶着难以忍受的高温把两节拉梯架到燃烧罐,将移动炮推到被烧得发红而且塌陷的罐体上,顶着高温和随时可能掉入罐里的'危险,站在上面操作移动炮进行近距离灭火。战友们在身后不断用水枪向黄胜新射水降温,掩护他灭火,有好几次强大水压差点把他冲进罐体里,幸好黄胜新用脚紧紧地勾住了两节梯梯蹬稳住身体。经过数个小时候奋力扑救,火势最终得到了控制并被顺利扑灭。回忆起这段经历,黄胜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酒精罐的温度高得吓人,自己的手都被烫起了好几个泡,万一不小心掉下去酒精罐里啊,连个骨头都找不到!”

千里驰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显身手

黄胜新,自去年汶川地震救援顺利归来后,人们便记住了这位个子不高,说话不多的铁骨汉子。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黄胜新正休假到医院照料身患癌症的母亲。当一接到部队成立抗震救援突击队奔赴四川增援的指令,黄胜新立即返回部队,瞒着母亲,奔赴灾区救援。

5月14日赴川以后,黄胜新舍生忘死,英勇顽强,多次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递交了满意的答卷。在此次抗震救灾中,他与南宁市消防支队其他战友一起抢救被困人员19名,其中8人生还;带领救援队员转移群众3617人,为群众搭建避难场所76处,清理危房145间,抢救各类物资价值约1300多万元,抢运救灾物资480余吨,为夺取抗震救灾阶段性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这次的抗震救灾中,“黄牛”黄胜新又经历了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心动魄。2008年5月14日,南宁市消防支队赶到四川都江堰后立即展开救援工作。当日下午,黄胜新在都江堰四川街一栋六层坍塌楼层上,利用视频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测,发现下面有生命迹象,并隐隐约约听到一丝极其微弱的呼救声:“救命,救命!”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的女子看到黄胜新和战友,立刻冲了过来,紧紧抓住他的手,哭着哀求:“我弟弟埋在里面已经两天两夜了,求求你们,快救救他吧!”“你放心,刚才我已经听到他的声音了,我们一定把你弟弟救出来!”

根据黄胜新多年的救援经验,他和战友们选择了一个较为安全的方位,挖了一条隧道,清理被困者上方松动的水泥块和砖头,用工具一点一点挪开楼板,通过细小的缝隙,进入被困者所在的狭窄空间。

伴随挖掘的同时,上方的楼板不断嘎嘎作响,碎石纷纷掉下,战友们着急地喊道:“班长,有危险!”而此时黄胜新心里想的却是:“我们已经千辛万苦挖出了这条生命通道,我决不能放弃,一定要把他救出来!”他不顾战友的劝阻,拼命加快挖掘速度,就在他把人救出来的一瞬间,“轰”的一声,几层厚厚的楼板在余震中塌了下来,埋住了他们之前救人的地方。而那时,要是黄胜新再慢一秒,就再也回不来了。

由于抗震救灾表现突出,黄胜新被公安部消防局记个人一等功,被自治区党委评为全区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并作为奥运火炬手参加了祥云火炬在南宁的传递活动。

满载荣誉依旧朴实无华

08年抗震救灾立功至今,黄胜新先后在南宁等地做了十几场先进事迹报告会,并收到自治区、南宁市等多级政府部门的嘉奖。黄胜新英勇的抢险救灾事迹也早已家喻户晓,成为南宁市街头巷尾的美谈。

而今满载荣誉的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功臣”就摆架子,居功自傲。在部队领导和战友眼里,他仍然是个尽职尽责的好战士,是那头永不放弃、做什么事都抢在第一位的“黄牛”。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记者又一次见到了这位小个子的消防兵。他笑着说:“现在去菜市场买菜,偶尔会有人认出自己是黄胜新,挺不好意思的。”他也直言,有时候确实有点不方便。

在群众眼里,黄胜新俨然成了一位英雄。市民们有需要消防帮忙的时候,几乎都会想起这位腼腆老实的消防老兵。7月13日,黄胜新所在的辖区内公务员小区有一位住户的门被反锁了,到现场的消防战士弄了很久也没有把门打开。这时,战友们想到了在特勤大队的黄胜新。“黄胜新来了,没什么问题了!”像这样的对话,在许多有黄胜新在的场合都可以听到。他的救援技术几乎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黄胜新到达公务员小区现场时,他以惯来敏捷的身体,运用“楼层下降”技术,从住户的窗台进入到屋内,成功地把该住户的门打开了。事后在与记者的聊天中,黄胜新说到:“其实,人家也挺不容易的,现在装一个门,动辄三四千,的确不忍心把住户的门弄坏。所以每次遇到这种门被反锁的情况。我都在想,能不弄坏,就尽量不要弄坏住户的门。”

黄胜新就是这样一个老实诚恳的人,他时刻替他人着想,不愿意弄坏老百姓的一扇门。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得到了战友和市民的好评。

消防安全事迹材料篇4

xx县广播电视局消防工作始终坚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人人参与、标本兼治”的原则,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研究本消防工作特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几年来,我局消防安全工作稳中有进,成绩喜人,我们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领导思想重视,安全组织健全

我局历来就有领导重视安全工作的良好传统,安全工作上规章制度、上班子会、上工作日程已经在我局形成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单位成立以主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局长xxx)同志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消防法》,建立消防工作制度,组织发动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纠,经常性召开安全工作例会,研究商讨单位消防形势和消防措施。

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建立起了消防工作健康发展、和谐运行的长效机制。

二、未雨绸缪预防,完善硬件设施

预防始终处在各项消防措施的首要地位,只有未雨绸缪做好预防工作,才能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才能有效保护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

我局和其他单位相比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下属单位地点较分散,电路设施设备较多。针对上述特点,安全工作小组在李辉全组长的领导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抓好软环境的建设。同时,对下属单位消防硬件设施进行完善。我们对输电线路、用电设备、消防设施(器材)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普查,该更新的更新、该报废的报废、该添置的添置,并将其形成一种制度坚持下来,从而有效地将火灾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杜绝了消防安全隐患。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防技能

每年,我们采取板报、画廊、讲座、参观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强化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加他们的消防安全知识,培养他们落实消防工作的习惯;与此同时,制订消防工作应急预案,加强消防演练,做到人人掌握灭火器材正确的使用方法,一般火灾的扑救常识,火灾中的逃生方法等基本常识,提高干部职工在突发情况下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四、经常检查监督,促进工作落实

我局对本单位各部门落实消防工作情况,根据季节特点,结合工作任务,实行日常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每次检查都能做到检查之前有计划,检查之中有总结,检查之后有通报。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监督各部门落实消防工作时采取“定责任、回头看,盯一点、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定责任就是单位与每个职工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规定各部门干部职工在安全工作中的责任;回头看就是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勒令当场改正外,事后回过头来再检查改进的情况;盯一点就是抓制度落实,抓住关键不放松,讲究工作实效,不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毛病;点带面就是通过对一个一个办公场所、一个一个干部职工的严筛细查,从抓好一个个小点的消防安全工作出发,来带动整个局消防安全的大局面。

通过我局全体职工的不懈地努力,我局在贯彻落实《消防法》,创建平安单位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五、严肃值班纪律,确保责任到人

今年的防火工作,以县上消防工作、安排为指导,认真履行防火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消防防火应急处理机制,提高扑救火灾的能力,全面落实消防防火措施。在节假日、防火期内,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所有值班人员通讯工具24小时开通,各部门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一律24小时开通,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及时联络,组织人员进行扑救。

消防安全事迹材料篇5

虽然未见战火纷飞、刀光剑影,有位消防战士入伍1年零八个月来,冲进烈焰升腾的火场和各种救灾救人现场120多次,从火场、高空、井下、高速公路等处救出遇险群众十余人,作为一名义务兵,其出色的表现令人赞叹!

他就是xx, 1991年6月出生,初中学历,预备党员,湖南省桑植县,20xx年12月入伍。现任漯河市消防支队特勤队特勤车战斗员。

入伍以来,他一直注重学习,始终把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技能为标准,刻苦训练,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充分发挥一名消防“铁军”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中队的各项建设献计献策、尽心尽力。

他经常对战友说: “咱们当消防兵的,有危险就得往前冲!”

一声凄厉的电铃声划破了特勤中队安静的夜空!

20xx年4月10日01时10分,漯河市解放路苹果派高层公寓12楼发生火灾,有毒浓烟从起火房间翻滚而出,很快就充满了走廊、蹿出了窗外!

12楼至顶楼16楼数十户居民还在睡梦中,如果火势蔓延,不及时疏散群众,势必酿成大祸!

和另外两名战友立即受领了任务:立即疏散12楼被困群众!整座大楼已被切断电源,背着数十公斤的装备快速攀登至12楼,这对从来没有扑救过高层建筑火灾的义务兵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毒烟热浪里,和战友一遍又一遍地拍打着住户的家门。楼道内浓烟滚滚,能见度几乎为零,防爆强光手电也失去了作用。1208房间的住户被从睡梦中拍门声被惊醒,当他听到呼喊时,才意识到自己一家人正身陷险境!

立即给他戴上防毒面罩,协助他背出还在熟睡的孩子,快步将他们一家人送到消防楼梯间,交由战友护送下楼。此时,他的空气呼吸器压力已不到额定压力的三分之一了,指导员在楼下用电台命令他5分钟后立即下楼。一旦空气呼吸器报警,消防员不及时撤离火场,就有生命危险!

此时,隐约听到了走廊东端传来的呼救声,“救命啊,有没有人啊,救救我!”他毫不犹豫地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摸索过去,原来是1220房间有两名群众被困。他立即高声告诫被困人员:“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然后再出来!”等两名被困群众准备好毛巾,空呼已经开始报警了,他一遍又一遍的提醒自己要冷静,指导员又用电台命令他快点儿撤离。他立即拉着两名极度恐慌的群众沿着消防疏散指示灯向出口前进。空呼压力越来越小,他渐渐感觉到呼吸困难。汗水湿透了衣服,又模糊了他的视线。他与指挥部保持着联系,终于,他发现出口了!当看到来接应的战友时,他已精疲力竭,不禁脚下一软瘫倒在地。

但险情尚未解除,指挥部通知搜救组:16楼还有1名被困人员,立即施救!险情就是命令!他喘了几口气,咬牙站了起来,立即更换一部空呼,和战友再次钻入黑暗的、充满毒烟的走廊。在指挥部指示的1611房间门前,和战友用力拍门却无人回应,难道人已经不行了?经请示指挥部后,他立即抡起破拆斧砸开了房门。经搜救,原来是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无力回应搜救人员。已经适应了火场的迅速给老人戴上防毒面罩,和战友一起抬着老人脱离险境。

从火场回来后,有战友问他,“第一次进高层建筑火场,你就不怕有危险吗?”他说:“面对灾难,老百姓比我们更怕,我们的使命要求我们勇敢冲锋,不怕牺牲,我不怕任何危险!”

面对感激涕零的群众,他只会憨厚地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20xx年4月19日8时46分,特勤中队接到调度:源汇区阴阳赵乡的一处建筑工地内一名两岁的儿童玩耍时不慎坠入10米深的废弃机井中,生命危在旦夕!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和7名战友立即跟随中队长队乘抢险救援车火速赶往事发现场。

到达现场后,只见围了很多群众,孩子的家属爬在直径不足50公分的机井旁不停地呼喊。事故现场孩子沙哑的啼哭声部时从井下传到井口,由于机井井口太小,官兵们根本无法下到井中,且井壁没有混凝土管道,四周土质疏松,如果使用挖掘机等大型设备,极有可能造成机井坍塌,给救援工作带来了难度。“队长,让我下去吧,我比较瘦,能下井救人!”自告奋勇地向中队长请战。时间就是生命!中队长批准了他的请求,随即命令救援小组利用移动供气源向井内输送氧气,保证井内氧气充足,确保孩子呼吸顺畅,然后用铁锹,撬杠,搞,等小型破拆工具对井口进行破拆,扩大井口直径,同时,严密监视现场情况,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40分钟后,机井井口被扩大到80公分,一条“生命通道”终于打开,此时,脱掉多余的衣物和沉重的抢险救援鞋并在战友的帮助下,用两根大绳将我他的腰和两只脚牢牢系住。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后,在战友的协同配合下将倒着身体放置井下,井内没有一点光亮,可谓伸手不见五指,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寻找被困者。于是他向上示意升井后带上头灯,再次倒挂金钩下至底部,在层层阻碍下艰难的用绳结套在孩子身上,并示意井下处理完毕。随着绳子一点一点地拉升,他拉着孩子走向了胜利,看见了希望的阳光。孩子成功获救,群众的欢呼声,掌声顿时响起。

事后,获救幼童的家人送来一面锦旗,上书“人民消防,情系人民”8个大字。

有了这次井下救援的经验,在随后发生的两起群众坠井事故中,同样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成了让领导放心、令战友佩服的“救援尖兵”!

他对老班长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还有很多东西没学会,我必须加倍努力”!

这句话,也是他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

刚来到特勤队时,体能很差,但他毫不气馁。身体瘦弱,他就给自己“开小灶”:爬落水管,他背上重物;跑步时,他系上沙袋。一年下来,穿破了4双胶鞋,磨烂了两身作训服。现在他已经练得肌肉突起、筋骨强壮,成了特勤中队数得着的体技能标兵。20xx年8月,他凭借优异的体技能本领,被支队领导选入“铁军集训队”,代表漯河支队参加全省武,并和战友们一起拿到了漯河支队比武史上的最好成绩,赢得了官兵们的一致赞誉。

“我要在警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早在入伍时他就立下了这样的铮铮誓言。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一步一个脚印,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但却谱写了绚烂的消防人生。在心中,永远铭刻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消防事业的热爱。

“赴汤蹈火,敢打必胜”的特勤消防精神与经验、技术相结合,爆发出巨大的救援力量。这种力量支撑着在救援现场斗志昂扬、不知疲倦,战斗不止,以顽强的意志力战胜了各种灾害的考验,充分展现了特勤中队官兵的血性和拼搏不息的精神,焕发出特勤消防精神夺目的光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期消防官兵对“赴汤蹈火、敢打必胜”精神的认识,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消防安全事迹材料5篇相关文章:

个人诚信事迹材料5篇

好幼儿事迹材料5篇

创业青年事迹材料5篇

主要事迹材料范文参考5篇

巾帼主要事迹材料5篇

二星章事迹材料5篇

老师优秀事迹材料5篇

勤劳事迹材料5篇

个人优秀事迹材料范文5篇

个人材料主要事迹精选5篇

消防安全事迹材料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3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