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论心得体会8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心得体会,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价值贡献,心得体会是我们内心情感的晴空万里,透过文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豁达,一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太极拳论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太极拳论心得体会8篇

太极拳论心得体会篇1

大学的体育课的学习已经悄无声息之中接近尾声了。在张立臣老师的带领下,虽然只上了短短的几节课,但是他认真地教导,绘声绘色的肢体语言让我很好的接受了太极这门对我来说还是陌生的课程。大学体育与高中时候的体育相比,显然有很大的不同。这不仅仅着眼于学习方法上,它更注重对我们体育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大学体育进行的是素质教育。

上到大学,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便成了我们唯一固定的运动时间,在缺乏运动学习的生活中,体育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调节身心的机会,缓解了学习以及社会活动带来的压力。大学体育课给了我们多样性的选择余地。想学足球的可以选修足球课程,想去打太极的就有太极课程。所以体育课的学习变得轻松,及提升了我们的体质,发挥了我们的兴趣特长。并且体育课的学习还占了一定的学分,让我们更加重视,几乎所有的人都抓住了这个机会,并且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学会了很多专项体育的知识,真正懂得了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

在这一学期的太极拳学习中,我系统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收获颇大,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认识。白鹤亮翅、手挥琵琶等招式时不时在我脑海浮现。在我心中,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门体育课程更是一种中华文化的教育。每一次的练习,我们都是在重新温习一份古老却又青春的文化。可能对于我们这群90后,太极拳似乎还是记忆中的“少年张三丰”。在这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上,我们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和研究太极拳。在太极拳的学习里,我明白了为人处事,不应该事事着急,要学会放松内心,用冷静的姿态来解决任何烦恼的问题。越是面对挫折或是麻烦,紧张和惆怅又能有什么用,这时候应该做的就是放松自我,用冷静的思考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太极拳讲究调和矛盾,这能使我们养成一种生活的态度。从这一点来说,练习太极拳,也是对于我的一个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很庆幸,能够选上太极拳这门课,能够有这样一份机会接触到这份宝贵的财富。或许说,在以后,每当我们的学习,生活或是工作遇到了困难和烦心事,我们可以在“太极拳”里思考,解决这一个个难题。学习太极拳,是一份精神的蓄养和沉积,用以净化人的心灵。

“模仿、锻炼、感悟、自成一体”是一种太极拳的学习境界。每学期仅有短短的的十来节体育课,我或许只学到了太极拳的一点皮毛,也许我还仅仅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但是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至少可以让我收获一种和谐的性格,收获一种不一样的人生态度。

太极拳论心得体会篇2

下面是我学练养生太极拳三个月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对新学员和养生太极拳爱好者能有所帮助。我先简单介绍下我的情况:我也是个新学员,学习养生太极拳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而且是从零开始,在此之前我从未学过任何武术、气功之类的东西,并且体质很差。但通过三个月的学习,现在已经按大纲的要求学完了第一路拳式动作,对养生太极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功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精神状态、身体状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也初步体会到了太极拳的奥妙之处。下面我就说说自己学练养生太极拳的一些体会:

1、 学一式,练一式,每一式练习都有效果。

自己身体不好,开始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学习养生太极拳的,但是我想既然学习了就要认真去学、去练。我的工作是每天要长时间面对计算机,所以整天下班回家腰酸背疼的,在单位一有空就爬在桌子上。可在练习养生太极拳一周后,我惊奇的发现,在单位挺的直直的座一天回家腰背竟然不疼了(当时只练到预备式、随息放松)。说实话这时我还有些怀疑这是否和练太极拳有关,还在想着会不会是心理作用呢?但后来一些功效的显现让我彻底相信了它的真实性,这的确是养生太极拳的功效。两周后睡眠改善、颈椎不再疼了(当时只练习到预备式、起势式、收势的三式演练、内功还是练习随息放松)。原来早晨起床时总感觉没睡醒,腿困的难受,而练习两周左右时,早晨一醒来就会感觉头脑很清醒,浑身很轻松,毫无睡意;再后来还有许多的功效显现,我就不再多说了……总之,现在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是我周围人都看到的效果,身体好了,

心情也好了。我现在对虚无子老师所说的“每一式练习都有效果”这句话深信不疑,因为这是我真实体验到的。

2、学练结合,以练为主。

怎么学呢?就是对课文、vcd光盘的内容、动作仔细反复地去看、去模仿,认真参加内功班的学习,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只有这样才会少走弯路,迅速在自己身体上看到功效。我自己感觉课文和听课中有一些内容你可能暂时还不能理解,但在今后的练习过程中随着功力的增长就会有体会。 内功班的语音辅导课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怎么才能听好课呢?1)是要多读网页文章和课文。因为老师讲课中所说的话可以说大多数在课文和网页文章上都有,如果把那些文章都熟记在心,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就好理解了。2)要踏实地去练。不练就没有自身的体验,也就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讲什么。我的体会是要反复的学、不间断的练才能发现问题、纠正动作,才能练入状态,也才有好的功效。

3、拳功并练,真修实证,层次修练

首先要学会利用vcd光盘、清楚光盘里的内容(1-7号光盘是拳式动作演练光盘,8号光盘是内功初级功法示范及功法提要。)有些人不太知道怎么利用8号光盘学习、也不太了解养生太极拳的学习方法。只知道8号光盘是内功功法示范。听老师说过要拳功并练,不能练成太极体操,好了,拿到光盘后把8号光盘从头至尾的内容全看一遍,然后不讲层次,混练一气,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内功功法的`学习是有层次的,不可越级修练,第一步是随息放松,在没有练好随息放松之前是不能练下一步功法的。还有就是有些学员总爱问高级班的学员或老师练习时的感觉,我现在的体会是自己去练、去体验、不要过早知道功境。在这点上我也走过一点弯路,也是偶然听到了别人的一些功力体验(当然是比我功力层次高的人的功力体验),虽然我心里知道不能越级修练,但在自己的练习过程中就会不由自主的、下意识地去追求,结果出现了一些不真实的感觉,可以说是幻觉。所以我现在明白了功力层次比你高的人不和你聊自己的感觉是为了你好,因为我

们的学习方法是真修实证,只有自己亲自体验过的才是真实的。我是按大纲要求的顺序来学习的,用了三天时间学完前三课后,然后从预备式、随息放松开始学练(我看到现在大纲的要求是前三课的学习时间是两天)。有些人对前面三课内容可能不够重视,我的体会是认真学好前三课内容,可以让你知道养生太极拳的学练方法、特点、应注意的问题、学习的目的、学练的关系等等…...这些内容可以使我们的学习尽快步入轨,少走弯路。

4、化难为简,便于学习。

我感觉老师的教学方法特别好,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能使我这个对太极拳一无所知的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看到这么好的效果。我在第一天练习预备式和随息放松时,思想怎么也集中不到自己身上,旁边稍有动静就会分心,但是按照练习要求--吸保持放松态,呼放松手臂,开始时有点顾左就顾不上右,顾呼吸就顾不了站姿…..我就试着按要求站好姿式,保持正常呼吸,第一次呼气时先放松左臂,左臂放松下来,再在下一次呼气时放松右臂,因为心里总要这样想着,这样练习几天后,感觉集中思想并不是那么难了。按照每一步功法要求循序渐进地去练习,现在基本可以专心地练拳,不会再受旁边人说话、走动影响了。很感谢老师能传授这么好的功法给我,让我受益无穷。今天的功效是三个月前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我觉得我很幸运,所以我会珍惜和养生太极拳所结的缘分,坚持不懈的学练下去。

在此对老师真诚地说一声:谢谢!谢谢您!!虚无子老师!

太极拳论心得体会篇3

余自20xx年学练太极拳至今已有六年了,先后学习过不少套路,也换过几位老师,并在各在比赛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多年的学习演练中也对太极拳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体会,现将其浅一二,望众拳友老师批评指正。

一、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

打拳之前的准备活动无非包括压腿、压肩、压手、肩踝、膝、髋关节的旋转或拉伸等。究其根本,准备活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身心放松。而准备活动的充分与否,会直接影响接下来打拳的效果比如说压腿,它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腿部的柔韧性,同时还有避免受伤和放松关节等功效。陈式太极拳各家陈正雷大师也曾说过,准备活动的时间应该长于打拳的时间,至少要在半小时以上。特别是我们在清晨打拳就是更应该注意,由于一夜的睡眠使身体有些僵硬,所以这时的准备活动尤为重要。

二、不要急于起势。

在充分的活动之后,接下来就要开始打拳了。在正式演练套路之前,我认为还需要做以下几件事情:来回走动平优一下心跳(如果你刚做完踢腿、摆莲等动作就要更注意这点),站定之后引导身心逐渐入静,从头到脚依次调整、放松(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圆裆开胯、展掌舒指等)。然后调匀呼吸(最好采用腹式呼吸,以达到慢、细、匀、长的效果),最后再松柔的开步起势。

三、意念引导运动,在打拳的过程中,意念的导引应该贯串始终。

而这种意念引导动作的练拳方法,不仅能调节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增强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而且还可以使上下肢更协调的配合,达到更为理想的锻炼效果。初学太极拳者由于对套路的掌握还不够熟练,意念更多的还是集中在想动作上。当熟练到一定阶段之后,就应该逐渐将意念转变为想身法要求、想虚实转换、想开合衔接、想劲路节奏等或者将意念更集中的关注一下在自身行拳过程中薄弱或欠缺的环节,比如眼神、腰胯、脚步等。

四、打拳一定要慢。

缓慢打拳有利于身心的入静与放松,有利于用意念去引导动作的进行,更有利于拳技的提高与身心健康。尤其是在平时没有比赛或表演对套路有时间要求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抛开音乐和时间的限制,放慢速度打拳。缓慢打拳不仅可以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拳架与身法,还可以体会和掌握劲路与节奏的阴阳变化,更重要的是,太极拳的内功也是在缓慢打拳中逐步积累与造就出来的。且打拳的时间愈久,在自身的运用与体现上也就越发的驾轻就熟,拳技也在不断的日积月累中得到时进步与提高(如身法的中正安舒、拳架的舒展大方,节奏的快慢相间、劲路的蓄发互变等)。直到最后,打拳的速度节奏完全可以自行掌控,从而体现出快而不急,慢而不呆的风格特点。

太极拳论心得体会篇4

还没上太极拳课之前,我对于太极拳是一点都不了解的,我只听说过太极,而一听到太极我就会想到公园里的老头老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这个年龄段好象相差甚远。我觉得太极拳应该也是太极的同类,也是差不多,都是很慢的,柔柔的。学习了太极拳之后才知道,它让我受益非浅。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介绍太极拳,它十分注重它的意、形、态,初学者一般都很难掌握它的力度。所以我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也是感到无从下手,但是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中摸到了一点太极的门路,而我,当然也是学的很起劲。每次课上看到老师为了教会我们满头大汗时,感到十分愧疚,于是每次课后回寝室总会认真地复习。希望可以学会每个动作,不负老师所望,以后可以每天耍太极拳,强身健体。

第一节课开始学习太极拳,老师首先让我们学会怎么样放松,但是由于因自己对太极拳不了解,不能很好的接受,不懂为什么老师跟师兄师姐能够看起来不用力、劲等却能把动作做得很带劲,而我却不行,怎么做都不对。所以我在练拳时手臂用着僵硬的力,结果造成全身紧张,各关节转动不圆,每个动作看起来像故意摆姿势。

接下来,我说说自己这个学期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我觉得耍太极拳让我感到了全身心的放松。我们每天不是寝室里对着电脑看书,写论文,就是坐在教室上课,整天保持一种姿势,肌肉神经骨骼都僵硬了,放松是一种最好的治疗。自从我开始学习太极拳之后,我隔天就打一遍来放松全身心,促进睡眠。

在学完太极后,感觉自身的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小脑发育不全,平衡能力不好,太极的动作是百年来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调节都以是非常精确的,所以在练习时做准动作有利于锻炼平衡感。

练习太极更是帮我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学习太极,先学动作,在学动作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以及意念。这样就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学习太极能帮我强身健体,终身受益。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了更大的兴趣。太极拳柔中带刚,借力打力,感觉既有体现武打的技击性,又体现了其本身的艺术性。老师说,对于太极拳,我们要每天练习才能够体味它的精髓的。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了不少。既让自己身心得到了放松,也体会到了同学间的互相关爱,更加了解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太极的学习,更全面的了解太极拳,做到以拳强体、以拳养神。让"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口号从我做起,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太极拳论心得体会篇5

太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有大约1亿爱好者。走到世界很多地方,一提起中国,很多人便首先想到中国功夫,尤其是太极拳。太极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一种武术项目,同时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太极拳在中国传统武术中,要求每一个动作都要圆柔连贯,每一招式都是绵绵不断,犹如太极图的拳术。

出于对太极拳的好奇,这学期的体育课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习太极拳。我觉得太极拳是一种即神秘又普通的功夫。它的神秘在于不同的人去练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打出来的感觉、效果也会不一样。太极拳重在形和意的结合,人们对太极拳的不同看法,以及打太极拳时的不同心境,就会使打出来的太极拳有不一样的感觉。而说它普通则是因为如果想要学每个人都能学会,虽说基本只能学个皮毛,但差不多都能打上一套拳,用来平时健身静心。而真正能够体会其中深意的,精通太极拳的人却屈指可数。

起初,看老师打完整的太极拳动作时,一招一式都是那么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打完之后整个人顿时感觉神清气爽,飘飘欲仙。那种感觉与天地同在,与万物为一的'境界也只有在打太极拳是才能体会得到。

我还清楚的记得,在让我们打拳的时候董教授一直强调不要着急,要把每个动作做到位,然后再做下一个动作。同时,我也发现很多同学在打拳的时候普遍过于着急,想赶快把动作打完,而结果往往是“有其形而无其意”。而老师打拳的时候则是一步步的把动作做到位。我想这也是由于我们学生普遍焦虑浮躁,静不下心来好好做一件事,总是急于求成。学习了太极拳,能逐渐让我学会静下心来去完成一件事,而不是急于求成,事倍功半。同样,学习太极拳,只也有静下心来,慢慢地认真地去完成每个动作,才能做到打拳时“形神兼备”。

虽然只有短短一学期的时间来学习太极拳,我既没有深入地了解太极拳的博大精深,也无法仔细去研究每一个招式的意图。但我至少学会了一套拳,既有益于我强身健体,也让我对太极拳以及中华武术有了更大的兴趣与热爱。

这学期的太极拳课程已经结束了,我觉得学习了一套太极拳的打法只是其次,而从中学习到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以后做事的启示才是最重要的。同时,我也希望老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能更多地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太极拳每一招式的实际用途和功效,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太极拳每个招式的要领,而且能加深对其深刻内涵的理解,而不只是仅仅停留在动作模仿这一简单层面上。从而,使学生打出的太极拳形神兼备,以形达意。

最后,感谢董老师这一学期以来一丝不苟的辛勤教授。

太极拳论心得体会篇6

太极,以前一听这名字就会想到是公园里老头老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年龄相距甚远,但是在这学期选课接触太极感觉受益匪浅。

初学时感觉太极十分注重意、形、态,初学者很难掌握它的力度。起初时,我感觉无从下手,但是在宁老师的教导下摸索了一些学习太极的门路。下面是我学习太极拳的心得。

太极拳是一种既神秘又普通的功夫。说它神秘是因为两点。一点是每个人练的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另一点是所有练太极拳的人当中真正地学会太极拳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虽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意”,但太极拳是和宇宙本源相通的一种功夫,其“神”、“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

每次我们上课宁老师总会让我们放松下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才开始正式的太极拳教导;每天我们都是坐在教室,总保持着一种姿势,感觉身体都有些僵硬了,学习太极拳以后,睡前练一下,有利促进睡眠。其次,感觉学习太极拳后,身体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自己平衡能力不好;太极是百年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能力非常精确的.,

所以练习太极有利锻炼平衡的。再次,练习太极也帮我锻炼了专注力,学习太极,就是动作时,无暇去想其他,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及意念,这样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通过本学期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不少,既然自己身心得到放松,也体会到同学间的互相友爱,更加了解老师的悉心教导,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学习太极拳的。

太极拳论心得体会篇7

记得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就有同学问老师,太极拳是否有减肥效果,引来同学们阵阵欢笑,不过太极拳还真有此效果。想要利用太极拳减肥,每天练上五分钟的太极拳,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发现身体瘦下,而且肌肉体格变的有力强壮,当然,这个里面有很多需要技巧,并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达到效果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练习,而且练习的方法也必须正确。

有人说修身可以去健身房,一样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修心却不是其它的练习可以代替的了。

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放松,不仅是肌肉,更重要的是心。要甘做小学生,让自己先变成一个空的容器。记得练起势之前,老师教我们要先全身松透,不仅松身,还要松心,要求我们练习深呼吸,做到深、细、匀、长,当时我对此体会不深,现在想来那个"松心"就是针对我讲的,心松身才能松。老师讲要"舍",放下外缘,练时如若无人之境,不可掺杂一丝杂念,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同时,练习太极拳还需要注入自己的意念,让意念带领着自己的身体行动,好似一股源源不断的热流缓缓流经全身,并催动着自己的手脚跟着一起运动。意在形前,所谓“意到而形随”,否则就会出现形似而神不似的情况,失去了太极拳本身具有的韵味,自然达不到练习的效果,也体会不到太极拳的内涵和精髓。

在高中的时候,我就学过一段时间的太极拳了,不过那是因为时间短,学的比较仓促,没有完全学会,也没有真正体会到太极拳的韵味,甚至不懂得在实战中如何运用那些简单而又奇妙的招式。不过现在经过更深入、更细致的学习,弥补了许多当初没有学到的东西。同学们都羡慕我学的快,容易上手,却不知我是学习第二遍了,着实有些让人汗颜。

大家都说太极拳是聪明人的拳,我觉得这不是说只有天赋异秉才能学好,而是说自己一定得多琢磨,多体会,再加上老师的点播,才会有进步。

所谓“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唱口生”,一个暑期没有练习,现在我练起来也觉得生疏,原来学习这回事儿,还真的需要时常回顾,温故而知新。没有多的练习也谈不上什么体会琢磨了,可惜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自己即使连前辈提起的"每天7分钟"都从没做到过,可见练拳不但是身体的训练,更是意志的训练。能够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本身就是意志的体现,而且再次过程中,可以磨练年轻人浮躁的脾气,时期变得温和坚韧。

我们学习太极拳的目的,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中华武术里的经典,也不是因为它是我国的`国粹,更不是想让我们成为一代宗师。单纯的只是希望大家能通过学习太极拳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和效果,同时还可以丰富同学们生活的乐趣。然而有许多同学对此并不感兴趣,认为太极拳慢悠悠的,是老年人学习的东西。其实不然,太极拳是老少皆宜的。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练习太极拳,都会获得很多好处,增强体质则是其最直接、最基本的效果。

很多同学一进入大学就不同程度的变懒,我也不例外。出来平时上课,很多人都很少做锻炼,长期下去,体质和抵抗力会下降的。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希望大家在闲暇时间能够多多练习一下太极拳,就当是为了今后能有一副健康的体魄、够更好的学习和工作而“存钱”吧。

目前对太极拳的体会仅仅如上所述,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我还会有更多、更深的体会,再与大家交流。

太极拳论心得体会篇8

太极拳为修气,它比印度的愈加要优胜很多,我不是偏袒中国文化,太极拳多为顺,而愈加为逆,太极拳为从,而愈加为迫,在练的时候大家就可以发现,太极拳的肢势简单而且流畅,愈加则苦折身体,有很多动作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完成的。

我练太极拳已经三年了,每天早晨我都会锻炼1个小时,虽然很累,但是每天很快乐。

学太极拳不要苛求自己,因为太极拳不是逆拳,如果强迫自己难免会气血攻心导致副效果,更不要有显摆的心态,为什么有些人把太极拳练的有模有样却身体不得益处,原因就是他们杂念太多,多是为了显摆,太极拳游动肢势也和前人大相径庭没有什么变化,为了苛求肢势的相同多为在强迫自己修炼,那是不可取的。

怎么练太极拳,这是最重要的,我练太极拳第一步是找资料,去买一本练太极拳的书或者光盘,光盘为最好,因为视频的比较直接,容易学习,如果想省钱省力就到网上找,网上什么都有。等资料找好后,就开始学吧,不要在乎那门那派的,只要是太极拳就可以学,因为不管是那门那派都是已柔为主,多为慢功,太极就是这样,讲神不讲力。

练太极拳不要被影视里的武打动作迷惑,那不是太极拳的真谛,老祖宗在古代没那么厉害,太极拳本身就是修身养性的,不可用于武力,太极拳多为修气,在练习中把你学到的慢慢做,不要计较动作的好坏,不要计较动作的顺序,当你看完一套太极拳套路后,在清晨或者闲暇时间可以到一个无人的地方修炼,家里也可以,主要是无人打扰,这是太极拳修身的最好方式和环境。

在修炼时,不要刻意让自己模仿学到的动作和顺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走动,太极拳分八门其实无门,八门皆在心里,修炼中,身体肢势随心所动,且勿迫心而动,那样会适得其反,太极拳游动中上身有十指颤动劲脉,下身有双腿颤动劲脉,游动中,十指张合与臂膀摆动为太极拳主要修真,随着双臂的摆动,你会感觉到十指劲脉颤动,十指连心,日长后,你会发现体内器官明显舒畅,而且免疫力提升。练太极拳可以驱除杂念,其他体育运动包括愈加在内都是让人奋进,尤其是愈加,多为向自然祈祷,虽然可吸收日月精华,但心不静,愈加者说自己很心静,其实不静。太极拳就不同了,在修炼中只要不逆心而练,有杂念浮出便会被松弛的神经消退,所以太极者无心是有根据的。

练太极拳可治失眠,当晚上睡不着的时候,醒来又心烦,看什么都不舒服,这时候不要慌张,到一块清净的地方慢慢摆动你心中的太极,不要苛求肢势的完美,你可以随心索欲,不要强迫自己用多大的力气,你可以适可而止。其实夜晚和清晨是练太极的最佳时刻,多的我就不说了,在修炼中那种体会等你们真正练过后才会明白,太极拳早练早得益,不要说你没有时间,那是借口。

太极拳为独拳,是一种象灵芝人参一样的灵性拳,它不可物扰,不可与俗燥之气接触,凡违背者皆不得真修,这是什么意思?这些是说练太极拳最好的环境就是一个人,四周没有任何东西打扰,没有其他人,再好一些就是连声音都没有,那是修炼太极拳的最好环境,当然青山绿水除外,因为在大自然中,自然的声音是和谐的,是可以被太极吸拿的。

太极分二十劲脉,分别布置在双手和双脚上,二十劲脉在太极拳修炼中要全动,全动则可修身,但是也不要强迫自己,强迫自己是太极拳中的大忌,如果不能全动就单动,总之在修炼中自己掌握,怎么觉得舒服就怎么练。不要计较自己练的乱,太极本无极,所以也没什么路数,那些所谓的名门套路不过也是胡乱比画罢了,值得遵从的是那些人把太极拳规范流传下来。

好了,就写这么多吧,太极拳中的东西很多很多,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的。坚持锻炼!只要这样我们才能永远年轻!永远健康!

太极拳论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论正义的演讲稿8篇

论学社申请书8篇

论坚持演讲稿参考8篇

论生命演讲稿推荐8篇

论劳动作文800字通用8篇

论传统节日作文800字8篇

论青春演讲稿参考8篇

论读书演讲稿最新8篇

论读书演讲稿推荐8篇

论自强不息演讲稿8篇

太极拳论心得体会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