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都要将自己的思路梳理好,写好心得体会是可以帮助我们抒发内心情感的,一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去年的树》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去年的树》心得体会篇1
读了《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后,我十分感动。这篇课文讲述了小鸟经过同树根、门、小女孩的对话,最终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小鸟的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小鸟的心中充满了忧伤和惆怅,应对着由自我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赞美了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亲爱的小鸟,我也为你失去朋友感到忧伤。你不顾辛苦去寻找朋友,最终只见到用自我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灯火。你与树的深厚的友谊值得我学习。
亲爱的这棵大树,我想对你说;“你明白吗?你的朋友鸟儿已经辛苦的找到了你,为你唱了去年的歌。你听见了吗?你拥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应当感到自豪才对呀!”
砍这棵大树的伐木人,你难道不明白吗?你不仅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并且毁了小鸟的家园,还给小鸟和树造成了悲伤。我想告诉你,破坏了环境就等于毁坏了你的家,你也将受到惩罚。我们大家都应当爱鸟,就应当给小鸟一个完美的家园。
来吧,朋友们,让我们用双手培育出一棵棵树苗,为小鸟们建造出许许多多的家园。仅有我们爱鸟,鸟儿才能爱我们。
读《去年的树》心得体会篇2
?花木村和盗贼们》是《去年的树》一书中的一个小童话。这篇童话带有浓郁喜剧色彩和民间故事风味。我喜欢这篇小童话。这篇小童话带着这样的寓意:信任别人是美好的,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美好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吝啬对他人的信任呢?
文中五个盗贼原想狠狠捞一把的。盗贼头儿,能够得到别人的信赖,用良心发现自己的心,变得美丽起来。那感觉真的很奇妙。他高兴得哭了,不停地流泪。我真为他感到高兴啊!他们变得善良起来,竟要还小牛犊。我又惊又喜!盗贼头儿居然变得诚实起来。把以前他做的坏事都坦白了。盗贼头儿告诉他的弟子们再也不要当盗贼了。四个弟子都觉得头儿是个好头儿。最后,五个盗贼改邪归正了。我真为他而感到庆幸。
新美南吉的作品里,隐含着浓郁的寓言色彩,告诉我们许多道理。有的告诉我们,不要仅仅看到了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影子,却没有想到,真正创造了美丽的影子的,原来是太阳;有的告诉我们,在无限的大千世界里,每一个小小的生命个体都是那么渺小,更需要我们去善待生命、珍惜生命,尽可能去发挥自己生命的能量,去探索和发现这个世界更多的未知秘密;还有的告诉我们……
我喜欢读新美南吉的作品,因为她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读《去年的树》心得体会篇3
自从读了《去年的树》,它让我懂得了许多大道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狐狸买手套》和《去年的树》。
?小狐狸买手套》讲的是一只小狐狸和她的妈妈在外面,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在屋里都感觉不到热,只有靠着暖炉才感到一丁点儿恒温,更别说外面了。小狐狸说:“妈妈,我好冷!”狐狸妈妈就把小狐狸的手放在嘴边,氦气了又氦,狐狸妈妈也走不动了,就把小狐狸的一只手变成了人类小孩儿的手,狐狸妈妈叮嘱他一定要伸人类的手,可狐狸还是一时慌张伸错了手,店主看到狐狸有钱,就把手套给了他。
?去年的树》讲的是一只小鸟天天给树唱歌,有一天,树被砍走了,小鸟先问树根:“树根,你知道树在那吗?”树根说:“树被砍下来送到材料厂了。”小鸟问材料厂的大门:“大门,你知道树在哪吗?”材料厂的大门说:“树被锯成火柴,运到村子里了。”小鸟朝村子飞去,他问小姑娘:“你有没有火柴?”小姑娘说:“火柴已经烧完了,可擦出来的火还在灯里亮着。”小鸟就对火唱起了以前的歌,唱完歌,小鸟凝视了火一会儿,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小鸟和树之间的友谊,小鸟不顾千里来给树唱歌,他问了好多人才找到了树擦出来的火,对着火唱了歌。
我以后要多读书,知道更多的道理!
读《去年的树》心得体会篇4
9月27日,环翠区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新教材培训会在长征小学举行。我们有幸聆听了区教研中心领导精辟的教材分析,观摩了四位优秀教师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受益匪浅。语文课时而水平如镜,时而波澜皱起,时而水光潋滟,时而汹涌澎湃。其中,《去年的树》一课从教师的语言风格、教学细节到课文的教学设计上别具一格,特别精彩。
一、教学气氛和谐融洽
这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谷老师的音色。她的声音悦耳动听,语言精练干脆,环节过渡自然。她和蔼的表情,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儿童化的表述都给人留下亲切自然的感觉,营造了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激发了孩子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这样的交流,没有年龄的沟壑,没有身份的阻隔,没有师生的痕迹。正因如此,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对话,无拘无束,智慧不断。与其说学生的发挥好,不如说教师创设的好。在这样愉悦的氛围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师生间的民主和平等。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呈现的是一个充满精彩细节的教学现场,这个现场堪称是巧妙运用教学细节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不断运用个性化的教学细节激活教学过程,于教学细节中蕴含人文关怀的典范。
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能够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点评、肯定和激励,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如点评学生的朗读时,教师用了“你的心痛和焦急藏在心里,谁能把它读出来?”这句话,既评价了前一个学生的朗读,还照顾了学生的情绪,同时,也很好地起到激励启发下一位同学的作用,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一举数得,教学的机智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小细节举不胜举。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不大,它往往就是那么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动作、一个表情,而表现的却是教学过程的变化、灵动和创造,它不一定是预设的,却更能体现出精彩,它透视着教师对理念的实践把握。
二、教材处理独辟蹊径
?去年的树》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需要读者静下来心来,用心灵去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要与文本对话”,那么首先教师就应该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思想。课文的语言虽然简单,但是呈现出来的却是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整篇文章读来令人氤氲在淡淡的哀愁之中。这是一篇充盈着浓郁的人文主义情怀的文章。因而,教学这样的文章,必定要尽力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谷老师始终围绕着文本所呈现的那种情感基调进行。
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撇开了繁文缛节的分析,直接抓住了几个重要句子,统领全文。
在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渲染情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思想,表达自己的感悟。本课中,教师多次组织学生读书,有自由读,轻声读,边读边划句子,分角色读,齐读等。书声琅琅的语文课是美丽的,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必定是不成功的语文课。
教师首先组织同学找出描写树和小鸟是好朋友的句子,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学生一起体会鸟与树的情深义重,再围绕鸟找树的对话,引导学生读读、划划,品品、议议,充分联系生活体验,感受小鸟为了寻找朋友不辞劳苦,有情有义,让学生进入角色,加强朗读指导。这样,情景交融,有理性的思考,也有感性的认识,有统揽全局的大气,也有精雕细刻的细腻。在朗读中引导学生一次次地和文本、和老师、和同学展开对话。在此基础上,教师抓住了本文最耐人寻味,最体现作者思想,最有深意的地方——鸟儿的“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歌德曾经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读书:一条是生理视线,即眼睛看到的文字;一条是心理视线,即心灵对文本的感悟体验。“你用心去品读,假如你是那只小鸟,一年之后,你满怀期待回来寻找自己的朋友,然而曾经的大树,如今却只是一缕轻烟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你想对谁说些什么?”此处的留白真的太精彩了,不禁要感叹作家的伟大,真正是“此处无声胜有声”。每读到这里,总会有一种酸楚涌上心头。然而年幼的学生能体会到小鸟复杂的心情吗?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小鸟的那一双“瞪大的眼睛”中,真的蕴涵着太多的话语。教师抓住这一亮点,既是对文本的补充,也是学生情感的一次提升。教师精心地设计情境,巧妙地把握话题进行多元交流: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吗?想对谁说?(大树、伐木人等)逐层深入,使学生的心灵发出了强烈的回响,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人文合一,引发了一个教学高潮。
老师在与学生对话时,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深入文本的基础上感悟体验,填补课文空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由此,我们很幸运地听到了很多个性化的声音。
最后,教师出示了一封大树给小鸟的信,通过教师的配乐朗读,更加渲染了气氛,调动了学生的感情,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打动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从而将课堂教学再一次推向高潮。
总之,这节课是一节经过精心设计,精彩迭起的课,给我们的朗读课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读《去年的树》心得体会篇5
?去年的树》讲述了小鸟和大树这对好朋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写出了鸟儿的执着与诚。听了杨丹萍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一课后,让我感受颇深。她在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播,更是对我教学历程中的一个鞭策。下面就谈一下我感受。
一、教学“实”。
听了杨老师的课,我感到实实在在的教学是整节课的灵魂,这是给我的最大感触。从整堂课来看,她都特别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朗读课文形式多样,让学生充分体会小鸟寻找大树的急迫心情,感受小鸟对大树的'深情及诚信守诺。写话训练中要求严格,耐心引导,给学生充足的训练、思考时间,没有一点不实的感觉。教师用语真真实实,教师风格朴朴实实,学生训练扎扎实实。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感到了杨老师的实还体现在细节之中。像读书时注意让学生做的端正,注意认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精彩时对学生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老师的举手投足,就在无意中影响着学生,老师实实在在的教 ,学生扎扎实实的学,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润物细无声”。
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实”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上,没有多余的教具辅助,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辞。她仅仅用简笔画和那清新质朴的语言去和学生进行交流,一起走进文本,走进小鸟的内心世界。
二、真情演绎,读写结合。
“情动而辞发”。整堂课都以情为线,入情导读,真情对话,激情点评,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滋养、语言上的训练。每个人读它,都会有各自的感受。有的读出了一对好朋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读出了鸟儿的执着与诚信,有的读出了大树的无私奉献,有的读出了乱砍乱伐造成了小鸟与大树的悲剧……此时,小练笔“你想对文中的谁说,写一写”的安排水到渠成。学生从课始一直集聚的情感,在这时得以充分抒怀,孩子们赞美鸟儿与大树友谊的真纯的话语让人动容,对大树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动,对于大自然的爱护与关注让人感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美好境界吧!
三、引发思考
由此,也让我感受到在语文教学中,要实实在在去教,让语文课堂更具实效;还要抓住读写结合的切入点,让读写结合更有实效性。
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读写结合点——“面对这样一只小鸟,你想对它说些什么,请写下来。”经老师的点拨,其实可以在教学的另外两个环节进行读写训练。一是“鸟儿问了一次又一次,得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关于大树的令人心寒的消息。如果你是小鸟,这一路上的心情如何呀?请同学们试着补充提示语后再读读小鸟的问话。”这一环节的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每一个句子,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为每个句子选择一个最佳的词语写在书中的句子里,再读一读。二是教学13——17自然段质疑交流环节时,一位学生问道:“鸟儿为什么看了又看?”我们应该抓住这一质疑点,让学生说说鸟儿看到眼前的情景时心里最想说些什么,并把它写下来。因为这一教学点是在学生的学习高潮中出现的,更能激发出学生表达的欲望,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主旨。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虚心请教,踏实学习,使自己的教学逐步成熟。
读《去年的树》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