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一个反思自己经历和行为的机会,有助于个人成长,心得体会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我们可以从以往的挑战中汲取智慧,以下是一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万家丽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万家丽心得体会篇1
暑假的一天,语文王老师来到我家家访。当老师走进客厅,我看到那一张熟悉的脸时,心里是又喜又悲。喜的是这次期末测验成绩总体来说我考的还是不错的,老师一定不会因为这个在爸妈面前批评。悲的是就算成绩好,也不能说明一切,自己总归还是有些小毛病,老师会不会接我的短啊……“当”一声关门声,将我拉回了现实。哎,不管了。
我站起来叫了一声老师,便坐到了沙发的角落里不再吱声,再也没有了以前和爸爸妈妈抢遥控器的场面。在老师和妈妈谈话期间,我一直在认真地听着,没想到我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王老师并没有批评我,而是一直夸赞我的优点,说我听话、懂事、写作也好等等。爸爸妈妈听着嘴角也是乐开了花,转而向老师说起我的缺点来。当听到大人对我的评判时我已经不再害怕,便伸过耳朵来虚心倾听。
交谈中,我仔细地观察了老师的表情。当妈妈说到我十分懒惰,并连自行车都不会骑时,老师的脸顿时阴了下来,她没有严厉的批评我,而是告诉我学骑车的好处和惊喜。老师教导我以后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爸妈太累了,而且要求我在这个暑假学会骑自行车。听到老师谆谆的教诲,我很自信地说:“我一定可以做到。”听后,老师笑逐颜开,说:“你一定可以!”
最后,我、妈妈和王老师拍了一张相片,我们将笑脸印在了这张照片上。还没等我回过味来,老师便急着要走,我连忙跟老师说了声再见,将王老师送出家门。
语文老师的家访,使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在新学期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在各个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一定不辜负爸爸妈妈和老师对我的厚爱和期望!
万家丽心得体会篇2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两个重要方面,而家访则是连接这两方面的重要桥梁。
通过这次家访,我们了解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进一步把握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等等,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家长也通过家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了班级的整体情况,更清楚自己孩子的上风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通过与老师的交换,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说真的,这次“家访“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有的家长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教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而且还寄与这么高的厚看,不管怎样样总有一种欣慰的感觉。特别是平时我们关注不够的学生,更是让他们觉得暖和,倍感兴奋:原来自己也其实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教师的心中也尽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还是注视和关心着自己。一名学生的婆婆说:“现在的老师都不进行家访,固然可以通过电话联系,但和家长的联系还是不够。只有看到学生的生活环境,才能对他们有更深的了解,才能针对每一个人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她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极大的肯定和赞美,并由此谈到学校的管理非常正规,让他们非常放心孩子在校的教育。
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一名学生见到我们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手足无措,畏惧我们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们只字不提他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他在取长补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谈中,孩子越说越兴奋,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入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愈来愈满意。最后,他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大门口,并希看我们常常到家来坐一坐,聊一聊。
万家丽心得体会篇3
今天下午,迎着春风,踏着轻快的步伐,和着孩子们欢快的歌声,走在泥泞的路上,别样的激动,期待着和每个孩子的零距离交流,期待着和家长们一起探讨孩子的未来。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家访对教师和学生家长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家长能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老师能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走进学生的生活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源着手,对症下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达到家校结合,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如果不是今天的家访,我永远不会知道那个弱小的女孩会那么的可怜,当着我们三位老师的面,她的后妈会对她那么冷漠——凶恶的表情,冷冰冰语言。作为班主任,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心真疼!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和给予温暖的孩子。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再崎岖,再泥泞都会有路?我们无法改变现状,只能欣然接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孩子们,加油吧,未来的舞台还在等你们上演精彩的节目呢!
万家丽心得体会篇4
为了解学生假期学习状态,落实防溺水工作,我校继续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顶着暑假高温,我校教师和衷共济,勤勤恳恳,走访了许多城区家庭,了解到学生假期生活与学习的直接情况。
但在城区之外,如何对零散分布于1423。11平方千米的乡镇学生进行家访,却成了一个极大难题。在了解具体情况之后,高一二部群策群力、科学部署,由xxx、xxx、xxx主任带领年级老师沿南线、中线、北线进行家访,高效攻克乡镇学生家访难题。
我作为21209班和20210班的科任老师,在xxx老师的带领下,同xxx、xxx和xxx老师一起,组成了中线五人小分队。
(上午7:30,我们在瑞昌二中大门处集合,准备出发。)
在正式家访之前,我部教师便已经做了大量工作,通过资料搜集以及电话询问,确定了中线能够家访的18位学生家庭。这18位学生的住址零散分布于瑞昌高丰、洪下、花园、肇陈等地,最远的已经到达湖北省洋港镇。
如此远距离、大跨度的家访任务,其工作量无疑是庞大的,更别说还有山间阴晴不定的天气来叨扰我们,但是交替的冷雨与烈日打消不了我们工作的热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时间损耗,我们在路上随时与学生及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精确掌握每位学生的家庭住址,以确保家访工作顺利进行。虽然已经做了充足准备,但在家访路上,导航失灵与学生家长电话拨打不通的情况偶有发生,我们不得不在模糊的信息中,通过在村庄内不断问询的方式确定学生确切住所。
到达学生家庭住所之后,我们几位老师开展开了家访分工,由xxx老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落实防溺水工作安排,xxx老师填写家访工作记录,xxx与xxx老师检查学生暑假作业完成情况,同学生交流假期学习安排,而我则负责拍照记录。
在能够家访的学生中,有几位是贫困家庭,xxx老师在出发之前,便已经自费购买了慰问品,体现学校的亲切关怀。
在走访过几位贫困家庭后,同志深有感触地说道:“我明白了干部为什么一定要下基层,不下基层永远不了解真实情况!”詹老师的话的确是肺腑之言,在深入了解了这几位贫困生家庭之后,我们都为他们的家庭状况揪心不已。
居住在高丰镇的李同学家是我们家访的第二站,在进入他家的瞬间,入眼的是坑坑洼洼的水泥地面,以及只是铺了一层草席的木板床,没有风扇,更别说空调了。在我市近期连连38℃的高温之下,我们难以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尤其是在得知其父亲一目失明、手臂残疾,同时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后,我们沉默了。但即使是在这种家庭条件下,李同学的学习成绩也并不差劲。同志同情并鼓励地对李同学说道:“越是艰难,越要有向上的决心,我期待你的进步!”
家住洪一乡的希望同学,父母患有疾病,正在住院治疗。我们抵达希望同学住所时,家中只有他和他的姐姐在家。虽然家庭遭遇变故,但是生活的艰难却铸就了他们一颗希望的心。在见到希望同学的第一眼,我便瞬间被他脸上的阳光笑容和眼中透出的神采所吸引。据同行老师透露,希望同学在班上积极活跃,深得老师同学喜爱。又一番了解后,我们发现,希望同学的姐姐竟然也是二中学子,于今年暑假被江西师范大学录取。同志得知之后对希望同学鼓励说道:“加油!要向你姐姐学习!人生就是这样,越努力,越幸运!”
在走访了两位同学的家庭之后,我们都被他们身上那一股越挫越勇、刻苦求学的精神所打动。“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祝愿他们的家庭越来越好。
教育究竟是什么?
我们又能为教育带来什么?
作为一名新进工作岗位的教师,在走访了许多学生家庭之后,我观察着这些从不同家庭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花骨朵,默默思量。这个问题固然是我回答不了的,但是看着这些努力生活,奋进学习的青春面庞,我的心中忽然冒出杜威的那一句名言:
“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在生活中寻找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将教育融入生活。
——这正是家访的意义所在。
孩子用笑容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万家丽心得体会篇5
10月15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为了落实省教育厅“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号召,我们一行10人在学校领导向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银杏沱村的逸夫小学。8点刚过,家长和学生陆陆续续来到学校。随后,村里的领导也来了。我们集中在一间教室,向校长首先介绍了学校的情况,这次活动的目的并结合银杏沱村的地理优势语重心长地谈到读书的重要性,还郑重地把在我校读书学生名单交给村的干部,希望村里能关注这些学生。整个会场安安静静,没有一人讲话。随后村里的领导也谈到了要求;优秀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优秀学生畅谈读书的经验,最后老师们与学生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真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期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在交流阶段,整个会场讨论热烈。这里成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沟通的舞台;理解的会常作为老师的我了解了学生在学校以外的另一面,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望着这些详细、真实的记录,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做到因材施教。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10点多,我和我组的周老师,张老师又翻山越岭来到了重点学生的家里。常言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近距离的看学生,又给我另一番感受。
我们首先走进了xxx的家。每次走进这样的家庭,我就心生怜悯,一家大小窝在低矮的土墙房里,孩子的妈妈在她四个月时就离开了她,父亲一把屎一把尿把她和她的姐姐拉扯大。十几年过去了,由于家庭环境差,父亲一直没找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和孩子真诚的交谈。孩子非常懂事,十分心疼爸爸。在我们交流之后,她明白了只有她勤奋学习才是对她爸爸最好的回报。她更懂得唯有学有所成才会有机会改变她家的状况。从她脸上那郑重的神情,我知道她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在今后她会愿意和老师亲近;我也看出她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了信心,会用自己的行动感恩父亲。
远远的我们看见了付忠义的家。孩子从小一直由爷爷照管,现在妈妈才回家照看。在交谈中了解到孩子非常渴望父母在家,而父母为了生存还想外出打工。了解这点后,我们与孩子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不少留守生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每个家庭最大的财富是孩子,在外赚金山银山还不如家里这座小山。何况孩子还很优秀,我们要把帐算好。我们的一席话得到了她母亲的赞同,她当即说孩子读书的三年,她一定陪孩子。我悄悄地看孩子,他嘴角扬起了一丝笑意。不是我们有多大能耐,我们只是相信一个“亲”字,“情感是教育的桥梁。”一个“亲”字,就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常见面才会亲。所以我认为通过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心应手。临走时,付忠义的爷爷亲自送我们,拉着我们的手说:“你们为了我们的孩子,这样顶着烈日辛苦的走村串户,我们当家长的真是赶不上情念情,我们打心里谢谢你们。”锤锤酸痛的两腿,顿感欣慰。是呀,家访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爱的传递。我们虽走得辛苦,但能使家长感受到学校对孩子是负责任的,对家长是负责任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沿着崎岖的山路,我们继续往上爬。在树木掩隐中我们来到了赵晓霞的家。一进家门,映入眼帘的是一连串的奖状。她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在九月月考中是八年级年级第二名。向校长与孩子的爸爸、婆婆拉起了家常。在聊天中我们知道赵晚霞虽是单亲的孩子,但很懂事,在家是婆婆的好帮手。望着这样优秀的孩子,真是又疼又爱。在交流中,我自始至终感觉到赵晚霞同学的父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很强,使我深受感动。临别时,赵晚霞的爸爸对我们说:“苦苦自己没关系,不能苦了孩子的教育”。是啊,多么淳朴的语言,多么真挚的情感,是啊,教育乃天下大事,必须当先,他的话,也让我陷入了一种沉思。一个学生在班上只不过是四五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家长的期盼,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两肩沉甸甸的。
穿行在乡间的小路上,回程中我们没有刚来时的兴奋。收获之余,静下来剖析自己,在我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之下,慢慢积累起来一些职业倦怠感,有时候上课变得漫不经心,随心所欲。也曾经因为学生的一次迟到或早退而大发雷霆,却从未好好关心过学生身后······我想,这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带给我们不仅是感官与视觉上的冲击,还会洗涤心灵深处。我想我会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努力把握前方的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万家丽心得体会篇6
走进孩子的家庭,与平时在园匆匆忙忙的沟通相比,更能用心的聆听家长的心声。通过家访,能深入的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在家表现以及行为习惯,并能听取家长对老师的意见和对幼儿的希望,让孩子回家后也能继续享受老师给予的关爱。通过家访,更能取得家长和对教师的理解与支持,加深了教师、家长和孩子的感情。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这次家访我详细的了解幼儿的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历程、学习环境、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通过家访活动,我不仅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了幼儿,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幼儿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幼感情,对以后的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很多幼儿园里无法了解的事情,更加了解孩子,在以后的工作,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同时也感谢家长们对我们日常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通过家访,让我们受益匪浅,既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各方面表现,又使我们更详细的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在家表现、行为习惯,更全方位的认识孩子。通过这次家访,收获的不仅仅是家长,还有我们老师,让我们懂得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身上肩负的职责与责任,更让我们懂得了今后努力的方向,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和家长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万家丽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 开学心得体会6篇
★ 机制心得体会6篇
★ 烦恼心得体会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