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暴雨的心得体会5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是思维的一种体现,可以激发更深刻的思考,心得体会是一种把我们心里波动通过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文稿,下面是一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河南暴雨的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河南暴雨的心得体会5篇

河南暴雨的心得体会篇1

7月20日,河南遭遇千年一遇的暴雨,持续强降雨造成多地道路、地铁等被淹,大量人员被困,对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紧张救援仍在进行。面对严重汛情,各方力量纷纷进行紧急救援,以“快”“狠”“准”的救援姿态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落实了“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的防控精神,为河南救援注入了真情和力量。

速度快,以“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气势救人民于水火。针对河南省连降暴雨引发险情,消防战士、警察、公职人员马上投入战斗状态,应急管理部第一时间启动消防救援队伍跨区域增援预案,他们24小时不眠不休、争分夺秒,只为保障更多人的安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面对灾难,消防救援队伍快速响应号召,自觉取消休假,做好紧急应对方案,落实应急值守,积极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坚守在防汛救灾一线,正是因为他们冲锋在前的加速度使救援及时有序推进;继连夜调派七省消防救援水上救援专业队伍紧急驰援河南之后,各地迅速整合资源,组建救援队伍支援河南,一声声“河南挺住,我们来了”为救援带来了无限的力量。这些救援队伍始终牢记“只要是老百姓的事都是天大的事”,与时间赛跑、与灾难对抗、与受灾人民共患难,中国速度的背后是中国人民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力度狠,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救援全力以赴。一句“胡辣汤挺住,热干面来了”让广大中国人民破防泪目。面对汹涌疫情,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互帮互助,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一次次伟大斗争告诉我们:越是面对挑战,越需要齐心协力;越是攻坚克难,越需要竭尽全力,我们要狠下功夫抓好防汛救灾工作。各个单位切实履行好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抢险技术支撑等职责,全力以赴做好洪水防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救援人员秉持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保持战时状态,全力防汛、有效排险、及时救灾;消防员在救援途中接到家人的求救电话时匆匆安慰家人几句后便挂断电话,全力执行救援任务;交警冒着暴雨在各个路口疏导交通,确保车辆顺利通过……他们于困境中坚韧不拔,于逆境中顽强拼搏,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守护着河南人民。

定位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保障人民安全。防汛救灾是一盘棋,而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民都是一颗棋子,每一颗棋子的力量都会影响到这盘棋的输赢。面对严重汛期,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心系灾情,各大企业、各位群众纷纷发起捐款,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助河南渡过难关,全国人民朋友圈转发救援热线、微博宣传自救办法和自我保护知识、为各位守护者加油打气,为河南注入爱与真情,这些点滴小事凝聚成抗洪救灾的坚实力量。山东的刘先生得知灾情后不远万里,携带自己的摩托艇、皮筏艇等一众物资支援郑州,郑州市民组成人墙,喊着号子齐心救人,最终救出被困人员,在很多人大喊“快跑逃命”时,白衣男子史中杰看到有人被冲走后,不顾个人安危跑到湍急的水流中,一把将女子拉上岸,之后低调离开……一处处勇敢身影、一次次挺身而出,即使很多人不是消防队员、不能冲锋在前,但是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受灾人民、用爱书写着责任与担当。

天灾无情,但压不跨泱泱大国;暴雨凶猛,但敌不过众志成城。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面对暴雨灾情,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救援速度快、防汛力度狠、自我定位准,中原儿女就一定能战胜洪水,渡过难关。雨会停,天会晴,灾难一定会过去,河南一定行!

河南暴雨的心得体会篇2

2020年7月1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社会实践组进行了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疫情原因,大家无法聚在一起活动,于是同学们在自己的家乡里就近进行了社会实践,他们有的人在社区里向街坊邻居宣传生态文明的理念,有的人下乡向父老乡亲传授文明知识,有的人则通过发放问卷,向大家普及相关知识,社会实践小组的成员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完成任务,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为建设生态文明,中国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每个成员拿着自己的器具去各自的小区的楼道打扫卫生,路过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会向他们投来鼓励的目光,每当有人问:你们在干嘛呀,他们都会自豪地说,我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学生,今天我们社会实践,来帮忙垃圾分类,打扫卫生,他们总会不听地称赞。然后同学们就去向街坊邻居讲解关于生态文明主题的知识,提高了知识普及率,他们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向大家讲解,同时也会听爷爷奶奶讲他们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解,相互学习,提高大家对生态文明,垃圾分类的了解。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活动,写了今天的活动心得,并发表了宣传稿,呼吁大家一起保护环境,注重垃圾分类。

当然,在实践中也有许多的困难,当他们主动走向街上的路人时,也会有人因为赶时间而拒绝他们的采访,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顶着炎炎烈日,或是淋着倾盆大雨,他们也依然在发放传单,向大家讲述生态文明知识,他们就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社会实践小组的成员们,恶劣的环境阻扰不了他们,他们只想做好自己的课题,传授生态文明知识,让我们为他们点赞。

在当今社会,不少大学生面临着佛系想法,而我们不能屈服于此,本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就是鉴于此,通过这项活动,通过云上的方法,来磨历大学生,锻炼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样在他们步入社会以后才能,有想法并坚持不懈的去坚守自己的岗位,这样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才有它真正的意义,最后让我们再次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社会实践小组点赞。

河南暴雨的心得体会篇3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

当前,全球气候显著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频发重发态势。而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之一。2020年气象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比近十年平均水平要偏多,自然灾害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应对“天大的事”,要有天大的使命感、责任心。各地各部门要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当前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责任落实到防汛救灾全过程、各层级。各级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证受灾群众吃饱穿暖、有地方住。应强化防御重点,继续做好洪涝、地质灾害等防御,以及对河堤、库坝等巡查加固工作;应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滚动会商研判,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坚决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应根据雨情汛情特点,针对重要部位和薄弱环节前置救援力量,备足抢险救灾物资,细致做好滩区、库区、蓄滞洪区等防汛重点部位的安全转移方案,及时发现灾害征兆,快速组织抢险救援;应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紧盯重点地区和关键时段,及时报告汛情险情灾情及各方面工作信息,为救援行动抢出一条条“生命通道”。

目前正处于“七下八上”防汛抗洪关键期。特大暴雨之后往往会有连锁反应,各地还须防范强降雨对救灾各项工作的不利影响,高度重视抢险救援安全,强化一线指挥,深入做好灾后救援工作。同时,要扎实做好受灾群众帮扶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防止因灾返贫和“大灾之后有大疫”,最大程度减轻自然灾害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抗灾保民生”和“减灾就是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自然灾害。在此次河南暴雨中,人们守望相助,将很多被困人员拉回安全区域;国家级抗洪抢险应急专业部队紧急出动,星夜驰援,截至7月21日14时,消防救援队伍出动指战员2.37万人次战斗在抗洪抢险一线……他们用责任与担当践行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庄严使命。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嘱托,让每一个岗位都坚强有力,让每一名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就能共同筑起防汛抗灾的坚实堤坝。(经济日报评论员)

河南暴雨的心得体会篇4

下雨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吧,但你们见过下暴雨吗?有些人被暴雨夺走了生命,有些人被暴雨夺走了家人,有些人被暴雨夺走了财产,还有些人被暴雨整的不知所措。

雨是由一滴滴水珠组成的,暴雨是由无数滴水珠组成的。这才给河南省郑州的人们带来致命的危害。但还有很多的地区遭到这样的危害,如:俄罗斯,孟买,欧洲等。就在昨天,欧洲的人们在为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而失去生命的人祈祷。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件事情。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河南的水深程度,听到这件事,我的心情也渐渐沉重起来,俗话说的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哪怕是一句加油也好。我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造成世界各地都有发洪水的现象呢?因为人们对环境的肆意破坏,使全球气温升高,水受热在天空中凝聚成水蒸汽,再变成一颗颗黄豆般大小的水珠从天空中掉落下来。由于水珠很多,因此变成了暴雨,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一切都是人类自作自受,自己给自己带来了一场灭顶之灾。

你们听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吗?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大约在公元前二十几世纪,中国有个帝王叫尧。舜是一个不幸的帝王,大旱之后又碰到了洪水,舜没有办法,只能让人们四处逃荒,先躲一躲。他让大禹的爸爸鲧治水,九年却丝毫没有成绩,大禹就接替了父亲治水,他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以及教训。最终成功了,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们遇事一定要动脑筋,不能慌张,小小的我们虽然不能给河南带来帮助,但我们也不会添乱,在心里祈祷,不要让更多的人体会失去家人的痛苦。我看到新闻真的是惨不忍睹,车在街上跑,犹如在划船,人在街上走,犹如在游泳。总而言之,这洪水就像是猛兽。

最后我祝河南省郑州市的人们平平安安,加油!你们一定会获救的。

河南暴雨的心得体会篇5

按照市局和分局的关于可开展7.20议案促改工作的通知安排部署,本人认真学习,现将本人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此次暴雨危害,最令人印象深刻是郑州地铁的受灾情景,大水淹没了地铁,许多乘客脚踩在座椅上,只留下头部在水面上保持呼吸,有的乘客没有等到救援的带来。这给所有其他城市地铁敲响了警钟,这绝对不是最后一次暴雨,如何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大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楼有多高,路有多宽,更要把预防自然灾害的思想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我们在大自然面前显得依然很渺小,大自然的灾害是无情的,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深刻反思,尽最大努力降低危害。遇到灾情,救援必须迅速,各部门和单位要积极组织协调配合,落实责任,合理安排,与时间赛跑,紧急行动,把伤亡降到最低,第一时间开展救援;对重点区域和尚未脱离险情的区域,运用各种手段,转危为安,尽快把受困人员解救出来,使受困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灾害应对处置中汲取教训,改进灾害防治工作,更好提升灾害防御应对能力,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才能统筹发展和安全,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痛定思痛,居安思危!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亡羊”之后如何“补牢”?有哪些需要补?可能是眼下最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一是大力提高领导干部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二是建立健全党政同责的地方防汛工作责任制。三是深入开展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及运行情况评估。四是全面开展应急预案评估修订工作,强化预警和响应一体化管理。五是整体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水平。六是广泛增强全社会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我们应当深刻反思调查报告总结出来的教训和问题,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本着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强化灾害防范。未雨绸缪好过亡羊补牢,防范危机好过应对危机;灾害从来不是“假想敌”,防范灾害必须杜绝“没想到”。只有不断改进灾害防治工作,更好提升灾害防御应对能力,才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要坚持把教训变教材、把教材变方案、把方案变行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深刻汲取教训、深入检视反思、全面整改落实,切实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前车不忘,后车之师,要深刻吸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经验教训,痛定思痛、知耻后勇、“亡羊补牢”、居安思危,积极完善、严格落实报告中列举的改进措施,才是下一步迎接新挑战、打赢翻身仗、重塑新形象的关键。

河南暴雨的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励志的心得体会5篇

物业经理的心得体会5篇

文员工作的心得体会5篇

学习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5篇

户外爬山的心得体会5篇

关于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5篇

做资料的心得体会5篇

集体活动的心得体会5篇

关于乡村教师的心得体会5篇

对团的心得体会作文最新5篇

河南暴雨的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9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