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实践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写优秀的心得体会是提高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党与人民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党与人民心得体会篇1
春意正浓绿盎然,新枝嫩芽吐芬芳。春雷一响,大地感应到春的呼唤,春雨洗涤后生命的绿开始复苏,焕发生机。春天以绿意展现生机,青年干部以自己的淡泊清高的正直心,坚强不屈的坚韧心,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展现自己的活力。青年干部在基层工作中,要将生命的绿内化于心,将汗水化为绿意,为基层注入生机。
青年干部要学做淡泊清高的青竹。青竹的竹梢拔高、竹子空心、竹节必露象征着淡泊、清高、正直。青年干部不管跟单位领导、同事或是企业负责人打交道,都有必要学做正直的青竹,保持一颗淡泊的正直心。青年干部在单位时,要秉持干干净净的同事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的原则。青年干部对企业,要秉持讲法不讲情,讲公不讲私的原则,发现企业存在安全、环保等问题,及时责令整改,绝不姑息。严格把好关,绝不因为土特产有熟人就让企业违规生产、违规排污,守得住正直清高,才能守得住青山绿水。
青年干部要学做刚毅顽强的白杨。白杨于戈壁中扎根生长,生命力十分顽强。基层工作纷繁复杂,难免会任务重、困难多,但是群众之事无小事,绝不能疏忽大意,因此我们要学做刚毅顽强的白杨,保持一颗坚强不屈的坚韧心。青年干部在基层工作中,所有的工作都要以人民为中心,不言苦、不说累,比如开展改厕工程就要让群众都用上干净卫生的新厕,不漏一户;进行灾害补助就要将补助款有梯度地全部发放给受灾户,不剩一分,把每一件事都落实到实处,真正暖到群众心坎里。我们要如白杨守护戈壁的绿那样守护基层,用我们的坚韧顽强驻成基层的防护林。
青年干部要学做锲而不舍的爬山虎。爬山虎吸盘紧抓墙壁,永不停歇地向上生长。青年干部入职不久,首先要完善业务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因此,要学做锲而不舍的爬山虎,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进取心。青年干部在基层工作中,永远不要停歇学习的脚步,既要学透上级政策文件,又要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负责安全生产,就要清楚有限空间作业、高空作业等相关知识与政策;负责农业农村,就要了解乡村振兴相关政策与农民的真正诉求。青年要像爬山虎爬满墙一样,用自己的坚持不懈,让基层中不留一处不满意。
青年干部要学做生命的绿,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彰显自己的的正直心、坚韧心与进取心。
党与人民心得体会篇2
编纂民法典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从而打通民事法律体系“血脉经络”,实现对法律条文的“深加工” 民法典的一大亮点,就是将“人格权”单独成编,彰显了21世纪信息社会背景下人格权保护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法律工作者学习民法典心得体会》,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编纂民法典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从而打通民事法律体系“血脉经络”,实现对法律条文的“深加工”
民法典的一大亮点,就是将“人格权”单独成编,彰显了21世纪信息社会背景下人格权保护的特殊价值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法律的生长、完善,离不开其所处历史和文化的滋养
未满8岁的孩子,偷偷用父母银行账户给网络主播打赏10万元,这钱能退么?在小区被高空抛物砸伤,如果找不到扔东西的人,该找谁赔偿?租的房子还没到期,房东却把房子卖了,要求租户搬走,该怎么办?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相应法律依据。7编加附则、84章、1260款条文、超10万字内容,这部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法典,必将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事法律制度有多重要?很多人可能不曾想到,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的第一部法律,不是宪法、刑法,而是民事领域的婚姻法。社会秩序的建立,人民权利的保障,都有赖于对基本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和规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民事法律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进一步明确市场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充分保障公民民事权利,买卖、交易等才能顺利进行。在此背景下,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出台,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日趋完善。
既然民事法律制度已较为完善,为什么还要把与民事相关的法律编纂成一部法典?原来,民事法律调整的主体多、涵盖领域广、关系复杂,相应的法律条文数量也很庞大,其中还有不协调、不一致甚至相冲突的地方。因此,编纂民法典就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从而打通民事法律体系“血脉经络”,实现对法律条文的“深加工”。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经过系统编纂,民法典将发挥“1+1>2”的效果。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社会关系在不断调整,调节社会关系的民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今天中国的民法典可以说是21世纪互联网、高科技时代民法典的代表。民法典的一大亮点,就是将“人格权”单独成编,不仅弥补了传统大陆法系“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同时彰显了21世纪信息社会背景下人格权保护的特殊价值。如何应对烦不胜烦的骚扰电话?遇到摄像头偷拍该怎么处理?ai换脸、伪造他人声音算不算侵权?这些只有生活在这个时代才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能在这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由此而言,这部权威、严谨的民法典,又何尝不是一部信息时代的“生活指南”?
法律的生长、完善,离不开其所处历史和文化的滋养。民法典中新设置的“离婚冷静期”,引发不少关注和讨论,这样的“制度设计”本身就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夫妻和谐、珍视家庭价值的文化观念。此外,民法典还专门引入“优良家风”的表述,同时在商事交易与夫妻关系的平衡中更加凸显了维护家庭和睦的价值取向。类似规定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不仅体现着“中国特色”,对于世界民事领域的立法也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和经验。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未来,民法典的实施将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等环节和程序中,也需要每一位公民、每一个民事法律主体参与其中,尊重法律、敬畏规则。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这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就一定能发挥最大效用,法治中国建设必能再上新台阶。
党与人民心得体会篇3
公安部新修订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对规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推进新时代公安工作现代化和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作为一名派出所所长,我将从以下三方面抓好内务条令的学习贯彻。
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学,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原原本本学习条令,增强全所民警学习贯彻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对学习贯彻条令重要性的'认识,为充分展示新时代公安民、辅警的良好形象,规范做好公安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要以身示范带头学,坚持不懈从自身做起。在学习贯彻条令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学贯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条令》的学习成果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去,通过作示范、勇争先,争当一名好所长,推动全所民警努力成为作风优良、本领过硬的新时代公安民警。
三是要严格对照检查学,提高全所民辅警的日常养成。在学习贯彻条令中,我将带领全所民辅警一起认真对照内务条令规定、规范要求,主动查找派出所在日常内务管理、执法办案、警容风纪等方面中的不足,通过找差距、查原因、补短板,把《条令》的要求贯穿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以队伍管理规范化水平的提升,忠诚履行好新时代公安工作新使命。
党与人民心得体会篇4
我们民政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抓住学习实践活动这一难得的机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切实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思想观念,转化为工作思路,凝聚为工作动力,落实为政策措施,转变为体制机制,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明确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民生问题,不仅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发展的大局。以人为本的崭新理念,彰显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倾心关注和改善民生的坚定意志,更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的美好希望。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让我国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成为了过去几年党中央执政理念中的一个鲜明特征;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逐渐深入人心,民生问题被量化纳入政府考核监督机制,各级官员的政绩观正从gdp坐标向民生本位转变;财政支出结构、调控方式的深刻变化,逐步从生产建设型财政转向公共财政,一系列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改善百姓生活、有利于维护老百姓根本利益的措施民生举措的密集推出,看病、上学、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民生问题逐步破题。
民政是为民之政,是改善民生的重要职能部门,最能体现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民政工作的业务多元,包括救灾救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专项社会事务管理等等,但集中到一点就是为民,都属于民生的基础,抓住了为民,就是抓住了民政工作的灵魂和精髓。民政工作的对象主要包括三个群体,即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众,当他们有了困难,要找的第一个部门就是民政部门,要找的第一个干部就是民政干部,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利民之意、为民之举,很多方面是通过民政干部传递到这三个群体手中。民政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抓住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关键环节,就抓住了民政工作发展的牛鼻子。民政部门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民政部门自身形象,更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和今后的工作中,必须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把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工作核心理念落到实处,把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职责落到实处,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民政工作的职能作用在紧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实践中得到全面提升。
(一)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民生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以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为标志,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在城市,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在农村,保障面逐步扩大。救助对象的认定从依据社会身份到依据贫困程度转变,救助资源的运用从零散到综合转变,救助程序从随意、粗放型到规范、精细型转变,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二)积极扶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明显加快。在老年人社会福利方面,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新格局。在儿童社会福利方面,全面落实了养育、教育、医疗、康复、住房、就业等各项政策。借助彩票公益金和社会慈善力量,对孤残儿童和困难家庭残疾儿童,积极组织实施了明天计划、蓝天计划等一批手术康复项目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项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能使人民群众在保增长中得到实惠,又有利于实现保增长的目标。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是,仍有不少民生问题需要解决。今年南方部分地区的冰冻雨雪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灾后重建十分紧迫。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又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经济出现下滑,部分企业困难,财政增收减缓,就业压力增大。这些都会给群众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增加改善民生的压力。越是困难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具体体现,也是扩内需保增长的有效途径。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保增长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在保增长中得到更多实惠。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当务之急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不仅要扩大投资,也要扩大消费。进一步改善民生,将明显促进消费的扩大,带动经济增长。中央高度重视改善民生,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造福百姓。这次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把改善民生放在了突出位置。4万亿元投资中,有一半多的投资涉及民生方面;具体安排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改善民生又作出一系列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实实在在做好各项改善民生的工作,让人民群众共享保增长的成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下大气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明年的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吸纳更多就业。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鼓励具备条件的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积极创造条件安排好其他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保障城乡困难家庭基本生活。加快灾后重建,安排好灾区群众过冬生活。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工作。
今年即将过去,元旦、春节将至。灾区群众怎么样?困难群众怎么样?人民群众有哪些困难急需解决?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把中央改善民生的政策落到实处,把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
党与人民心得体会篇5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深知农村小学的教师对孩子一生成长的奠基作用。所以,毕业之后我就选择了碾庄镇的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碾庄镇大兴小学。在这里,我一工作就是18年。18年的坚守只为圆当初的一个梦想——为农村的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让他们飞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回顾18年走过的路,有心酸,但更有幸福。
18年来,我每天骑车往返于县城和学校,至少要行70余里,加上家访每天都在80里以上。08年以前,学校条件有限,不要说吃饭就连喝水的问题都很难解决。我经常是从家里带一壶开水,准备些干粮。春秋天还好些,夏天气温高,因而到中午吃饭的时候,饭菜有异味是经常的事;冬天天气冷,我就把煎饼和菜装在塑料袋里放在窗台前晒晒太阳,要是碰到阴天,就索性把饭菜揣在怀里温热,生活过得的确很清苦。为此,家里人没少动员我离开这里,至少到镇中心小学工作,靠街道近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我也曾动过此念头,但一想到那群活泼可爱的孩子,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内心深处总有许多的难舍。我总在想,苦是苦了点,但人活着还是应该有点除了吃穿之外的追求的。所以,我不但坚守了下来,而且也在收获着稳稳的幸福。
记得刚工作不久,班里出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名叫强的学生,他的爸爸由于病重离去他而去,正当他正沉浸的悲痛与难舍的时候,他的母亲由于不堪生活的重压竟然离家出走他乡,这对于刚满11岁的小强而言,犹如晴天霹雳。看到整日闷闷不乐的孩子,征得孩子祖母的同意,我就时常把孩子接回家和我一起吃住,平时经常安排一些和小强玩的较好的学生陪着他学习、玩耍,尽量让他忘记那些伤心的事情。周末,我就把小强带回家,或是自己干脆就返回学校陪他一起作业,或是带着他去家访。慢慢的,这孩子跟我也亲近多了,有时他奶奶做点好吃的,他就叫上我一起去他家……为了能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我多方托人打听,最终找到了孩子的母亲,看到他们母子能再次相聚,看到孩子幸福的笑脸,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那份幸福之感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替代不了的。今天,已经在南京工作的他,每每回忆那段往事的时候,对我的感激之情总是溢于言表。他常对别人说:“那时,杜老师就像父亲一样关爱着我,没有杜老师当初的细心呵护,我的今天还不知会是什么样子呢?”
由于学校地处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近年来,一些孩子养成沉迷于网吧和游戏厅的恶习。为了帮助这群孩子,我从两个方面着手管理。其一是,征得家长同意,对一部分留守儿童,放学后实施作业跟踪辅导——或是把他们留下来集中监管辅导,或是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到这部分学生家里抽查他们在家学习生活情况。其二是充分利用学校所在社区的读书点,在周末和节假日把这部分学生聚拢在那里,引导他们过健康有意义的生活。和留守儿童相比,特困学生是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的。今年班里有一名家庭非常困难的学生,母亲早逝,父亲精神失常、视力微弱,又无祖父母照顾。孩子玩性较大,如果不及时督促引导,很容易染上恶习。面对这一特殊学生,我就经常利用晚学的时间去他家陪同他学习,并为他送去衣服、牙膏、牙刷、香皂、毛巾等生活用品。当了解到孩子早饭经常不吃的情况,就时常给孩子送去挂面,并手把手教孩子做饭烧菜。暑假快要开始的时候,我又带着孩子到理发店剪了头发,并把孩子带到超市,亲自为孩子选了双凉鞋和衬衣。为了让孩子暑假过的充实有意义,我还给孩子送去了几本精彩的图书。暑假里,我多次骑车去这位学生家里了解他的学习生活情况,并送去必需的生活用品。虽然放假了,但我的心却始终放不下!快要开学的时候,我又联系我的几位同学一同为这个孩子和学区里其他的几名特困生每人送去500元生活费和书包、文具、衣服、鞋子等,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快快乐乐地去上学。其中有一名已经升入初中的叫贝贝的女学生,成绩特好,但家庭相当困难——没有母亲,父亲又双目失明。我就多方联系爱心人士,最终为她成功结对。一位身居南京的刘女士答应每月为孩子邮寄200元生活费用,遇到特殊情况还会相应增加,一直供贝贝到大学毕业,包括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彻底解决了孩子的后顾之忧。面对孩子和家人的激动之情,我觉得自己特别的幸福,我只是做了一点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事情,没想到却给别人带来了那么大的帮助和感动,这样的生活实在太有意义了。11月29日(周六)的下午,寒风刺骨,为了能让几位特困生在周一穿上暖和的衣服,我带着女儿又冒雨从邳州赶回学校所在的学区,给几位特困孩子送去羽绒袄、保暖衣、保暖鞋和其它生活用品。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衣服也快湿透了,可一想到孩子们明天将会穿上暖和的衣服度过寒冷的冬天,我的内心就十分的温暖和快乐。
不管是不是我校的学生,也不管是不是本校本学区的学生,只要有需要的,我都会伸出热情之手。20xx年4月,一位外校区的学生家长慕名托人前来,请求我无论如何也要帮助他的孩子辅导功课。面对家长尽乎祈求的眼神,我没有忍心拒绝。这一答应就是3年。3年间,周末、节假日从不间断,直到孩子以优异的成绩升入运河中学为止。3年来,我没有收孩子家长一分钱、一张卡、一件礼物。相反,3年里,我还无偿为孩子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用品(作为激励孩子用的)。面对家人及孩子的千恩万谢,我总是用这样一句话来回答他们——都是为了孩子,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我这人对金钱没太大的欲望,总是感觉够用就行。不能为了那点钱,在学生面前失去尊严。教师是育心的事业,收了家长的钱财,何谈立德?何谈育心树人?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我遵循“读书、实践、思考、写作”的专业成长之路,潜心躬耕于课堂教学。自20xx年以来,我先后主持市级课题5个。研究期间,每学期在校内和校外开设的公开课都在15节以上。我还先后参加了邳州市20xx、20xx和20xx年的电化教学优质课评选和2年一次的综合性优质课教学评选,最终获得一个一等奖和三个二等奖的好成绩。自《学讲计划》实施以来,我通过自己对学讲计划内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多次为我校教师进行业务辅导,并多次通过示范课,展示课,听评课和专业讲座等形式引领同行的发展。近几年来,先后有五十多篇教育教学随笔在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教学论文、教研成果比赛中获奖或在其主办的刊物上发表。先后20多次受到邳州市教育局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
20xx年对于我来说是个很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顺利评上了中小学高级教师。“我们村小里也有教授了!”我们校长经常在我面前这样夸我。有人说到顶了,该歇歇了。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自己现在正处在不是专业发展的终点,更应当是新的起点。
在今后的教学生涯里,我仍然会以 “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德艺双馨”为终生追求。为了这里的孩子,也为了把我人生中的这件“大事”做好,我依然会坚守在乡村小学的三尺讲台,尽平生所学和满腔真挚的爱,为乡村的孩子托起理想的翅膀。每当身心疲惫之时,我就这样来劝勉自己:我虽然德不能感天动地,但却感化了一届又一届孩子们的懵懂心灵;我虽然没有造就济世良才的学识,但我能让我的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我还有什么不能满足,我还有什么要报怨的呢?
“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是啊!为了这“大事”,虽然我身在乡村,虽然我可以平平淡淡,但我绝不能平平庸庸!
党与人民心得体会篇6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党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是全体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党面临的内外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对全党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说,回顾党的历史,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不断进取,就是这个新时代使命要求。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写组编制,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一书。目的就是要以案传道,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揭示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保鲜秘方和不竭动力。该书为党史党建知名学者专家共同完成,通过把学术性成果与历史事实相结合的方式,用学术讲政治、讲历史,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中国共产党简史》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立党为公、严以修身,制度治党、常抓不懈,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等五个方面阐述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历史经验及新时代开展自我革命的实践要求,汇集了党的自我革命史上具有典型性的100多个故事,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简史》分为十章,每张分为若干小节,每节设置一个主题性党史,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精神源头、丰富内涵、生动历程和实践路径,内容生动直观,每个党史故事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以客观的分析和评论,帮助读者梳理历史线路,理清价值脉络。另外,该书依据并引用大量历史史实,其中涵盖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等,富有丰厚的党史党建知识,这对于学习党史、加强党性教育有着一定参考价值。
以自我革命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为重要、极具标志意义的内容。《中国共产党简史》共分十章,分别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以上十个方面,既是对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历史经验的深入总结,也是新时代开展自我革命的实践要求。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波澜壮阔,创造辉煌的一百年。对《中国共产党简史》的学习,有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开启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同时启示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解放思想,保持自我革命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树立正确党史观,是当前党史学习的重要参考读物。
党与人民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