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写教案,都是我对学生需求和教学目标的再认识与调整,大家在写教案时,通常会使用模板,但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音乐《小乌龟》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小乌龟》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听听、说说、唱唱、玩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灰谐的情趣。
2.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
音乐磁带、图片一张、胸饰小乌龟、大雁姐姐、大雁妹妹(和学生人数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伴奏歌曲
师:在美丽的.小河边,住着一只活泼可爱的小乌龟,小乌龟在小河边会干什么呢?(欣赏伴奏第一段)
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说说,用动作做做小乌龟在做什么,教师哼唱)
听着伴奏音乐自由表演小乌龟在河边玩耍的动作。
二、分段欣赏歌曲
(一)欣赏第一段歌词
师:小乌龟在小河边玩得真开心!可是有一天他仰着脑袋掉眼泪,哭得好伤心啊!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哭吗?(学生猜想)
小乌龟到底为什么哭呢?一起来听听(欣赏歌曲第一段)。再次欣赏第一段。
(二)欣赏第二段歌词
师:原来小乌龟真的是想天上飞呢!可是它没有翅膀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欣赏歌曲第二段)
学生自由说说想出的办法。谁看见小乌龟哭了?它是怎样帮助小乌龟的呢?
再次欣赏第二段(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歌词)
原来小乌龟是这样飞上天的呀,我们也来学学。引导学生用动作表演听音乐和同伴一起表演第二段歌曲。
(三)欣赏第三段歌词
师:小乌龟在大雁的帮助下,终于飞上了天,心里真是太高兴了啊!没想到这时却发生了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什么意外呢?(欣赏歌曲第三段)
小乌龟怎么会掉下水呢?它在唱什么?它为什么要唱歌?(再次欣赏一遍)
三、完整欣赏歌曲
完整欣赏《小乌龟飞上天》
再次欣赏,唱衬词:哟罗哟锣喂。
提供胸饰:小乌龟、大雁姐姐、大雁妹妹让学生自选胸饰听歌曲进行表演,根据学生表演情况交换角色在次进行表演。
音乐《小乌龟》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活动,体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熟悉歌曲旋律,学习演唱歌曲。
3、能模仿教师用较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中号子部分。
活动准备:
1、幼儿座位排成半圆。
2、音乐《小乌龟》。
3、制作教具:小山、小乌龟、面包和糖果图片。
4、书包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导入:音乐律动《拍手点头》。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合拍的做拍手点头的动作。
2、教师清唱歌曲《小乌龟》,引导幼儿欣赏。
(1)教师清唱歌曲《小乌龟》。
(2)教师根据歌曲内提问。
教师:歌曲里提到了哪只小动物?它要去干什么?它背着什么上山坡?
3、学习歌曲《小乌龟》。
(1)教师出示教具:小山、小乌龟、面包和糖果图片。
(2)教师借助教具再次清唱歌曲《小乌龟》。
(3)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
教师:小乌龟究竟在干什么,它背着什么?
(4)教师第三次演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小乌龟爬山坡的样子。
(5)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小乌龟爬山坡的样子。
(6)教师边演唱歌曲边做动作,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或自己做小乌龟的动作。
4、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边弹钢琴边演唱歌曲,幼儿逐句学唱。
(2)教师带领幼儿用较有力的声音演唱号子部分。
(3)教师演唱歌曲前半句,幼儿演唱“嗨嗨哟”和”嗨嗨嗨嗨哟“处。
(4)师幼共同完整演唱歌曲。
5、教师发放书包,幼儿边演唱歌曲边进行表演。
(1)幼儿背上书包,和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进行演唱。
(2)请个别幼儿上台进行表演,教师给予鼓励。
活动延伸:
教师启发幼儿用其他小动物的名称替换歌词“乌龟”,带入歌曲,进行演唱。
音乐《小乌龟》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看简单的图标,掌握节奏。
2、借助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3、通过游戏来加强幼儿对歌的记忆和理解。
活动准备:
动画图片,乌龟图片,糖果图片,面包图片,大小脚印。
活动过程:
一、利用歌词借助故事的形式表达主题。
①教师引出“主人翁”——小乌龟。
②出示小乌龟用歌词讲故事:小小乌龟爬山坡,嘿嘿呦,嘿嘿呦;带着面包和糖果,嘿嘿嘿嘿呦。
二.学会看简单的图标,掌握重点。
1、学习爬坡的`节奏。
①邀请幼儿与小乌龟一起爬山坡。
①提问:“小乌龟爬山坡的时候发出了什么声音?”
②出示图标(大小脚印)教师范唱。
③幼儿与小乌龟一起学爬山坡。
2、学唱短句:带着面包和糖果。
①提问:“小乌龟带着什么去爬山坡的呀?”
②教师出示面包、糖果的图片幼儿跟唱。
③教师故做检查在唱一边歌词。
④完整的歌唱一边。
三.游戏:小乌龟爬山坡。
教师组织幼儿模仿乌龟爬山破的动作进行歌表演,最后爬到山顶后,请幼儿吃面包和糖果。(在游戏过程中,如幼儿没有唱歌,教师引导——不唱歌呀,等一下爬不到山顶的,那就不能跟我们一去山顶做游戏了,也看到美丽的风景了。)
音乐《小乌龟》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借助乐曲体验小乌龟克服疲劳,战胜困难的心理过程和意志行为。
2、学唱歌曲,区分节奏的快慢,并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二、活动准备:
背景图片,磁带、小乌龟沮丧和开心的图片、乌龟胸贴纸、场地布置。
三、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幼儿扮小乌龟在场地上游戏。
1、教师要求和孩子一起念儿歌,有节奏的爬。
2、在爬的累的时候,用“嗨嗨呦”给自己加油。
(二)学唱歌曲。
1、出示图片背景及小乌龟,分段了解乌龟上山坡时和到达山坡后的心理过程、情绪变化。
2、一起来欣赏两段音乐的不同节奏,感受不同节奏带来的'不同心理表现,拍拍节奏。
3、范唱歌曲,再次欣赏。
4、幼儿初步跟唱,难点:第一段“爬呀爬呀用力爬”,节奏缓慢,第二段“爬呀爬到山坡上”,轻松愉快。
5、再次跟唱歌曲,要求唱清歌词、节奏,唱出两段不同的情绪。
(三)肢体动作表现。
1、师:我们一起来做做小乌龟爬山坡的动作吧。(在过程中帮助孩子用不同的表情和动作体现小乌龟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心情。)
2、小结:遇到困难要象小乌龟学习,克服疲劳,勇敢地去战胜它,我能行!
(四)户外延伸。
听音乐边唱歌边游戏,结束。
音乐《小乌龟》教案篇5
教材分析
一首生动可爱、幽默诙谐、朗朗上口的儿歌音乐,让幼儿充满了表演欲望,歌词的'替换能帮助幼儿锻炼思维与表达的协调性。
活动目标
1、在情境表演中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唱出歌曲幽默的情绪特点。
2、尝试替换歌词演唱,感受创造歌词的快乐。
活动重点
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
尝试替换歌词演唱,感受创造歌词的快乐
难点形成原因
思维替换与表达协调性的薄弱
难点解决策略
以图示支架支持幼儿尝试
活动过程
1、熟悉认识小乌龟。
2、熟悉歌词,边用语言和动作创设情境,学做小乌龟爬山坡的动作。
3、熟悉歌曲旋律,边感受节奏,边模仿动作。
4、学习演唱并表演歌曲。
5、尝试替换歌词演唱。
6、完整演唱与表演。
设计依据 :
歌曲学唱主要运用了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的情境表演支架为辅助,学做小乌龟,富有生动性和情感体验。
音乐《小乌龟》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小乌龟这首儿歌。
2、让幼儿通过活动增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小乌龟这首歌曲,掌握旋律
难点:带动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并且都乐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小乌龟,蛋糕,糖果(卡片)小山背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手指游戏)大乌龟小乌龟
教师带领幼儿复习大乌龟小乌龟的手指游戏
师:我们的大乌龟小乌龟,今天要去爬山坡,我们看看他们都带了什么好吗?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范唱
教师拿着小乌龟卡片,一步一步的爬山坡状,边爬教师边范唱歌曲。
2:了解歌词
教师范唱几次后,
提问,我们的小乌龟在做什么?
他们都带上了什么好吃的东西?
小乌龟爬山坡累了,他们发出什么声音?
3:学习歌曲
教师在幼儿对歌词了解后,(小朋友们一起来和小乌龟一起爬山坡好吗?)引导幼儿学习歌曲,每唱两次,可以也奖励幼儿蛋糕和糖果的方式,使幼儿继续学习歌曲。
4:小游戏(乌龟爬山坡)
待幼儿熟悉歌曲后,请小朋友扮演小乌龟,在教师身后转圈状爬坡。
三:结束部分
天黑了,小乌龟都要回家了,我们回家了吧。
教学反思
1:教具准备充分,很喜迎幼儿眼球
2:在开展活动时,还需要更加的夸张有激情
3:在后面游戏时,注意幼儿安全
音乐《小乌龟》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家庭宠物,了解其名称,基本习性。
2.能愿意与宠物店人员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好奇。
3.感受宠物的可爱,对动物产生好奇。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重点指导:
1.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宠物店,了解认识多种家庭宠物。
(1)家长引导幼儿:宝宝,这是什么动物?它吃什么呀?我们去问问阿姨?
(2)用相机帮助幼儿记录幼儿认识并喜欢的宠物。
2.进行图片对应问答游戏,能说出宠物的名称、居住环境、食性等。
(1)可以先把食物图片摆好,幼儿将动物图片进行对应摆放。
(2)幼儿熟悉后,将动物图片和食物图片同时打乱,与孩子进行对应游戏。
活动二:谈话活动:我家的小宠物
活动目标:
1.了解多种家庭宠物的名称习性。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宠物。
3.愿意倾听别人的介绍,萌发喜爱动物的情感。重点指导:
1.开展“宠物乐园”游戏,引导幼儿自家宠物的习性名称。
老师出示幼儿家庭宠物的照片,创设宠物乐园的情境:宠物乐园里
有很多宠物,这里有谁家的'小宠物?是什么品种?住在哪里?
2.分享我和宠物的有趣故事,萌发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教师引导:你喜欢你的小宠物吗?它什么事情最有趣?
(1)幼儿小组内分享。
(2)分别幼儿讲述趣事。
3.教师将幼儿讲述的趣事进行录音,可以在餐前等生活活动中进行播放。
音乐《小乌龟》教案7篇相关文章:
★ 大鼓音乐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