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制定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组织性与效率,在教案的书写中让教师们在实践中共同探讨教育理念,一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我的好朋友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我的好朋友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护图书的良好情感。
2、发展幼儿初步的理解问题的能力和大胆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引导使幼儿掌握看书的正确方法:轻拿轻放,一页一页轻轻地翻阅。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我和小图书交朋友》课件、图书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利用课件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开门见山,看课件直接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引发相关思考,"小图书为什么坏了"。
二、围绕主题进行操作、谈话
1、围绕课件进行谈话
"小图书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让幼儿知道图书损坏的`原因。
2、进行操作总结
幼儿在看书的过程中自己寻找问题答案,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应该怎样看书,教师小结,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方法。
3、实践练习,再次提供看书情境,让幼儿运用正确方法进行实践,并在少书的情境中初步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
总结知识要点,小结活动情况,提出以后的希望要求。
四、延伸
一起到图书角修补图书。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小班我的好朋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
2.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手偶。
2.动画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动画片
2.教师出示猴哥哥和猴弟弟的手偶,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的概念。
师:小哥哥和小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有好东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
3.教师用这两个布袋木偶表演了儿歌的内容。
4.学习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2遍。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3)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
5.游戏:你是我的好朋友。
幼儿自由结伴,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教师引导幼儿改编第四句内容。
6.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你是我的好朋友》是小班《上幼儿园》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而对于入学不久,才刚刚接触集体生活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好朋友”的理解是浅层次的、模糊的,甚至是可笑的。
我在课前向一些幼儿问起这个话题时,他们的反映各不相同。有个平时很善于言辞的小朋友他的答案居然是其爸爸的名字。
父与子成为好朋友,它所体现的是现代社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无间、平等与理解,是如今十分提倡的一种家庭教育模式,如果话从一个十八岁的'青少年口中说出,是令人称赞,令人羡慕的,但对于只有五岁的孩子来说,我感到他并没有真正理解“好朋友”的概念。在我的提醒下,他说出了一个小朋友的名字,也是他的邻居。而其他小朋友似乎更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说起。
因此,我针对现有的情况,修改了原来的教案。原设计的导入是说说好朋友的名字,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导入比较呆板,而且小朋友之间的名字也不熟悉,很有可能说不出来。
因此我改为以两个布袋木偶的形象出现,这样更能吸引孩子的眼球,而且也能帮助孩子理解“好朋友”的概念。
于是我通过让观看小故事: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有好东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在第二环节,我就以这两个布袋木偶表演了儿歌的内容,整个活动以布袋木偶贯穿始终,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同时也对“好朋友”这一概念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虽然孩子们会用秩嫩的口气较连贯地表演儿歌“你是我的好朋友”了,但我想,这只是一个表层的反映,“好朋友”的概念不仅仅是一种关系,更是一种深厚的感情。
因此,如何培养这种社会情感更具有现实意义。认真学习幼儿教师《指南》,幼儿的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它的意义是显见的,它所提倡的是赋予幼儿一个良好的“社会的界定”,给他们一个积极的“他人眼中的自我”。孩子们渴望爱,渴望对他人的归属感,“好朋友”正是这种渴望的外在体现。因此我们应该多为他们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且加以指导。
“千里难寻是朋友”,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许多真诚的朋友。
小班我的好朋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朋友”的含义,愿意大胆讲述与朋友间的故事。
2、知道好朋友之间要有爱相处,互相帮助。
3、愿意和好朋友做游戏,感受朋友间游戏的快乐。活动重难点:理解“朋友”的含义,懂得朋友间要友爱相处,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雪花片积木。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的概念。
1、教师介绍手偶。
2、教师讲述故事。师: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有好东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
3、提问:①猴哥哥和猴弟弟平时是怎么在一起的?②你有好朋友吗?③你的朋友是谁?你们喜欢在一起干什么呢?
二、说说我的好朋友。
1、 出示图片一。师:你看,他们在干什么?师:师:你喜欢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吗?幼:喜欢师:为什么?幼: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很快乐。
教师小结:和我们的好朋友一起玩,你会觉得很开心。除了玩,和我们的好朋友之间还能做什么呢?
2、教师出示图片二。教师: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一起玩,还能做什么?幼儿说一说,教师随后出示图片教师: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师:你的好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不是这样做的呢?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好朋友可以在一起玩,也可以互相帮助。
3、出示图片三。师:好朋友在一起还能干什么?师:还能一起完成任务呢。
4、教师小结: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好朋友才会越来越多,朋友越多越快乐。
三、游戏:分积木。
1、师:你想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吗?师:教室里的积木很乱,想要请你找一个朋友一起把它分分类呢你们愿意吗?
2、引导幼儿合作分积木。
3、 小结:朋友之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可以一起玩,互相帮助,还能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呢。我们要有礼貌地交朋友,和朋友分享玩具,常常帮助别人,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 活动反思:结合“我的同伴”的主题,我们设计了《你是我的好朋友》这一社会活动。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一开始我们以猴哥哥和猴弟弟的故事导入,帮助幼儿理解“朋友”这一概念。接着我们迁移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找了一日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图,如帮好朋友扭纽扣,和好朋友一起玩抬轿子的游戏等,让他们体会与好朋友相处的快乐。个别孩子能说出自己和好朋友一起玩什么,如扔沙包、开小火车等,但对于朋友间互相帮助和合作,幼儿缺乏理解。特别是在让孩子说一说的环节,孩子思维不够活跃,在第二环节,我们采用的是网上孩子活动的图片,如果把图片换做是本班孩子日常生活图片,可能他们会更熟悉,便于他们的理解,也有助于拓展思路。
小班我的好朋友教案篇4
设计意图:
石头是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孩子们喜欢玩耍的石头作为科学活动的探索对象,能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幼儿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石头进行观察、感知、讲述、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获取广泛的科学方法,并在玩中发展智力,体验接触大自然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观察、感知,了解石头的基本特性。
2、通过“讲述自己的好朋友”环节,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有趣的实验活动,使幼儿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探索的兴趣。
4、培养幼儿管理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加深安全知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教室内活动环境布置:各种各样的石头作品若干
教室内活动材料准备:鸡蛋、棉签、颜料、纸杯、抹布若干
教室外活动准备:大小、颜色不一的石头若干
活动流程:
游戏情景导入→多种感官感知、多向交流、体验特性→设疑、探索操作→操作活动
活动过程:
一、 游戏情景导入----找石头朋友
今天教室外有许多大小、颜色不一样的石头,我们到外面去找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做自己的好朋友吧!
重点:以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初步观察石头
二、 多种感官感知、多向交流、体验特性
1、看石头朋友,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石头朋友的形状、色彩、花纹、大小等。
2、听石头朋友说话,引导幼儿仔细倾听,了解石头是否会发声。
3、闻闻我的石头朋友,引导幼儿闻一闻,看看它是否有味道。
4、摸石头朋友,引导幼儿摸摸石头朋友的脸,再摸摸自己的脸,比比谁的脸硬,认识石头硬的特性。
5、和石头朋友做游戏,引导幼儿玩石头,用石头敲打地面听响声。
“石头朋友玩累了,让它坐在你的腿上休息一会儿吧。”
6、讲讲我的石头朋友,引导幼儿向老师、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石头朋友,说说自己朋友的颜色、形状等,同时比较石头朋友的不同。
重点: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石头朋友,认识石头的各种各样的、不发声的、无味道的、坚硬的特征。
三、 设疑、探索操作-----石头朋友与鸡蛋谁硬?
1、出示鸡蛋,提出问题:石头朋友与鸡蛋谁硬?
2、幼儿实验活动,用石头与鸡蛋相碰,得出结论:石头朋友坚硬。
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和石头朋友玩?
引导幼儿想出小朋友玩石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乱扔防止打伤人的道理。
活动延伸:我为朋友换新衣
1、情景语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可是你的石头朋友都没有,让我们为它们换件漂亮的衣服吧。
2、幼儿用棉签作画。用棉签蘸上颜料在石头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颜色,晾干后由老师帮忙刷上清漆,以延长保存期。
生成相关的活动主题:
石头朋友哪里来的?
有的幼儿说:石头妈妈生的
有的幼儿说:石头长大了,发芽了就生了石头宝宝
……
科学试验一:石头妈妈生宝宝吗?
将一块大石头、一个母鸡放在饲养角里。
一星期后,鸡妈妈生了小鸡,没有出现小石头,得出石头不能生育的道理。
科学试验二:石头会发芽吗?
将石头、绿豆、黄豆分别种植在种植角或有水的不同纸杯里。
4天后,种植的绿豆、黄豆有小芽冒出,石头没有任何变化,得出结论:绿豆、黄豆先发芽。
一个月后,种植的绿豆、黄豆分别长出近20厘米左右的小苗,石头仍无变化,得出石头不会发芽,不能生长的道理。
小班我的好朋友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能正确运用“你” 、“我”等词。
2、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能说出同班小朋友的名字
2、欢快的轻音乐或cd
活动过程
(一)说说新朋友的名字
1、以小狗、小熊猫玩偶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谁呀?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呢?
提问: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你的新朋友是谁?他(她)叫什么名字?
师小结:我们全班小朋友都是好朋友,我们每天在一起做游戏,真快乐。
(二)学习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1~2遍。
分段朗诵儿歌:
你是我的好朋友,
我是你的好朋友。
第二遍时可以边朗诵边做动作。
分段朗诵儿歌:好朋友,好朋友。
我们小手碰小手。
2、以和教师做好朋友的形式学习朗诵儿歌。
3、边表演边朗诵儿歌。
可以用小组、个别等形式引起幼儿朗诵的兴趣。
(三)游戏“你是我的好朋友”
自由结伴,在欢快的轻音乐伴奏下边念儿歌边表演。
小班我的好朋友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
2、通过儿歌能掌握“你”、“我”等词。
3、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活动重点:
愿意与老师、同伴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活动难点:
区分“你”、“我”等词,能与自己的好朋友进行儿歌表演。
教学手段:
录音机辅助教学,游戏法,练习法
活动准备:
幼儿能说出好朋友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引起活动兴趣。
1、(出示兔子手偶)师:你们看,谁来我们幼儿园做客了?跟它打个招呼吧。你们喜欢小白兔吗?想和它做好朋友吗?听老师对它说了什么好听的话。(教师第一遍示范儿歌)
师:儿歌好听吗?你在儿歌里听到了什么?你们想不想学一学这首好听的儿歌?跟着老师一起念一念。(你是我的好朋友)你们看,老师的手指着谁?指着我们的好朋友小白兔。
你们想和小白兔做好朋友吗?我们一起对小白兔说说好听的'话好吗?(幼儿第一遍尝试与老师一起念儿歌)你们说的真好,现在呀我们都是小白兔的好朋友拉!
2、(出示小熊手偶)师:你们想和小熊做好朋友么?我们把刚才的儿歌一起对小熊念一念好吗?跟着我一起念。
二、幼儿学习儿歌。
1、你们想不想和孙老师做好朋友呀?孙老师也想和你们做好朋友,我们一起来念念儿歌拍拍小手好吗?(教师示范念儿歌,与幼儿一起互动拍手)
2、师:你们真棒,老师真喜欢和你们做朋友。接下来跟你身边的小朋友也来做好朋友。
3、请掌握较好的幼儿到前面带领小朋友们表演,引起幼儿朗诵的兴趣。
师: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一起说一说。
师:现在我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好朋友的。你们想碰碰哪里呢?
三、创编儿歌。
提问:现在请你们跟身边的好朋友做好朋友,碰一碰。
可以采取小组或俩俩合作的形式表演。
师:我们除了可以拍拍小手还可以碰碰什么?看看我们身上还有什么,找一找。好,我们一起来碰碰小脚。(鼻子、肩膀)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这首儿歌,以后呀我们跟其他班的小朋友一起念儿歌,拍拍小手,碰碰小脚,做好朋友了。
小班我的好朋友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飞舞的彩带,随性地在纸上画自己喜欢的线条。
2、找到画面中的块面进行借形想象,绘画出好朋友的脸。3、初步感受彩带舞动时的线条美。活动准备:1、kt板,水粉纸,墨汁,毛笔;2、音乐;水粉颜料:红色、黄色、蓝色、绿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感受彩带的舞出的线条。
师:我们刚才一起玩了玩彩带,它舞动时美吗?
2、体验用笔在空中画线条。
师:那我们能不能把彩带换成笔,在空中画一画线条呢?你们刚才舞动时都有哪些线条啊?
3、欣赏彩带操。
师: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专业的.运动员们挥舞彩带时彩带的线条吧!
二、听音乐绘画线条。
1、请幼儿示范画线条。
2、教师说明绘画要求。
3、请幼儿听音乐在纸上自由绘画,可以单人或者合作绘画。
三、根据块面进行借形想象。教师示范作画。
师:老师的好朋友躲在这些线条里,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2、幼儿操作,人脸绘画。
四、作品欣赏:
1、展示作品。
2、请幼儿介绍自己好朋友。
小班我的好朋友教案篇8
活动背景:
每年小班开学新生入园的一段时间,总有少部分幼儿哭哭啼啼不愿入园,无论老师实施怎样劝哄,都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有的幼儿甚至一度影响到了班上的正常工作。一天,一名每天入园都要哭闹的幼儿突然没哭的来到幼儿园,并跑到我面前高兴的说:“老师我不哭了,我有好朋友了。”见此情景,引起我的思考,何不让与同伴间的交往来安慰、影响哭闹的幼儿,以使他们感受到与同伴间相处、交流的快乐呢?从而也能感觉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为此特设计“我有好朋友”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通过启发引导,使幼儿了解班级中大家庭的温暖,高兴愿意上幼儿园。
2、采用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有好朋友的乐趣,好朋友之间可以做很多事。
3、培养幼儿语言沟通能力以及乐意去帮助他人精神。
活动准备:
1、区角《话吧》
2、音乐磁带《你是我的好朋友》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提问:今天上幼儿园谁最棒呀?为什么呢?那又有谁哭了呢?你们看到他们哭了你会怎么帮助呢?
2、观察发现,讨论探知。
(1)好多幼儿发现哭闹的幼儿多是没入过园的小朋友,以此我告诉幼儿,他们都是从来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小朋友!
提问:你们谁能帮助他们吗?怎么帮助呢?
(2)讨论: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帮助同伴的好办法。
如:我把我的玩具给他玩,我和她一起玩游戏,我要与他交朋友让他不孤单……
小结:表扬乐于助人的小朋友,并请幼儿详细回答怎样和他们做朋友?
3、我的好朋友
(1)指导语:你们刚才讲了那么多好方法,现在请你们到他们跟前向他们讲一讲我们的幼儿园和我们的班级,如:我们是什么幼儿园、我们是小几班等;再告诉他们你的名字叫什么?(请能力强幼儿介绍)
(2)你的好朋友是谁?你喜欢他吗?他有什么本领?(请能力较弱、胆小幼儿)
教师小结:原来好朋友会和你一起玩,快乐做游戏不孤单,当你不开心想家时候安慰你,让你感到快乐,当你好几天不来幼儿园时会想念你,盼着早点见到你。
4、音乐游戏《你是我的好朋友》
请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找自己好朋友,当唱完“你是我的好朋友”以后请你说出你是我的好朋友名字“ⅹⅹⅹ是我的好朋友”。
5、邀请朋友
教师:真开心啊!上幼儿园这么好有这么多好朋友可以一起玩!你们都有好朋友了,小朱老师也有好朋友,你们知道是谁吗?告诉你们啊!我最最好的朋友是李老师、朱老师还有小三班的小朋友,不过我发现今天咱班左浩阳没有来我想邀请他到我家去做客怎么办呢?你们帮我想一想吧!
小结:哦,原来有这么多好办法啊,写信、打电话……
6、游戏幼儿操作《打电话》
(1)教师示范
(2)请幼儿给自己好朋友打电话,感受有好朋友乐趣。
活动延伸:
告诉爸爸妈妈上幼儿园乐趣以及在幼儿园发生有趣事讲述给家长听。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是在一个小朋友哭到笑的过程中发现的,老师引导幼儿有目的的去想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哭幼儿,幼儿想法层出不穷,令老师欣慰并感受到幼儿都有一种乐于助人精神,在游戏中还有一名幼儿不愿参与始终缠于保育老师,最后通过观看同伴的游戏吸引他的注意力使其慢慢稍微平稳些。整个活动中小朋友兴趣盎然,都积极参与,幼儿的交往、合作、分享等行为都得以体现了出来,以此培养幼儿乐意表达与他人交流并在交流中丰富,提升幼儿生活知识经验,综合完成教育目标。
小班我的好朋友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