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的教案8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教师们在写教案时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互联网资源和教学软件,以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以下是一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青团的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青团的教案8篇

青团的教案篇1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叙述导入:有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刮得很猛烈,这时,我骑车撞到了一位老人,手里的钱刮跑了,这可怎么办?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到底老人怎么办?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是否读的准确。

2、检查生字读音

3、再读课文,边听边把自己不懂得问题画出来

4、质疑解疑

二、激情引趣,设问引思

1、指名读2-3自然段

边读边想,从这里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指名回答

[板书]

老人 着急 我 沉重

2、分角色读

为什么老人会这样呢?

想像没有钱,老人的生活会怎样?

注意老人的表情,读出老人的心情

三、自主探索,分层指导

1、默读4-6自然段。

边读边想,事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我的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2、听录音读,边听边画出表现人们神态变化的句子来,小组内读读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你们的看法,把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说一说?

结合两个“抢”,谈谈人与人之间真诚互爱的美好品德

4、全班交流。

5、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6、指导朗读:有关描4、5、6段

7、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迁移拓展,自主发展

朗读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总结课文

[板书]

互爱

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人们会怎样做?

说一说,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2、用“轻松”“沉重”说一句话。

二、交流讨论

1、小组合作运用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人们会怎样做?

2、教师参与各小组的学习交流,适当给予指导帮助,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4、总结课文

用所学的字组词并造句,积累词语,练习口头表达。

当堂听写生字,检查识字、写字效果

必做: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人们会怎样做?

说一说,写一写

选做: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这样的故事,找出来讲给小伙伴们听。

板书:

过路行人:“抢”——〉“还”

钱被风刮跑以后 老大爷:“迟疑”——〉“肯定” 人与人互助互爱

“我”:“沉重”——〉“轻松”

青团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走丢的朋友想出最适合的办法;

2、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帮助走失的朋友想出寻求帮助的最适合的办法。

难点: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材料创设:

走丢录象3段,事先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感知经验:

师:我们班有三个小朋友走丢了,迷路了,让我们一起去帮助她们。

播放马路走丢的情景(十字路口)l

提问:xx小朋友在哪?他怎么了?接下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

指导:

1、引导幼儿帮助朋友,激发关心他人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结:在马路的人行道上原地等是最安全的'方法,还可以请警察叔叔帮忙。(协管也行)

二、讲述经验:

l播放小区走丢的情景

小结:可以在原地等,也可以找小区里的门卫伯伯,让他们打电话给爸爸妈妈或家里人,让大人来领你。

三、提升经验:

l播放超市走丢的情景(大卖场)

请走失幼儿讲讲当时的情景,请其他幼儿发表看法。想想可行的办法。

小结:在超市里可以原地等也可以找营业员和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小喇叭让爸爸妈妈知道你在那里,然后来领你。(继续看录像,xx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四、延伸:

走丢了以后,爸爸妈妈会很着急,我们都不想把自己弄丢,那么我们平时和家里人一起出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

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我发现平时很多不怎么合群的幼儿,他们也能参与其中跟群体一起完成游戏。他们能领会老师的意思甚至创造一些动作,使得整个活动气氛非常活跃。

小百科:走(拼音:zǒu)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摆动两臂跑步的样子,下部是脚("止")。走的本义是跑、奔跑,引申为趋向、走向,后指步行,现代汉语的"走"相当于古代汉语的"步"。走又由脚步的移动引申为移动、离开、改变等义。

青团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医生的工作职责,认识不同的医疗工作。

2.增加爱护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1.了解动物医生的工作职责,认识不同的医疗工作。

2.增加爱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桌椅、积木、医疗扮演用具、动物玩偶等。

活动过程:

一、分享家中宠物生病,看病及参观动物医院的经验。

1.我们生病了会到哪里看病?医院的科室有哪些?

2.如果你们家中的宠物生病了该怎么办?他们会跟我们去看一样的医生吗?它们也需要打针吃药吗?

3.你看到的'动物医院是什么样的?动物医生在做些什么?

二、阅读幼儿用书。了解动物医生的工作。

1.动物医院的病人是谁?

2.动物医生帮生病的动物做了些什么?

3.除了治疗动物,动物医生还会做些什么来帮助动物?

4.动物治疗动物,动物医院每个人的心情是怎么的?你的心情又是怎么的?

三、与幼儿共同合作构建动物医院,进行扮演游戏。

1.如果我们的教室里要开设一个动物医院,可以开设在哪里?

2.动物医院有哪些设备。

3.依据讨论结果,幼儿分组布置动物医院。可以利用各种积木,桌椅,动物玩偶,医疗扮演用具等。进行建构与布置。

4.引导幼儿自主选动物医生,宠物主人等角色,进行扮演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小朋友们认识动物医生是做什么,了解动物医生的工作职责,认识不同医疗工作并且通过扮演游戏进行当医生和病人游戏让他们更容易了解医院是做什么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青团的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

2、尝试运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重点:

1、能仔细观察画面,比较、发现其异同。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

2、教师准备:大图书、大头饰(熊、松鼠)、歌曲磁带《去游玩》或其他郊游歌曲。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表演《去游玩》。

表演歌曲《去游玩》或其他郊游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快乐地表演。

2、经验连接。

(1)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一起去郊外游玩过?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和家人或伙伴一起出去郊游的经历,教师也可以加入,讲述自己出去郊游的事情。

(2)出示大熊、松鼠的头饰,引起阅读兴趣。

在森林里,有一只大熊和一只松鼠,它们也要到野外去游玩了!它们会带些什么东西去呢?发生了些什么事呢?老师这里有一本书,秘密就藏在这里面!你们想看吗?

(二)、自由阅读

1、幼儿有序祛暑,教师提出阅读要求:注意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独立阅读,并按顺序翻阅图书。

2、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随意翻阅故事的画面内容,说一说画面上都有谁,它们准备去干什么?

(2)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看书。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一页一页地看,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每一幅图里,大雄和松鼠都带了什么相同的东西?这么东西又有什么不同?请幼儿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交流讨论

1、幼儿手指画面,尝试运用自己的话相互讲一讲故事的大概内容。

2、你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请幼儿自由猜一猜、说一说。教师最后总结,引导幼儿念一念故事的名称。

(四)、听说游戏

教师随意说出一组词,如长、多、粗等,让回幼儿快速说出其意思相反的词来。

(五)、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收书,整理物品。

五、活动延伸:

进行理解阅读。

青团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领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设计思路,经历探究学习的体验过程。

2、理解巧妙改变做功倍数的方法。

3、知道小车做匀速运动阶段测量速度比较合理。

4、能进行实验操作,会采集实验数据。

5、学会利用实验数据寻找w与v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通过建立坐标系、描点、连线,利用图象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并得到物理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探究过程中避繁就简的方法选择,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物理方法,并学会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象法。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图象法、迁移法、归纳总结、讨论。

【教学用具】

长木板,相同橡皮筋(若干),小车,打点计时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观察运动员掷铅球,人推车启动等视频。

师:是什么改变物体运动速度?

生:由牛顿定律知,力是速度变化的'原因。

结论:力对物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

师:功与物体速度的变化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今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实验目的: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师:在实验中,应如何对物体做功?又如何改变每次做功的大小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总结)既可以考虑用恒力做功,也可以用变力做功。若用恒力做功,例如用一砝码盘牵引着小车做实验,则可以通过改变砝码盘的质量及下落的高度来改变每次做功的大小。若用变力做功,可以采用容易获取的橡皮筋作为器材之一。

师: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如何测量?

生:拉力为变力,做功很难直接测量。

师:橡皮筋的拉力是变力,无法直接进行测量计算。

师:那探究过程我们是否需要测出橡皮筋做功的具体数值?

生:不需要,知道比例关系也可以。

师:那又如何改变每次做功的大小?

生:我们用每次增加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功的大小。

师:每次实验对橡皮筋的长度有什么要求?

生:拉伸长度相同,保证每根橡皮筋做功相同。

师:回答非常好,如果一条橡皮筋对小车做功为w,则两条橡皮筋做功为2w,三条为3w,依次类推,每次做功都可以用w的倍数来表达。这种处理方法,把不便于用公式计算的弹力做功转换为比值代替,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法,其精妙之处在于巧妙的回避了功的测量。

师:应如何来测量物体的速度呢?

(学生分组讨论,用打点计时器或者用气垫导轨配套光电门……)

师:介绍打点计时器。让学生讨论如何设计探究方案。

生:可以用长木板、橡皮筋、小车、打点计时器组合方案。

青团的教案篇6

(一)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1课时,满井游记 教案示例。

教学过程:

一、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检查预习。读后,教师正音。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参见“教材分析”部分的“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三、学生自助解决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不懂的地方存疑。

四、教师释疑,师生共同疏通文章大意。

五、有条件的可以找来记录北方初春的录像带播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六、分组鉴赏。可以从文章内容、表达的情感、写景方法、文章结构、语言表达、写作意图、读后感等诸多角度入手。

七、教师总结。

中国历代的文学作品,以“春”为题材的不少,但从时节看,大多是写仲春、暮春之景;从地域来看,又多钟情“南国之春”;从情愫来看,且多“伤春”之作。本文写北国的初春景象,清新清俊,意趣盎然,堪为写春佳构。作者先放着线儿,并不急着写满井,也不急着写春风解春情,而是将笔锋一转,点染出春寒料峭,余寒犹厉,紧要处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这一笔,可谓据实招来,北国的早春,本就如此。不像南国:风最轻柔雨最时,根芽长就六朝枝。“春”自是不急,可人却憋得慌,“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这只如笼中鸟的北国客人,为盼春到,是如何在斗室之中来回地踱着方步了。人是关不住的,他终于不想忍下去了,“冒风驰行”,但每次都是“未百步辄返”。盼春之情切,犹如那胀鼓鼓的弓箭,一触即发。

北国的春了无痕,可不,从春朝节到二十二日,这才几天的工夫,春就驻到北国了。且看这满井的春水、春山,山有人的体态,水有人的情意,水像乍出匣的明镜,山像刚梳洗过的美女。这一切是那么秀气传神,令人耳目一新。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初春,这一处景致准是: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一个“将”字,一个“未”字,写尽春意处处,令人遐想联翩,比起东坡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扬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里去,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更有意境。“柔梢披风”,岂不正是那个刚梳妆的美女子吗?“柔”大概是初春的身胚,在北国的风中,一定更具丰姿了。“绿浅黄深二月时,傍檐临水一枝枝。迎风无力纤纤挂,待月多情细细垂。”我们不禁要问:是哪个诗人曾经这般钟爱呢?这般的春色,这般的春意,惹来寻春客,他们或“泉而茗”,或“罍而歌”,或“红装而蹇”;这般的春色,这般的春意,惹来“曝沙之鸟,呷浪之鳞”。这便是北国的春天,难怪作者“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满井游记 教案示例》。

八、小组汇报鉴赏成果。

九、作业。就鉴赏成果,写成一篇400字以上的文学评论。

教案点评:

文言文的教学不必每课都弄得特别细,尤其是自读课文,要允许学生“囫囵吞枣”。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多读读,多议议,甚至可以找来同题材或同体裁或同时期同一作家的作品,开展比较阅读,从不同方面启发学生。

(二)

学法引导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能抓住特定时间、地点的景物特征写最,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形象有韵味,适合反复吟诵,用心感受,应着力于诵读、感悟。

重难点分析

1.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

2.学习细致的观察生活和准确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以上两点,采用以学生诵读感悟为主,老师适时启发,点拨的方法学习。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号石公,公安(现在属湖北省)人。万历二十年进士。他与兄宗道、弟中道合称“三袁”,世称“公安派”。他们提出“性灵说”,认为文学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们对于复古主义的驳斥相当有力,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发展的,每个时代的文学,不应当厚古薄今,更不应当用古泥今。他们在创作上坚决反对临摹古人,强调写自己所想、自己所感的东西,也就是“独抒性灵”,主张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进行写作,不用典故。在创作方面的'表现是小品文领域的开拓。他们的作品文字清新活泼,文笔秀逸,意趣盎然。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游记紧扣景物的季节特点,细腻描写满井的初春景色,不多几句话,便勾画出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描写简练形象,再现当时游览情事。文笔清新秀丽而有生气,比喻新鲜、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游览时的轻松喜悦的心情。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品味这篇优美的散文,共同体味洋溢在文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浓浓情趣。

(二)整体感知

1.自读全文,疏通字词。

2.教师范读。

3.学生有感情朗读。

(三)教学过程

1.自读课文,对疑难字词质疑、讨论。

2.老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从记叙的六要素的角度整体了解文意。

时间:花朝节后廿二日 地点:满井

人物:我与数友 起因:局促一堂之内,欲出不得。 廿二日天稍和。

经过:心境“若脱宠之鹄”,尽览初春水光山色,饱览游人怡然之情。

结果: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来之知也”。

3.概括段意

(1)第一自然段写城中“余寒”景物,欲扬先抑;

(2)第二自然段写满井春色。融情人

青团的教案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自觉抵制校园欺凌现象;

2、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冲突;

3、掌握与校园欺凌做斗争的方法学习过程:

一、观看《关注校园欺凌现象》视频:《横行校园“小霸王”》

很多学校都有“小霸王”欺凌弱小的现象。

例如:收取保护费,敲诈勒索,故意欺负同学。

他们凭借身体或人数众多的优势殴打同学、辱骂、戏弄、讽刺、孤立同学,甚至敲诈勒索、抢夺同学物品等,给身边人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校园欺凌常见情形:

1、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

4、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

5、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二、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2、第

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3、传媒渲染,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交流:当我们或者我们身边的同学受到校园“小霸王”欺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对欺凌说“不”

1、当受到欺凌时,最好不要表现出害怕或哭泣,这会让欺负你的人觉得你很好欺负而继续欺负你。

2、你要勇敢、坚定而且明确地告诉欺凌者停止他们的行为,然后走开。

3、有些欺负行为往往是为了取乐,如果看到被欺负的人如此强势,欺凌者一般会很无趣地离开。

4、为了避开欺凌者最好和他人一起行动,及时向老师、家长及警察求助。

5、当看见别的同学受到欺负时,也要向老师报告,不要视而不见,成为冷漠的旁观者。

五、课堂小结

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频频出现的校园欺凌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今后让我们更加完善自我保护的手段,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让我们远离校园欺凌,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青团的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 、 和一个偏旁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和识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思。

教学准备:

1、小黑板、生字卡。

2、布置学生课前观察阳光,感受阳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71电6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 、 和一个偏旁 。

二、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和识字。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由红彤彤逐渐变得亮晶晶。你们看,红红的.太阳照亮了什么地方?(学生自由说)

2、板书课题,学习阳字,认识 旁。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配乐)。

2、指5名学生逐段试读课文,评议。

3、同桌读。

(三)、识字

这些生字娃娃排着队走遍了阳光照射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我们看看,他们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

1、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读一读。

2、同桌互读生字卡片。

3、交流:哪个生字最难记?

游戏:登山看日出。

(四)、学习课外14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运用电教手段演示阳光像金子。

理解洒遍一词。

(2)指导朗读。阳光教学设计教案

2、学习2、3、4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小组自读后,选择大家喜欢的段落进行学习、讨论、交流。

(3)汇报、展示、质疑。随机出示句子:

田里的禾苗,绿了。山上的小树,高了。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小组派代表说说对句子的理解,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小组派代表朗读,比赛读,评议。

指导朗读。

(4)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小组派代表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让学生感受河面上波光粼粼、想绿色锦缎般美丽。并思考:你觉得它(小河)还像什么?

汇报、评议,指导朗读。

(5)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我的家。

指小组读,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看插图,观察小女孩的神情,感受阳光的美好。

指导朗读。

(6)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

齐读句子。

小组派代表质疑解疑。

指导朗读。

(五)、有感情地练读、朗读

(六)、扩展练习:说说阳光可爱吗?为什么?

五、作业布置:回家向爸爸妈妈说说阳光可爱吗?为什么?

六、板书设计:也、长、山、出

七、课后反思:阳光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课时

总72电6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和识字。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二)、学习五自然段

1、指学生朗读,评议。

2、小组讨论: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评议。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齐读课文,注意有感情。(配乐)

2、评选朗读能手。

背诵全文。

(1)出示课文插图,教师指插图,指导背诵。

(2)想象画面,同桌互背,指正。集体背诵。

(四)、表演唱《七色花》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学生观察后,自由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学生示范写、评议。

2、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六)、读读说说

1、开火车认读带有日字旁的字。

2、教师随意指字,学生组词,比比谁是组词大王。

(七)、扩展活动

画一幅画,表现阳光的美好。

五、作业布置:

阳光教学设计教案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各三个。

日( )

火( )

2、组词。

像( ) 拉( ) 长( )

早( ) 野( ) 金( )

3、有感情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

日 火

七、课后反思:

青团的教案8篇相关文章:

我志愿加入共青团申请书8篇

2024年共青团入团申请书范文8篇

2024年共青团入团申请书范文模板8篇

优秀共青团干部的事迹材料7篇

制作青团的心得体会6篇

共青团成立的心得体会6篇

共青团的心得体会6篇

共青团成立的心得体会最新6篇

中国共青团的成立心得体会5篇

共青团的心得体会推荐6篇

青团的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9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