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的教案7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能够更加系统地整理和准备教学素材,通过教案,教师可以详细规划教学活动,确保教学内容的有序展开,下面是一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疾病预防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疾病预防的教案7篇

疾病预防的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2、认识各种传染病。

3、学习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难点:认识各种传染病及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三、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得过流行性感冒,那么当我们患流行性感冒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

生:难受。

师:如果动物得传染病,它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来看个视频,看看动物得了流行性感冒会怎么样?(播放《我不想说我是鸡》的视频)

生开怀大笑)。恐惧、怕、无奈……

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呢

生:因为它会传染。

师:会传染的病,我们称它为传染病。它为什么会传染?

生:有病原体。

(二)、讲解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

师:好,下面我们给传染病下个准确的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现在让我们看看一些病原体在电镜下的样子。(多媒体展示细菌、hiv病毒、香港脚真菌、蛔虫卵)这些小小的肉眼难以辩认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就是让我们害怕的原因。

师:这些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生:传染性和流行性

(三)、认识传染病流行的途径

学生观看视频小品,《病毒来了》,并思考,在传染病的传染过程中必须具备哪几个环节?

学生观看后讨论,总结: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四)、认识各种传染病及有效的预防措施

1、学生小组讨论:你所知道的传染病,怎么有效预防?

2、小组长发言。

3、教师展示表格,各种不同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措施。

(五)、回顾与思考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师:非常好,希望本节课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七、板书设计

1、传染病的概念与特点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一般措施

疾病预防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流感,了解其危害性。

2、懂得怎样预防流感。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每天早上来幼儿园时老师在门口都对你们做了哪些检查啊?”

幼:检查手指、摸头、有无发烧咳嗽症状……

师: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给你们做这么多的检查吗?

幼:……

师:老师们给你们做这么多的检查都是为了帮助小朋友们预防疾病,现在又出现了一种传染病,叫做“流感”,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了解一些“流感”的相关知识。

二、请幼儿观看图片并提问:

1、图片(一):图片上有谁?他头怎么了?

2、图片(二):这个小朋友喉咙怎么了?

3、图片(三):这个小朋友身体舒服吗?从哪里看出他很难受,他的'表情怎样?

这种病叫什么病?

教师小结什么是流感,是一种由流行性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三、了解流感的危害性。

提问:流感有什么危害?重者会引发肺炎和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四、怎样预防流感。

1、讨论:怎样才能预防流感?

小结: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尤其是在咳嗽和打喷嚏后;要保持居室卫生,常开窗通风;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通风不畅的场所;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凡是出现发烧、头痛、咳嗽、胸闷的小朋友要及时告诉老师,及时到医院就诊。

2、学习儿歌《洗手五步歌》:

挽衣袖,伸出手,哗啦啦,洗一洗。

小肥皂,起泡泡,搓手心,搓手背。

手指缝,别忘了,大拇指,搓一搓。

小拳头,抱一抱,小手腕,转一转。

哗啦啦,冲一冲,捧起水,冲龙头。

关上它,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

五、延伸活动:请家长配合引导幼儿正确洗手,预防流感。

六、评选“讲卫生的好宝宝”。

疾病预防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感冒的症状,知道感冒后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大人。

2.初步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3.知道感冒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小叮当手偶一个

2.自拍录像小片段

3.预防感冒方法的图片(洗手、吃饭、锻炼……)

4.小叮当音乐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引发兴趣,导入活动。

出示小叮当手偶:“今天我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看看他是谁?”小叮当:

2、组织讨论——了解感冒的症状及原因。

问题一、小叮当怎么了?为什么会感冒?师小结:穿衣服少了、蹬被子了、到人多的地方被传染了都容易引起感冒。

问题二:你们感冒过吗?感冒了会有什么感觉?师小结:鼻子不透气、流鼻涕、嗓子痛、头痛、咳嗽、打喷嚏、有时候会发烧,当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及时告诉大人。

3.观看录像小片段——渗透情感,懂得不怕打针吃药。

讨论:小叮当到哪里去了?他打针的时候哭了没有?小朋友打针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师小结:小朋友也是勇敢的孩子,如果你感冒了,要赶紧去看医生,不怕打针吃药,这样感冒很快就会好了。

4.结合图片展开讨论——初步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1)讨论:小朋友想一想,怎么样就不感冒了?

(2)看图片提升经验,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勤洗手、多喝水、不挑食、睡觉盖好被子、天冷了及时穿衣服、不到人多的地方去、多锻炼身体……

疾病预防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学生会说出春季流行呼吸道感染病的种类。

2.通过讲解,学生会说出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二、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显示有关内容及收集、查阅到的相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什么是呼吸道疾病,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其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特别是大中小学生、儿童和体弱多病者。

(二).春季常见传染病

(1)水痘

(2)麻疹

(3)风疹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5)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

(6)肺炎/非典型肺炎

(7)活动性肺结核

(8)流行性腮腺炎

(三).对各种疾病做一些简单介绍,及它们的防控措施。

(四).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衣:

1.春捂秋冻

2.适时增减衣物

3.多穿棉料的衣

4.少穿羽绒衣

5.勤洗勤换衣裤

食:

1.多饮水,有利于排尿和发汗,使体内的毒素和热量尽快排出,帮助宝宝预防发热。

2.选择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菜汤、稀粥、蛋汤等。

3.多食含维生素c、e的水果,如西红柿、猕猴桃、苹果、枣等。

4.避免容易过敏的食物接触。

住:

1.房间摆设简单

2.多开窗通风

3.避免被动吸烟和其他烟尘污染

4.常晒被褥

5.合理使用空气加湿器

行:

1.多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

2.接受适度的锻炼

3.避免人多拥挤的环境

4.避免花粉等过敏原的接触

5.远离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

特别提醒: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7、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8、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关键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五)小结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怎么预防这些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常注意个人卫生,珍爱我们的身体

疾病预防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观察图片,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难点: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1):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了?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想一想,(幼儿自由回答:生病了、打针),教师给予表扬(你们真聪明),这位宝宝生病了,他难受吗?(2):小朋友也不喜欢打针吧!这节课来学习不喜欢打针的妙招《预防疾病有妙招》。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哪些妙招。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谈话:刚才那个生病的小朋友,现在好了,小朋友想想为什么呀!(请幼儿自由讨论,吃药了,打针了),你们说得对,真不错。关键是小朋友有下面的好习惯哦!

2、出示图2:请看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幼儿自由讨论,各种饭菜多香呀!还有好吃的水果),小朋友不挑食、不偏食,不管是什么饭菜都要吃,要有均衡饮食的习惯,每天还要多喝白开水,也是预防疾病的好妙处。

3、出示图3:先请小朋友们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请个别幼儿回答(跑步、打针),对,回答的真不错,预防疾病要坚持每天锻炼身体,按时打接种疫苗。

4、出示图4:

(1)让幼儿观察图片,问问小朋友正在干什么?幼儿自由讨论(洗手、洗澡、剪指甲),老师给予肯定(你们太棒了、小宝贝儿),我们每天要保持小手清洁,饭前便后都要洗净小手,勤洗澡,同时不能留长指甲,以免弄伤人而且还有细菌呢?对勤洗手、洗澡、剪指甲也是预防疾病的妙招。

(2)让幼儿观察图片,幼儿想想说出来吧!个别幼儿(睡觉、开窗户),教师以肯定的语气表扬,要想不生病,我们每天早睡早起,经常将室内通风换气哦!这样也预防疾病。

5、想一想:请个别幼儿说出以上预防疾病的方法

6、讨论总结

让幼儿想一想还有其他预防疾病的方法吗?

老师小结:如:饭后漱口,不随地吐痰,生吃瓜果要洗净,不能将手放入口中等等。

三、小结

小朋友,好的习惯从小养,我们要向刚才那些小朋友学习,好吗?

四、音乐《健康歌》

知道了这些预防疾病的好方法,是不是很健康了,来,跳吧!小朋友们。

教学反思

本节课老师是想告诉幼儿如何预防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宝宝要做到哪些,列举我们生活中的事例,我们每天要保持小手清洁,饭前便后都要洗净小手,勤洗澡,同时不能留长指甲,以免弄伤人而且还有细菌呢?对勤洗手、洗澡、剪指甲也是预防疾病的妙招。饭后漱口,不随地吐痰,生吃瓜果要洗净,不能将手放入口中等等。让孩子自在心理认识疾病是我们平时生活习惯不好到导致的。

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师幼情感交流不是很好,主要是我的语言表现的情感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学习。

疾病预防的教案篇6

最近一段时间,流感在学校大范围传播,影响较为严重。春天由于气候变化异常,是各种常见病的高发季节,它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望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能使学生对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作一了解,以便学生有效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发生,从而使学生能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成因

冬春交替之际,人体内部系统还来不及适应气候变化,加之初春天气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大,人体免疫系统来不及调节、适应外界变化,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较冬季趋于活跃,就容易患病。

二、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

3、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

4、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5、风疹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疹的形状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只需要1天的时间,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这些是风疹的特点。

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在传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生存、繁殖,并且能够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蝇、虱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健康人。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主要途径有:

(1)飞沫传播:当学生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通过唾液飞沫、空气飞沫将病菌传播给他人。

(2)灰尘传播:患者的痰液、鼻涕里都含有大量病菌,由于平时不注意卫生,随地吐痰、拧鼻涕。

这些脏物干燥后,病菌就夹在灰尘中随空气到处飞扬,结果被健康人吸入就会感染。

(3)直接接触传播:手是传染病菌最直接的途径。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患者手上都沾有大量病菌。

他们所接触的物品表面都留下大量病菌。如果健康人不注意,直接接触患者的物品,这是病菌就有可能从鼻腔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下面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则可以包括大多数人。

四、预防传染病的注意点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7、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8、学生应学会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教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疾病预防的教案篇7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秋季入学以后,昼夜温差很大,我们的身体很难适应,因此非常容易得病。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类疾病的发生。

二、讲解传染病知识

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普通性感冒

成人感冒以鼻病毒为主,儿童以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为主。临床表现:潜伏期短,约一天左右,起病较急,一般仅有轻度发热,体温多不超过39摄氏度。常咽痛、头痛、全身乏力,并有鼻塞、喷嚏、流涕、胃不适等。

3、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是小儿、未患过麻疹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烧、咳嗽、流涕、睑结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发热3—4天后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经一周左右可自然恢复,注意防止合并肺炎、心肌炎。

4、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传染病,临床表现:开始常有低热,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此期约为一天。发热一天左右即出现皮疹。先由躯干及头部出现,后见于面部及四肢,皮疹躯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起初为小丘疹,一天内即变成泡疹、透明如水珠,椭圆形、大小不一。周围有红晕,皮疹有搔痒感,水泡一天后混浊,2—3天干缩结痂,一两周内痂皮先后脱落不留瘢痕,起病三、四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出现。

三、预防秋季常见传染病应该注意什么?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教室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关键。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5、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

6、衣、食细节要注意。

7、切莫讳疾忌医。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了解各种秋季多发传染病的知识,在日后生活当中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习惯,从而从源头上减少传染病发生的几率。

?拓展阅读】秋冬季高发传染病,用正确方式科学消毒杀菌

咳嗽、肺炎:咳嗽会变成肺炎吗?是否会传染,如何治疗预防?

咳嗽久了,会不会得肺炎?

其实,咳嗽本身不会引发肺炎,恰恰相反是肺炎引起了咳嗽。咳嗽只是症状,它可以由很多原因导致,肺炎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再次和大家强调,很多感冒通常是先有咽痛的。

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烧、咳嗽、多痰、胸痛等,重者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咳嗽等;反过来,发热、咳嗽不一定是肺炎。千万不要认为发热、咳嗽可导致肺炎,把肺炎扩大化,从而导致过度用药,特别是滥用抗生素。

传染:肺炎是否具有传染性与引起肺炎的原因有关,与肺炎程度没有直接关系。预防接种中,b型嗜血流感杆菌和7价肺炎球菌疫苗都是针对引起肺炎的两类主要细菌而言。正常婴幼儿即使患上肺炎,病情一般不重;但本身为早产、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慢性病者,患上肺炎后病情往往较重。

诊断:

1、目前对于肺炎的诊断不够严谨,胸片上只要有点阴影,听诊时只要有点异常声音,就容易诊断为肺炎。对于肺炎来说,除了呼吸道症状外,还应该有胸部x光检测结果,再加上病原学检测结果。

2、新生儿唾液腺发育尚不完善,正常情况下唾液很少,但在感染后会出现异常分泌增多,故会出现口吐泡沫,因此如果新生儿出现口腔分泌物增加,如口吐较多泡泡情况时应警惕患肺炎可能。

3、不是口腔内有支原体就是肺炎,口腔内查出支原体,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没有意义。

治疗:

肺炎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病因的抗感染治疗外,呼吸道局部治疗非常重要。

细菌性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一旦怀疑为肺炎即刻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有的放矢地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

呼吸道局部治疗指的是雾化吸入,雾化吸入盐水、化痰药或止喘药,都可帮助呼吸道抵御病菌、排出废物、改善功能。

家庭环境中如何保护宝宝尽量免受病菌侵袭:

毛巾、手帕,最好是专人专用,勤清洗晾晒;

外出就餐尽量给宝宝带自己的餐具,且尽量保证已经过专业消毒;

室内定时通风,以冲淡室内每种病菌的浓度;

应经常带孩子适当外出,以适应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增强抵抗力;

外出回家后,洗手、换衣服,淡盐水漱口,清理鼻腔和咽喉后再近距离接触宝宝;

如果家人生病,要与宝宝适当隔离,避免感染,宝宝与大人的餐具都需要专业消毒,防止传染。

疾病预防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

冬季预防演讲稿优秀7篇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作文参考7篇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作文优秀7篇

大疾病贫困申请书7篇

预防春季感染病讲话稿7篇

因疾病申请书范文7篇

预防诈骗心得体会优质7篇

幼儿园预防近视教育活动总结7篇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小学演讲稿7篇

疾病捐款倡议书7篇

疾病预防的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6508